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不詳
來源:將軍政要網
毛澤東離開我們已經40年了,但是為什麽還有這麽多人仍然崇敬他、懷念他?
經過了這麽多年,有了正反兩個方麵的深刻對比,大家逐漸相信了這樣一個事實:在中共的領袖中,惟有毛澤東他最愛人民。
古往今來世界上的大人物多矣,然而稱得上偉大人物的則廖若晨星,他們的偉大不僅體現在經天緯地、氣壯山河的蓋世功業,而且體現在一言一行、一點一滴的普通情懷。戚本禹曾經在毛主席身邊工作,有幸親身體驗了毛主席的偉大光輝,在他的回憶錄裏很多方麵都寫到了毛主席,其中有兩件事,雖非驚心動魄,卻感人至深,從一個側麵詮釋了“人民領袖”內涵,體現“人民領袖人民愛,人民領袖愛人民”的真諦,讓我們感受到毛主席的偉大是那麽真真切切。
戚本禹回憶錄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兩個人的飯三個人吃。
建國初期,百廢待興,城市失業人口很多,農村也有一些農民缺吃少穿,很多群眾向中央反映失業、生活疾苦等問題。當時,戚本禹的工作是為毛主席處理群眾來信來訪,他就把這些信綜合在一起,把主要問題擺出,把統計數字搞準,寫了一個關於市民和工人失業的專題報告。
報告送上去第二天,毛主席就批下來了,指示周總理開會討論解決問題,並指出“目前失業工人沒飯吃的要當即給予救濟。我們勝利了,不能讓人民群眾遭受痛苦。”但當時的實際情況是國家也沒有錢,救濟金也不多,工廠好多也不生產,解決起來很難,怎麽辦?於是毛主席與周總理等商量出了一個“兩個人的飯三個人吃”的辦法。
毛主席說出來的話是:兩個人的飯三個人吃,讓每一個工人都有一份工資。工人還是按時上班,沒有工作就學習,今天你工作我學習,明天我工作你學習;或者上午工作,或者下午學習,輪流。在工廠,沒有文化的學文化,沒有技術的學技術,讓老工人教技術,讓有文化的職員教工人識字。
毛主席這麽一說,其著眼點就不僅僅是為了解決工人吃飯問題,而且也順帶強調了學技術、學文化,提高工人的素質,一舉兩得,想得多麽周到細致啊。然而,有人又提出,兩個人的飯三個人吃,工資怎麽開?
毛主席又說:工人該拿多少工資就給多少,做半天工作也給他工資,不能把現有工人的工資拿出來分給失業工人,而是減少國家開支,厲行節約,把國家的辦公經費減一半,有的工程沒辦法先停下來,有些事情慢慢做,想盡一切辦法,把能節省的節省下來。軍費也得節省,軍費開支很大,大量裁減軍費,厲行節約。
毛主席一聲號令,全國都動員起來。首先是中央機關帶頭,能走路去辦事的就不坐車,節約汽油費;一張紙要用好幾遍,反複寫字,用得不能用才作廢;用廢報紙、作廢的辦公用紙自製信封。總之是想盡一切辦法厲行節約,全國上下一齊行動,從政府機關到解放軍都行動起來,大家都來支援失業工人。於是僅僅兩個月後,問題就迎刃而解,許多失業工人重新有了工作。
正如戚本禹在這件事後發自肺腑的感受:通過這件事,我親身體會到了什麽叫偉大領袖,毛主席的偉大英明不是像一些人說的是吹出來的。這個問題就擺在那裏,那麽多中央委員,包括總理、劉少奇、朱總司令,都同情工人,怎麽沒有一個人主動想辦法解決?最後還是我們這些小辦事員把情況反映到主席這裏來,主席指示了才重視起來,才去想辦法解決。還果然解決了!
從這件事我們看到,毛主席是真心誠意為群眾著想,事事以群眾利益為先,當麵臨利益衝突時,毛主席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寧可讓幹部吃虧,也要保證群眾利益不受損害,什麽是萬事民為先?這才是真正的萬事民為先,不是停留在口頭上,而是落實在行動中,像這樣無時無刻想著人民、一心一意為人民謀利益的領袖,人民怎麽會不發自內心地由衷地熱愛呢!
2008年以來全球發生經濟危機,為了克服困難,德國也是采取“兩個人的飯三個人吃”的辦法,在西方國家中最早從危機中走出來了。聰明的德國人把毛主席當年的發明學去了。
而中國卻把這些好傳統忘掉了。中國遇到經濟困難,總是從工人農民碗裏搶食,保證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政府的財政收入隻增不減。花錢無度,貪腐無度,揮霍無度,浪費無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