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日報:中國兩位最高領導人的分歧趨向公開化

中國兩位最高領導人的分歧趨向公開化

2016/07/22 14:58:39
 
 

圖片來源:WANG ZHAOWANG ZHAO/AGENCE FRANCE-PRESSE/GETTY IMAGES
在如何改革國有企業方麵,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總理李克強發出了相互矛盾的信息。圖為兩人在3月份時出席一次活動。


 

月早些時候,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對如何改革國有企業均做出了強有力的指示,但是二人傳遞出的信息卻相互矛盾。

7月4日,中國國務院的官員們獲悉了習近平和李克強對全國國有企業改革座談會的指示和批示。習近平在指示中呼籲“做強、做優、做大”國有企業,要求加強和改進黨對國有企業的領導,充分發揮黨組織的政治核心作用。李克強的批示強調,需要對國有企業“瘦身健體提質增效”,在改革國有企業時要“遵循市場規律”。

黨內人士和中國問題專家們表示,上述這些相互矛盾的信息以及最近發生的其他一些小插曲,比如習近平陣營對李克強的經濟政策幾乎不加掩飾的批評,表明這兩位中國高層領導之間的意見不和正越來越公開化,這與以往中國領導人總是努力呈現出一致立場的做法不同,非常值得關注。

短期來看,意見的不統一正在給中國領導人承諾的經濟結構調整增添新的不確定性,近幾個月來,這一調整進程似乎已陷入停滯。

從事國有企業監管工作的中國官員近日召開會議,學習領會7月4日習近平和李克強所做指示的“精神”,由於兩位領導人的指示相互矛盾,一些官員依然感到困惑。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簡稱:國資委)一名參加研討會的官員稱,上層沒有給出明確的方向,每個人都在等著看其他人怎麽做。其結果就是“無所作為”。

國資委和國務院的新聞發言人均沒有回複記者的詢問。

中長期而言,這種分歧可能造成的政治影響令人擔憂。從文化大革命(Cultural Revolution)到1989年天安門廣場抗議事件,在當代中國那些最動蕩的時期,都能見到領導層內部衝突的現象出現。黨的領導的合法性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能否給外界一個領導層團結一致並可進行冷靜決策的形象。

和中國上兩任最高領導人一樣,習近平也是集國家主席、中共中央總書記、中央軍委主席這三個職務於一身。中國總理則負責領導國務院,在過去40年的大部分時間裏,一直是由總理來管理中國經濟的。中國的其他工作則由黨內的其他高級人物分管。

習近平逆轉了這種集體領導模式,把包括經濟決策在內的決策權集中到由他擔任組長的一係列領導小組手中。習近平的支持者稱,在上一屆政府中,黨的領導層變得不再強有力,並且出現了嚴重的腐敗問題,現在需要一位強有力的核心人物來維係人心,同時大力改革經濟。

批評者認為習近平包攬太多而致無法有效治國理政,與此同時李克強和其他更能勝任經濟管理工作的官員則被剝奪了權力。李克強的支持者說,過去兩三年中李克強已默認了這種安排,但最近幾個月他的地位更為頻繁地遭到削弱。

對於李克強在明年的中共領導層換屆中是否將從總理職位上被替換下來,目前黨內謠言四起。在黨的最高領導機構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中,隻有習近平和李克強兩人屆時不到退休年齡。

這兩人的背景和公眾形象相差很大。習近平63歲,他的父親是一位革命英雄,他與其他共產黨精英的後代們有著緊密的私人關係,把自己塑造為一個作風強勢的威權主義者,讓人有種高高在上的感覺。李克強61歲,作風親切,有書生氣質,作為法律和經濟專業的優秀學生晉升成為顯要人物。他在共青團係統內一路獲得提拔而在政界崛起,深受中國共產黨前總書記胡錦濤的賞識。

兩人間的不和在5月份初露端倪,當時中國官方媒體《人民日報》(People's Daily)在頭版發表了一篇對身份未予披露的“權威人士”的長篇采訪,這篇文章對信貸在推動第一季度經濟增長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的現象進行了批評。知情人士說,習近平的經濟顧問根據他的指示起草了這篇文章。知情人士稱,習近平對中國1月至3月發放了人民幣4.6萬億元(合6,970億美元)的銀行貸款感到憂心,這樣的信貸投放量甚至超過了2009年金融危機最嚴重時期的經濟刺激規模。

其中一位人士表示,習近平擔心,他製訂的削減債務和工業過剩產能的“供給側”計劃麵臨未被執行的困境。雖然上述文章未提到李克強的名字,但知情人士表示,這是對李克強實施的刺激政策的公開指責。

此外,文章還給李克強3月份公開支持的債轉股計劃潑了冷水,稱這樣的計劃不應被用來維持僵屍企業的運營。僵屍企業指的是產能過剩行業中的虧損企業。

據同情李克強的人說,李克強隻是在試圖實現領導層設定的經濟增長目標,確保實現足夠高的經濟增速以使經濟改革取得成功。習近平主張進行改革,同時堅持不偏離經濟增長目標,2012年他承諾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發揮決定性作用,但後來他又從這一立場上後退了。比如,過去一年,他對國有行業的指示主要集中在加強黨的領導。

加州大學聖迭戈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研究中國經濟的專家諾頓(Barry Naughton)在本周發表的一篇論文中稱,李克強被放在了一個無能為力的境地。文章寫道,經濟政策的製定已從根本上轉移到習近平手中,脫離了李克強的掌控,李克強對此肯定不滿,在這樣的情況下,習近平與李克強之間的關係很難維持。

專注於中國市場的研究機構龍洲經訊(GaveKal Dragonomics)的聯席創始人葛藝豪(Arthur Kroeber)稱,政策不確定性導致的一大風險在於,那些需要進行的改革,如關閉虧損工廠等,將出現停滯。現在他越來越清楚地認定,中國的經濟政策並不是很連貫。

上周公布的數據顯示,盡管麵臨多重不利因素,中國經濟第二季度依然增長了6.7%,增速與第一季度持平。外界認為這份經濟增長成績單顯示,政府在刺激經濟方麵繼續使用著信貸擴張和政府支出這類老套路,而沒有著力解決效率低下問題。

一些國有企業高管感到困惑。上海一家有政府背景的航運公司的某高管問道,國企能夠在大量雇傭勞動力的同時保持盈利嗎?這在現實中很難實現。

目前尚不清楚這種緊張關係在多大程度上可被視為習近平和李克強之間或存在那種更深層次分歧的反映,類似的分歧之前曾經引發過領導層內部的衝突。華盛頓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enter for Strategic & International Studies)副主任肯尼迪(Scott Kennedy)說,習李二人可能在具體政策上各執己見,但從更宏大的角度看,二人的分歧並不算大,並非原則性的齟齬。

中國社交媒體用戶在討論二者的分歧時小心謹慎、三緘其口,用中南海“南院”和“北院”(習李兩人辦公室分別所在之地)來隱晦地代指這一分歧的雙方。

據知情人士形容,李克強對《人民日報》撰文批評的反應十分微妙。知情人士透露,在關於5月9日李克強主持的電視電話會議的官媒報道中,有四個字被添加了進去:“相忍為國”。知情人士說,這四個字在電話會議中並未提到。“相忍為國”可大致解讀為“總理為了國家而忍耐”。知情人士說,在媒體報道發出去之前李克強親自進行了審閱。

這個月,習近平與二十多位中國頂級經濟學家和分析師舉行了一次座談會。據了解此事的知情人士稱,李克強並沒有受邀參加。

其中一人用習近平流傳甚廣的昵稱評論道,這是“習大大”召開的會議,李克強沒有必要參加。

兩天後,據官方媒體報道,李克強自己主持了一場圓桌座談會,與會的是另外一批經濟學家。李克強說,雖然今年挑戰不斷,但是中國經濟“運行平穩,符合預期”。

Lingling Wei / Jeremy Page


 

(本文版權歸道瓊斯公司所有,未經許可不得翻譯或轉載。)

所有跟帖: 

習想的做的不能說錯,但是製不住李,事必躬親還是他的錯 -chinomango- 給 chinomango 發送悄悄話 chinomango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7/22/2016 postreply 11:30:14

習太獨裁。中國的政體應該是內閣製。習攬了太多的事,想證明他是真的博士。沒必要啊 -lisi- 給 lisi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7/22/2016 postreply 17:39:49

哈哈 -久經沙場的槍- 給 久經沙場的槍 發送悄悄話 久經沙場的槍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7/23/2016 postreply 01:28:30

習總想證明自己,結果搞的一塌糊塗 -justfish- 給 justfish 發送悄悄話 justfish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7/23/2016 postreply 04:32:40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