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老北京最繁華的商業娛樂中心 在哪兒嗎?

這裏還有戲園子,整日的唱大戲,用“軟紅十丈”來形容當最為恰當。把文化做成商業,如琉璃廠是咱們北京人的長項,而把商業做成文化,也是咱們北京人的優勢,如大柵欄。體現的也仍然還是“一方人養一方水土”,與琉璃廠不同的是,這裏的一方人,並不專指住在這裏的人,它還包括咱北京所有的人,甚至包括南來北往的人們。商脈的脈動,全靠人脈的維係。
  過去人們以“京師之精華盡在於此,熱鬧繁華,亦莫過於此”,“繁華市井何處有,大柵欄內去轉遊”的美譽,來稱讚大柵欄。我們這裏說的大柵欄,不僅僅是那條狹長的街道,還包括由這裏延伸出去,與此相鄰的一片很大的地區。
商圈由來
  元世祖的時候,元大都修建了整整十八年,當時在來北京的意大利人馬可•波羅的印像中,那是世界上最大的皇城,他管元大都叫“汗八裏”(意為皇帝之城)。當時的大柵欄在麗正門和順承門的關廂。什麽是“關廂”,關廂就是城門外的大街和附近的地盤。關廂這地名現今依然還在用。金中都時城裏下海經商的人們,漸漸看好這塊生財的寶地。除此之外,這裏還是當時城裏的高官、有錢人及皇帝一家人去南城遊玩的必經之地。當時南城可以供這些人遊玩的地方很多,什麽昊天寺、什麽長春宮,逢上春秋好季節,風和日也麗,出城去遊玩,無論什麽時代也都不能空著手,於是從這裏順路買上點兒吃的喝的玩的樂的,從這裏就出發了。玩回來順路又可以在這裏“暴撮”,這裏的飯館也就肥了。地上本無路,走的人多了就是路。這裏有好些個斜街,就是當年人們抄近走出來的,如櫻桃斜街、楊梅竹斜街。
  後來明朝朱元璋把元朝人趕跑了,可他又把全國的中心挪南京去,結果弄得北京大柵欄這一帶少有人走動。商業中心,是須要人來養,少人氣,自然商業就衰落。更何況,這裏不僅僅是商業中心,而且還是娛樂中心。眼看就要全崩盤,明朝皇帝明成祖朱棣,將都城遷來北京。說這是一個明智而偉大的壯舉,一點兒不誇張。對於大柵欄後來的發展,更是如此。朱棣一來,皇室王公們就把城裏全占了,城裏的買賣人又都擠到這兒來了,於是這裏又開始繁榮起來。正統元年(1436年)明朝開始修建京城的九座城門,緊忙活了四年,城門修好,又改了5個城門的名字,“麗正門”改名為“正陽門”俗稱“前門”。城門外的那條南北大道就叫“正陽門大街”或“前門大街”,這個名兒一直叫到現在。這時候這裏依然還是城外。到了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又修了外城,這一帶的地位才從城外變成了城內。道路也由大條石鋪成。從通州運來的各地貨物絕大多數都集中於此。這裏成了京城名副其實的商業中心。清兵入關後,清朝皇上怕內城的鋪子藏了歹徒不好收拾,於是下令讓城裏的59個鋪子全搬到了這裏,更使這裏的商鋪陣容壯大。
“大柵欄”名解
  原來此地並不叫“大柵欄”而叫廊房四條,左近還有廊房頭、二、三條。在《明北京城圖》上標的就是“廊房四條”,而到了《乾隆京城全圖》的時候,上麵標的名稱才改成了“大柵欄”。“廊房”是過去的一種經商貿易點,在蓋起的長廊似的屋子裏,堆貨、居住做生意,古時叫“房廊”,後來稱“廊房”。
  大柵欄這名字和防盜安全有關,現在的防盜門、網是安在門和窗上,而那時候的全安在大街上。柵欄的設置在明代就有了,明孝宗弘治元年(1488年)就下令在北京城內大街曲巷設立柵欄,並派士兵把守,以防盜賊。進入清代據記載,清朝順治年間,就在北京各繁華路口,設置柵欄1750餘座,對於一些重要的柵欄,到了晚上還要派士兵把守,每到晚上就關閉。因為這裏主要是商業中心,買賣多,所以為了能夠有效地防止盜賊,柵欄建得比其他地方的都大,也都好看,“大柵欄”一名看來是有名有實。
  從前有一首竹枝詞是這樣描述大柵欄的繁榮景象的:“畫樓林立望重重,金碧輝煌瑞氣濃。簫管歇於人靜後,滿街齊響自鳴鍾。”不過這裏在曆史上也遭受過災難,《都門紀變百詠》中有:“大柵欄前熱鬧場,無端一炬燼鹹陽。”說的就是1900年庚子事變的時候,大柵欄被人放火焚燒了兩千餘家店鋪,給這裏造成了很大損失。
  和他的鄰居琉璃廠相比,大柵欄可以說是有著不同的文化的內涵,琉璃廠主要是文化一條街,它很傳統。大柵欄則融商業、飲食、娛樂、休閑為一體,是古都中很早就出現的一條具有現代氣息的商業區。
名店養育商街
  京城有些“歇後語”,就與這裏的名牌有關,像“東來順的涮羊肉———真叫嫩”、“六必居的抹布———酸甜苦辣都嚐過”、“同仁堂的藥———貨真價實”、“砂鍋居的買賣———過午不候”。
  吃喝有長盛魁幹果店、張一元文記茶莊、厚德福飯莊、聚慶齋餑餑鋪等,更有全聚德、都一處、砂鍋居。
  穿戴有八大祥,八大祥:瑞蚨祥、瑞林祥、瑞生祥、瑞成祥、謙祥益、益和祥、東升祥、麗豐祥。“京師精華盡在八大祥”這八大祥全是由山東章丘人開的,可見自那時起闖北京的人就不少,而闖成人五人六的也不少。八大祥中以“瑞蚨祥”和“謙祥益”最牛。這兩家是由章丘孟姓同族人創辦。他們先是在家鄉練個小攤,賺些小錢,錢多了就發展到京城裏來了。古代管“錢”叫“青蚨”,“瑞蚨”的含義,即祥瑞,又聚錢。瑞蚨祥的老板是從山東的“萬蚨祥”來的,清光緒十九年(1893年)瑞蚨祥在大柵欄開業,一開業它就以廉價銷售自己產品的方式,搶攤市場,用“讓尺”的辦法打敗了競爭對手。顧客凡買十尺布就能得到免費加一尺的布。從此它一躍而居“八大祥”之首。戴有東兆魁帽店。
  行,千裏之行,始於足下,有句老話說的好:在老北京“爺不爺,先看鞋。”鞋是男人的臉麵,這裏的著名鞋店有內聯升、一品齋鞋店、步瀛齋鞋店等。
  娛樂有慶樂園、三慶園、廣德樓、廣和園、同樂園等,管弦齊奏、歌舞不絕。王孫公子、達官顯貴、富商大賈常到這裏看戲。這裏還有民國初年開業的北京第一家電影院———大觀樓電影院。中國首部電影《定軍山》就是在這裏上映的。大觀樓電影院見證了中國電影的發展史。
相關鏈接 大柵欄的燈節
  過去正月十五,大柵欄逛花燈是當時北京最為火爆的活動之一。《帝京歲時紀勝》中說:“十四至十六日,朝服三天,慶賀上元佳節”。正月十五,天黑後,大柵欄裏花燈點燃,五顏六色,整個街道如同白晝。燈節最讓人看好的地方就是大柵欄。大柵欄裏花燈不僅多,而且新奇,一年一個樣,沒有重樣的。一進大柵欄就見家家店鋪都懸掛燈籠,簡直就是一個燈的世界。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