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小平唯一孫子--鄧卓棣從政3年仍“隱身”

來源: SLC58 2016-03-20 17:03:34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1861 bytes)

相比經常麵對媒體的毛新宇以及活躍在時尚領域的萬寶寶等名人後代,鄧卓棣鮮少出現在媒體報道中。盡管從不接受記者采訪,但在媒體的筆下,鄧卓棣“知識淵博、能力突出,但為人低調、謙虛謹慎、勤奮好學”。

今天(3月19日)中午,相信很多圈友都跟政知圈一樣,被鄧小平唯一孫子鄧卓棣的新聞刷了屏。有媒體從廣西省百色市平果縣電視台的官方微信平台——“平果新聞”上注意到,在3月15日的平果縣旅遊規劃座談會上,擔任平果縣新安鎮黨委書記職務的鄧卓棣又多了一個新職務,兼任平果縣委副書記。

 

相比經常麵對媒體的毛新宇以及活躍在時尚領域的萬寶寶等名人後代,鄧卓棣鮮少出現在媒體報道中。盡管從不接受記者采訪,但在媒體的筆下,鄧卓棣“知識淵博、能力突出,但為人低調、謙虛謹慎、勤奮好學”。

擁有名門之後光環的鄧卓棣為什麽會選擇當一名基層縣官?又為什麽會從廣西百色平果這個地方走上從政之路呢?

曾被質疑有美國國籍 鄧小平親口否認

 

鄧小平有4位孫輩,除鄧卓棣外,還有一個外孫以及兩個外孫女。鄧卓棣是鄧小平小兒子鄧質方的獨生子。據媒體披露,鄧卓棣於1985年生於美國,當時鄧質方在美國羅切斯特大學學習量子物理學並獲得博士學位,其間與同學劉小元結婚並生下了鄧卓棣。

美國有關法律規定,按照出生地原則標準,一個人隻要出生在美國境內就自動獲得美國公民資格。不過,後來鄧質方、劉小元夫婦攜子歸國。鄧小平曾說過:“誰說我的孫子是美國公民,他回到中國就是中國公民。”

 

1988年2月,鄧小平夫婦和孫子鄧卓棣(拿相機者)等在一起。

盡管鄧小平曾親口否認,但坊間仍有鄧卓棣擁有美國國籍的傳言。2014年9月,鄧小平之女鄧榕在紀錄片《鄧小平遺物故事》的發布會後接受記者采訪時對此進行了駁斥。

鄧榕說,鄧卓棣確實在美國出生,但絕沒有拿美國護照,而是出生後立即向中國大使館申請護照,剛滿月便被父母帶回中國,“也許大家覺得生在美國就是美國公民,但這是個誤解。”鄧榕斬釘截鐵地表示,“我們家不會拿外國護照,我們家人也一定是中國人。”

低調的“小鄧書記”

公開資料顯示,2007年,22歲的鄧卓棣從北大畢業後,到美國杜克大學學習一年,獲得法學碩士學位,此後在美國偉凱律師事務所工作過一段時間。偉凱律師事務所1901年在美國紐約成立,該所以其在國際訴訟仲裁、資本市場、金融、並購方麵的出色業務而聞名,是2009年全球第十大律師事務所。據媒體披露,鄧卓棣是在該律所的北京辦事處工作,一位律師事務所同事記得,那時鄧卓棣擔心手機丟失導致個人信息外泄,一直使用一部諾基亞基礎機,“他說這樣就沒人想偷”。

三年前,鄧卓棣正式踏入仕途。

2013年5月,鄧卓棣首次被曝光擔任廣西百色市平果縣副縣長,主要負責發展改革、物價、政府法製、農業農村、扶貧和重大項目等方麵工作。2014年百色市委機關報《右江日報》再次出現了鄧卓棣的新聞,一則題為《平果新安鎮領導‘換位沉底’聽民聲》報道中,鄧卓棣兼任新安鎮黨委書記。再到今年3月15日,在平果縣旅遊規劃座談會上,鄧卓棣的頭銜又變成了縣委副書記、新安鎮黨委書記。

盡管已經到平果縣任職近三年,但政知圈發現,在平果縣政府網站“領導之窗”——平果縣縣委、政府、人大、政協四套班子中,鄧卓棣的簡曆及職務均未列入。

據媒體報道,鄧卓棣刻意回避媒體,甚至不願在當地電視新聞報道上出現自己的特寫鏡頭。

《右江日報》2014年的報道是鄧卓棣到任廣西平果縣後第一次出現在公開媒體上,報道發表後引發媒體巨大關注,此後,新安鎮在縣政府網站上發的報道再沒有出現過鄧卓棣的名字,均用“該鎮黨委書記”代稱。而大多數接觸過鄧卓棣的村民們則稱呼他為“小鄧書記”,以便區別於他的爺爺“鄧書記”。

 

鄧小平與鄧卓棣

 

平果縣與鄧家的淵源

政知圈注意到,鄧卓棣目前任職的廣西百色平果縣和鄧小平有著很深的淵源。

1929年,鄧小平、張雲逸等曾領導百色起義,建立紅七軍和工農民主政權,創建右江革命根據地。其間,鄧小平曾5次途經或進駐平果。平果縣有“南國鋁都”之稱,在鄧小平“廣西平果鋁要搞”的激勵鼓舞下,國家大型企業—中鋁廣西分公司落戶平果。據了解,平果也是百色市經濟實力最強的縣。這座縣城依靠平果鋁的支撐,入選“中國中小城市綜合實力百強縣(市)”。而新安鎮位於平果縣南端,中鋁廣西分公司、平果縣工業園均落戶在新安。

平果縣還推出了“紅色平果· 鄧小平足跡之旅”旅遊線路,以平牛屯為起始點,長度僅為1.89公裏的徒步旅遊線路,貫穿“一崗會”“議軍壁”“飲馬槽”“鄧公泉”“望獅台”“三層崗”“小平亭”“鄧小平曾經住過的屋舍”等景點。

 

鄧卓棣在今年3月9日召開的新安鎮召開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六次會議上

前文提到的《平果新安鎮領導‘換位沉底’聽民聲》一文曾描寫了鄧卓棣基層任職的一個小片段——

“以前我以為屯長沒什麽事幹,當了幾天才知道基層的苦、群眾的難。”鎮黨委書記鄧卓棣在三合村龍懷屯擔任“屯長”3天後深有感觸:“隻要領導幹部能堅持進行換位思考,用心來感同身受群眾的疾苦,其實很多要求就不會難以做到、問題就不會無法解決”。

直言家庭背景給自己帶來壓力

作為鄧小平唯一的孫子,鄧卓棣在孫輩中排行老四,小名“小弟”。“小弟兒是最小的孫子,是爺爺的心尖兒。”鄧小平的大女兒鄧林在《我愛我的父親》一書中寫道。

 

“兩個醜八怪。”鄧小平評價自己和孫子鄧卓棣的親吻照。

在不少報紙、書籍、專題片中都有他與爺爺在一起親昵的鏡頭和描述。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永遠的小平》一書中記述,1985年鄧卓棣剛出生就被送回鄧小平身邊,他幾乎每年夏天都要和鄧小平一起去北戴河避暑。1992年,鄧小平南巡時也帶著年僅7歲的鄧卓棣。

在這其中還有一個故事,《永遠的小平》中曾寫道,鄧家四個孫輩為了避嫌,都隨奶奶卓琳的“卓”字,這甚至不是奶奶的姓氏,卓琳本姓浦,在和鄧小平結婚後改成了現在的名字。鄧小平晚年和家人說:“我們家總得有一個姓鄧的吧。”全家人就將名叫卓棣的小孫子改名鄧卓棣。

鄧卓棣直言家庭背景給他帶來一些壓力。《文匯報》曾披露,爺爺鄧小平對鄧卓棣最大的影響是橋牌。他小時候總看爺爺打橋牌,自己卻沒跟爺爺打過,感覺非常遺憾。

在鄧小平誕辰100周年紀念時,鄧榕曾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談到自己的家人大多非常低調,“在父親的公開紀念活動上才由家裏民主推舉一位出麵”。

 

 

2014年8月18日,四川省委、省政府在廣安舉行向鄧小平同誌銅像敬獻花籃儀式,紀念鄧小平同誌誕辰110周年,鄧卓棣(左二)也作為親屬代表之一參加了紀念儀式。

在西安廣安鄧小平誕辰110周年紀念活動的現場,“小鄧書記”是家族推舉的代表之一,是鄧家傳統意義上的長孫,唯一從政的第三代,他爺爺事業的繼承人。

圖文來自“政知圈”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