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人都是一樣的人。辦公室的一三十出頭的白女,不化樁不整理頭發的時候,也是慘不忍睹的樣子。國人的生活還是不能和國外比。太勞累奔波。大多數都公交,生活憂慮很多。所以自然反映在精神麵貌上。我看到國內的小販,蹲街邊賣東西,真不容易。有錢的就開個小門臉賣點東西。上次和孩子回去,我在一小店討價還價,買了條裙子。回來後每次看到那條裙子,孩子都說,你不該討價還價,因為覺得他們挺不容易的。在地鐵,一個老人拿著個大臉盆,說是剛從醫院探視回來。我孩子就給他讓座位。對國人,因為我們的條件優越,我會更覺得他們需要改善生活。可惜力不從心,不知怎樣報曉祖國了。不知道能做點什麽。
雖然很多文中列舉是事實,但我真的不太喜歡作者的口氣。
所有跟帖:
•
樓主隻是說的客觀現象,沒有做道德評判。
-匡吉-
♂
(0 bytes)
()
05/10/2016 postreply
19:36:09
•
同樣的現象不同的心態寫作的風格是不同的。誰也沒說道德評判。您不必多慮。
-TibetanYak-
♀
(0 bytes)
()
05/10/2016 postreply
19:41:50
•
一個矯情的廢物,自我感覺良好。美國30年內黑墨人口將超過50%,那時的美國將是“髒吵臭醜”的國際代表。
-moremoney-
♂
(0 bytes)
()
05/11/2016 postreply
04:40:36
•
完全同意,國內人操心的事太多,全部表現在外貌上了。要有同理心,誰在艱難中都不容易。
-家有美女-
♀
(146 bytes)
()
05/11/2016 postreply
06: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