劉繼興國土丟失辯護論中的若幹重大漏洞 ZT
(劉繼興原文“駁斥‘毛澤東喪失領土最多’之謬論”見其新浪博客)
第一,關於長白山天池主權
劉繼興的看法:“中朝談判中, 雙方均以各自史學家提供的曆史依據主張擁有長白山天池主權。中國以清朝宣稱此地主權曆來為中國所有。朝方以清朝公關1712年穆克登勘界登長白山裏審視碑為依據。中方並沒有答應朝方的全部要求,做好雙方各退一步, 長白山天池各劃一半,以此線延伸為界。由於長白山天池位於長白山南麓,所以中國還是多占了一些。”
評論:如果看過鳳凰衛視關於長白山中朝邊界劃分的曆史,人們可以得出與劉繼興不同的結論。劉的說法過於籠統,因為劉沒有說明河道支流所造成的中朝之間的重大分歧。對於1712年穆克登勘界長白山立審視碑的理解,受河道支流的影響中朝之間有巨大的分歧:清朝的理解是不考慮河道支流長白山天池仍然完全歸屬於中國,朝方的理解是根據河道支流的方向長白山一部分應該屬於朝鮮,當然清朝從來沒有認同過朝鮮的立場。
第二,關於放棄藏南地區
劉繼興的看法: “1962年, 中國發動了中印邊界反擊戰,一舉奪回了被印軍占領的藏南地區。由於當時國力不足,加之藏南易攻難守,如果陷入拉鋸戰,必然造成巨大的消耗, 加重人民負擔。國際上,在美國主導下的西方對中國嚴密封鎖;蘇聯於北麵大軍壓境虎視眈眈。所以黨中央毛主席從全局考慮選擇了撤軍戰略。。。許多人認為以前中國在中印戰爭獲勝後擁有非常荒涼的阿克塞欽而放棄藏南和達旺是一個重大失誤。其實這些人沒有深刻認識到這幾塊土地對中印整個國家利益的影響。。。堅守阿克塞欽是中國的高明之處。阿克塞欽雖然非常荒涼但它的地勢非常重要。。。”
評論: 被放棄的藏南地區不但十分富饒,而且麵積近十萬平方公裏幾乎相當於歐洲一個小國的麵積,這點劉繼興大概有意隱瞞了讀者。劉說阿克塞欽重要是因為離德裏隻有三百公裏,但是劉做得不地道的地方是他沒有說藏南地區與德裏的距離,實際情況是藏南與德裏的距離也是大約三四百公裏。當時國際上的壓力主要來自蘇聯和不少第三世界國家,印度是不結盟運動主席,與蘇聯也有十分密切的關係,蘇聯正式照會中國政府表示堅決反對中國軍隊對藏南的“入侵。” 劉繼興的所謂“蘇聯於北麵大軍壓境虎視眈眈”的說法完全違背曆史事實,蘇聯的大軍壓境隻是好幾年之後在中國文革時期的事情,1962年中蘇還大致處於正常關係的狀態之中,說不上任何軍事衝突。
當然,中國政府決定放棄藏南地區也許有充足的理由,但是看到這個打了勝仗卻丟失藏南的例子之後,那些所謂“頂住任何國際壓力祖宗的土地一寸也不能丟”之類的豪言壯語,有的時候聽上去就成了哄小孩的空話。
第三,關於丟失北部灣的白龍尾島
劉繼興的看法:“那時,毛澤東的年紀也大了,加之國內問題堆積如山,誰也沒有想到立即收回夜鶯島,再說那時還沒有海洋公約,中國漁民可以在靠近越南海岸的地方打魚。。。中越邊界談判1993年8月開始,經過了16輪談判後最終簽訂了《中越陸地邊界條約》。在包括夜鶯島在內的所有雙方有爭議的227平方公裏土地中,113平方公裏劃歸越南,114平方公裏劃歸中國。”
評論:劉繼興對抗美援越做了長篇描述,但是忘了對白龍尾島做應有的介紹。島上有十幾戶在那裏早已生活了幾代的居民,移交時中國居民全部撤走。有記者采訪過當時負責移交和撤走居民事宜的軍隊幹部,他們現在回想起來都十分痛心。早已有人居住的島嶼與無人居住的島嶼在歸屬權判定上有重大區別。如果當時中國政府隻是同意把島借給越南,這樣的領土大事,難道都沒有一個正規的文件記錄保證對方今後歸還?如果確實有這樣的文件,要求歸還時誰又可以抵賴?在沒有任何官方文件證明的條件下,劉先生一口咬定中國隻是借決不是送,其情感和思維方式在這裏一下子墜落到了小孩子的水平。真實的情況大概是越方開口說是借,而中方也沒有要求簽署一個文件明確借島的性質,最後自然是不了了之。丟了一個白龍尾島若無其事,對比之下,現在為釣魚島鬧出天大的動靜,實在是令人費解。
對劉繼興來說,這些丟失的國土最好隻是記錄在頂級官員才可看到的密件之中,被人寫進了書籍就已經是麻煩,公知們再把這些“機密”放到網絡討論廣而告知,那就是居心叵測對黨懷有二心。不過劉先生的辯護也有積極的一麵,至少是堵住了那些低級暖男們的嘴, 對於這樣的灰色事實他們的本能就是否認刪除。國土從法律的角度從本質上來說是屬於統治集團的財產任由他們處置。如果不算外蒙 (新華社可是發過社論支持讚揚外蒙獨立),毛時代丟失的國土也不算太多,在這一點上劉先生算是抓住了公知們的“狐狸尾巴” 。不過“毛澤東丟失的國土最多”這樣的網絡語言,在沒有具體人名的情況下劉先生又怎麽可以一口咬定是出自一位精英之口呢?
中國曆代王朝,包括漢唐清王朝盛世,即有拓寬疆域的也有割讓領土的,在時間的長河中擴展與退讓交替,絲毫不足為奇。當統治者成功拓疆捍衛國土時他們急著昭告於天下,當發生國土丟失的情況時,他們希望最好是神不知鬼不覺。中國至今幾千年的曆史,遺憾的是還沒有出現比統治者的顏麵更為重要的東西。網絡給迷戀顏麵的統治階層提出了挑戰,也為極力維護王朝臉麵的劉先生一類人提出了新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