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南海風雲變幻需要回答的幾個問題

來源: liyubing 2016-08-23 11:51:56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9636 bytes)

理解南海風雲變幻需要回答的幾個問題

作者:劉寧冰

                不久前中國與東盟簽署的共同聲明,對那些極力支持中國海軍在南海采取強硬立場的華人來說,簡直就是當頭澆下的一大盆冷水。外交部代表中國政府承認聯合國海洋公約的法定效力並表示中國“不在現無人居住的島、礁、灘、沙或其它自然構造上采取居住的行動。”在聯合聲明的前幾天中國海軍好像還從某一島礁上撤走了導彈。對於中國政府突然采取的克製態度,外長王毅的解釋是東南亞的局勢如果大亂,美國可以隨時抽身走人而中國卻要麵對亂局。王毅的解釋明顯帶點阿Q的味道但也可理解為一種見好就收的策略。

            就在中國與東盟簽署共同聲明的前幾天,海軍吳司令與美國海軍作戰部長會談之後還說南海之爭涉及中國的核心利益,中國不會後退海軍今後繼續填島。在外交層麵上,中國政府所指的核心利益基本上涉及的是台灣和西藏。海軍吳司令絕對是第一人宣稱南海之爭涉及中國的核心利益,從海軍發言人的“南海涉及中國的生存權發展權”之後又有了大的進一步的延伸。整個南海是否屬於中國的核心利益應該由中央政治局集體定奪,習主席肯怕都不太好一人獨自拍板。當然可以想象吳司令的大膽言辭也許是他得到了習主席至少是間接的默許。兩三年前,對於南海的態度,習主席還是“不惹事不怕事,”那麽為什麽南海的局勢近年來突然變得有些險象環生呢?不過在尋找這個問題的答案之前,大陸和海外的中國人應該思考一下下麵的幾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南海的大部分海域是不是屬於中國或者中國多多少少有些特權?

第二個問題,現在中國政府決定不再在無人的島礁之上采取居住行動,這是否說明以前的類似做法並非理直氣壯?

第三個問題,聯合國海洋法的道德或公理依據是什麽?能否超越中國所提供的曆史文件地圖方麵的所謂法律依據?

第四個問題,中國原有的南海立場是否得到了不少國家的支持?

第五個問題,南海問題是否與共產黨內的權力鬥爭密切相關?

                其實中國政府從來明確沒有說過南海的大部分海域是屬於中國或者中國在南海大部分海域享有特權。中國堅持九段線的有效性是指九段線以內的島嶼應該屬於中國。習主席在去年十月訪問英國之前接受記者的書麵采訪時是說南海的一些島礁是由祖宗發現屬於中國。這裏既沒有提到南海大麵積的水域,而且把“祖宗發現”作為理由與聯合國海洋公約也是背道而馳。按照聯合國海洋公約,在本國大陸架兩百海裏以外不適合人類生存的島礁不應該被任何國家占為己有。黃岩島不但是遠離中國海岸超過一千海裏不適合人類生存的島礁,而且還在菲律賓海岸兩百海裏之內。

                很多中國人認為南海屬於中國,一是因為它的名稱加上九段線的效應,二是因為國內媒體的推波逐浪,把美國軍艦在南海的活動說成是闖入或者是挑釁,給人製造了一種南海多多少少屬於中國的假象。領海隻有十二海裏,軍艦不在別國兩百海裏經濟區域之內長時間逗留都屬於正常合法。南海是公海,就像日本海,墨西哥灣,英吉利海峽,印度洋一樣屬於國際海域。中國從來也沒有說過台灣海峽屬於中國,台灣海峽兩邊都是中國但仍然是國際水域,南海周邊有好幾個國家又怎麽可能成為中國的特區?

                中國與東盟最近簽署的共同聲明,表明中國政府仍然承認聯合國海洋公約的指導意義,那麽這也就是對中國海軍近幾年在遠離中國海岸搞島礁建設的間接批評。當然,外交和資源爭奪常常是合法與非法交替進行,但智者必須考慮代價與後果。就是急進的中國海軍從來也沒有真正想與美國或越南來一場大戰。當好幾次人們認為局麵走向戰爭的時候,中美海軍開始了友好性質的互訪或者聯合軍事演習,確是讓不少中國人摸不著頭腦。

                違背聯合國海洋公約帶來的第一個代價是中國在國際上形象受損背負起沉重的道德包袱。聯合國海洋公約的出發點是保護長期生活在一片國土上人民的權益。這裏的原則或公理是,一片土地和周圍海域的歸屬權是屬於長期生活在那個地區的人民。與這個原則相比,曾經到過某地或某海域並有記錄甚至繪有地圖都不具有足夠的說服力。不少文化技術落後的民族都沒有書麵語言更不知道地圖是為何物,所以沒有對自己疆域的文字記錄。如果沒有大船的製造能力,就是幾十裏外的海域都好像是很遙遠的另外一個世界。

                    聯合國海洋公約的實質就是保護弱小民族使他們的利益免受列強的侵犯。中國政府在1982年簽署了海洋公約,其中一個考慮就是與弱小國家站在一起維護自己的權益。我們不妨設想有外星人在人類出現之前來過地球,他們在地球上設下標誌並繪製了地球在太空位置的圖樣。當他們幾百萬年之後再次來到地球向人類宣布,有文獻證明他們是地球的真正主人,人類又會作何感想?

                  在國際海洋法庭應菲律賓要求根據聯合國海洋公約就中菲兩國的島礁糾紛作出裁決之前,中國外交部宣稱有六十多個國家表示了對中國的支持或理解。具體來說就是這些國家支持中國所說的通過談判解決問題,支持這種國際上通用的解決問題的方法,而並不涉及具體哪片海域哪個島礁的歸屬。菲律賓越南,沒有那個南海問題的當事國反對用談判解決問題,如果菲律賓越南找到這些國家大概也可以得到相同的答複。中國在亞洲非洲中東有不少朋友,提點小小要求,人家私下對中國的立場方法表示理解支持當然不是什麽難事。黑山共和國比較謹慎,說是重視中國的立場,也被列入支持中國的外國政府之列。兩周前俄羅斯外交部的聲明也許也可以代表上海合作組織其它國家的觀點:俄羅斯作為域外國家不選邊不介入南海問題的爭執,國際海洋法應該得到尊重,域外勢力不應卷入南海糾紛。第三點當然指的是美國,但前麵兩點卻明顯是對中國外交部的指責。

               王毅外長編織了一份六十多國支持者名單,其主要目的是讓中國人相信中國海軍在南海的擴張不是完全沒有道義基礎。中國麵臨的棘手難題是南亞絕大多數國家反對中國海軍在南海的擴展,歐盟堅決支持美國在南海包括中國所占島礁十二海裏之內的軍艦巡航。法國作為中國在歐洲曆來的朋友也派出了軍艦與美國一道巡航,中國外交一下有點陷入重圍的感覺。

              中國三十多年來奉行的改革開放政策,其中有一個心照不宣的基石就是維持與西方特別是與美國的良好關係。作為鄧派的傳人之一汪洋訪美時用聯姻作為比喻,其用心就是凸顯中美之間的特殊關係。問題是在黨內傳統派勢力看來,與美國走得太近黨和國家就會有變色的危險。天朝要永遠保持紅色,就必須拉開與美國的距離,黨就必須造就一個意識形態方麵的敵人。

              給東海南海造成緊張局勢其作用可以說是一劍幾雕:撕裂中美之間原有的良好關係,強化民族主義為黨內保守的政治意識形態大壯聲色,利用中美對抗分化瓦解解放軍內對改革派的支持,打擊黨內改革派在明年十九時把他們逼入牆角,剝奪他們在政治局和政治局常委中的領導權力。經濟學家許小年不久前在斯坦福的發言發明了一個“一家兩製”的風趣說法,但他對國內局勢的整體看法比較悲觀。許也是紅二代出身,但在解釋國內新近的保守主義浪潮時,他竟然提到了上世紀三十年代的日本和德國。

所有跟帖: 

道貌岸然的背後便是此篇的無恥。 -houtou72- 給 houtou72 發送悄悄話 houtou72 的博客首頁 (492 bytes) () 08/23/2016 postreply 18:31:13

高級wm回避事實, 低等wm否認事實 -liyubing- 給 liyubing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8/23/2016 postreply 19:14:07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