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不升息與其英國是否脫歐的風險之間的關係
我上次曾經預測過,美聯儲這次不會升息
也提到過,根據去年希臘債務風險被放大和中國股市暴跌在聯儲局會議後的【當代史】,而判斷——如果美國不升息,英國脫歐的風險將被放大
如今,兩個判斷我都看到了發展及其變化。如今我在今天《星洲財經》中好像看到了——其實這兩者的關係就如同【被安排好了】的連續性
因為在國際財經版中,有篇報道了《應對英脫歐,主要中行料聯手幹預匯市》
裏麵開頭是提到了,日本銀行和瑞士中行發出的警告,讓金融市場猜想了這些中行正在幕後規劃如何應對可能的脫歐風險
這是很有意思——金融市場【竟然要】猜想全球主要中行的應對策略,而且還是所謂的【幕後規劃】?
金融市場,不就是主要中行作為主角及其操作“定價權”的嗎?——作為一般概念或者金融知識而言
可是報道也評論了,全球主要中行的【協同幹預】是少見的
那麽如何解釋我曾經的財經分析,所提到的——在日本舉行的七國集團財長會議中,各國在【幹預匯市】上所具有的【共識】,即使這個“心意”不會列在議程當中呢??
而且隻有日本與瑞士【兩家】銀行的所謂“警告”,就讓金融市場“聯想到”全球主要中行的【幕後規劃】??
我是否可以以此來推測——日本與其瑞士的中行,就是全球主要中行甚至於金融市場的【代表】??
接下來,報道分析了【主要中行】的決策心意
瑞士中行坦率表示,會針對瑞郎積極行動,而該中行總裁還表示,各中行正在就市場動向進行密切的交流
至於日本銀行,報道是評論了,日本這次的“中行利率會議”,並沒有追加貨幣刺激措施,促使了——日元兌換英鎊上漲了3%
最後還報道了,匯率市場的交易商與分析師都表示,公投風險可能讓亞洲盤的【流動性情況】偏淡,而買賣價差可能擴大
等等,看到這裏我明白了——市場這幾天的【變動規律】
美聯儲這次沒有升息時,全球股市就發生了【普遍偏軟】
而且也報道了——資本大量撤出新興市場的債券市場
而昨天的星洲財經也讓我看到了,當葉倫提到沒有升息時候,美元受壓,日元也大幅度升值,新興市場的貨幣也呈上漲勢頭,——隻有人民幣似乎是繼續貶值
如今,麵對脫歐風險,日本銀行與其瑞士中行都紛紛表示——與全球中行可能密切關注市場動向,而且可能會協同幹預匯市
不過重點是——亞洲盤的【流動性情況】可能偏淡
其實應該說,當美聯儲沒有升息之時,國際資本的從新興市場的大量撤出就已經表明了——亞洲盤的流動性情況已經【偏淡】
而美聯儲沒有升息之後的【亞太股市偏軟】,更加證明這點
於是乎,整合【市場最近結構】趨勢來看
美聯儲沒有升息
亞洲股市疲軟顯示了亞洲市場的流動性【偏淡】
也許是因為——美元受壓推動了日元繼續上漲,而人民幣與此同時政府出麵幹預【阻止升值】——才導致了,或推動了亞洲股市偏軟
但英國脫歐風險讓英鎊【已經】出現了——大量貶值
日元也兌英鎊上漲3%
至於瑞郎,2015年1月自從與歐元【脫鉤】之後,就一直飆升
以前,英鎊,瑞郎並日元都是投資者的,尤其是【對衝基金】的主要投資工具,甚至對衝組合策略
現在,瑞郎已經不再是【避風港】
日元在七國集團財長會議之前,就被美國,英國,中國,德國ABCD國家形成了【包圍網】——而阻止日元在大幅貶值
英鎊也成為【風險的中心】,至少是風險的【溢價來源】
如果亞洲盤的流動性出現問題,推動了【交易的價差】擴大
那麽,當英國萬一真的脫歐,所產生的風險,讓我看到了——
英鎊不可能成為投資對象
瑞郎也是【風險區域】,因瑞士中行不願瑞郎——暴跌,而出手幹預匯市
日本也是不斷【被升值】,成為風險的“要塞”
而美元也受壓
那麽,請問,英國脫歐之後的【風險波動】,投資者要去——什麽地方來作為“避險投資”呢?
因為,現在的外匯市場已經【充滿了風險預兆】
所以,現在的投資者似乎隻有一條路
那就是在【買賣價差擴大】中,放膽地進行投資,管理
也就是說,美聯儲這次沒有升息,所導致的【資本大量流出】,就是為了在——買賣價差擴大之中——挑戰亞洲盤的【流動性偏淡】
這也許就是——全球主要中行【協同幹預匯市】的真正“內幕規劃”,這個政策或者計劃是一把【雙刃劍】
既要亞洲盤的流動性【偏淡】
也要在買賣【價差擴大】中賺取風險的收益率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