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血火奔流六十年

來源: tianyi 2016-03-05 18:03:11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39699 bytes)

  一、中國經濟的大曆史節律

中國經濟的大曆史節律,是三十年一個周期。從1949年建國到1978年改革開放,是第一個30年,師從蘇聯,經濟發展采用蘇聯模式。從1978年改革開放,到美國2008年次貸危機,是第二個30年,這個周期,中國經濟發展,師從美國,采用美國模式。目前所處的,是第三個30年大周期的開端,在這個階段,蘇聯模式和美國模式,都無法再適用於中國經濟的現實和發展,中國需要走出一個既非蘇聯模式,也非美國模式的中國模式。

第一個三十年,相當於給中國經濟建了個混凝土框架,打了個大形。第二個階段,是中國經濟的砌體階段,主體工程基本完成,用素描來說,結構都交代清楚了。第三個階段,是裝修和細節刻畫。經常有人說,為什麽中國經濟這裏不如歐美,那裏也不如。這是不在一個階段的比較,歐美的經濟都是已經完成好的作品了,掛在畫廊裏麵展覽,怎麽看怎麽光鮮,而中國經濟,不過剛完成第二個階段結構造型,細節和上色都才開始。

新中國剛成立,是一個徹頭徹尾的農業國。開國大典的閱兵儀式上,炮兵方陣還用毛驢拉著大炮。可見,工業的底子有多麽貧弱。中國社會混亂了幾百年,終於天下太平,可以不用打仗安心搞生產了。一方麵是經濟發展上麵,有一百多年的欠賬,另一方麵,百廢待興卻一點基礎和技術積累都沒有。這便是新中國開國之後最基本的經濟現實。

這麽低的起點決定了,中國要發展經濟,必須得向先進國家學習。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國家,美國和蘇聯。問題是,中國想給他們當學生,他們憑什麽要教給中國發展工業的技術呢。除了利益置換,作為農業國的中國,並沒有更好的東西能拿得出手,和美蘇交換工業技術。

對美蘇兩強而言,中國繼續混亂下去是最符合它們的利益的,其次是中國劃江而治。一個統一的中國,並不符合他們的利益。中國的統一,尤其是國民黨的失敗出局,讓美蘇都感到意外。它們都得重新權衡一個統一的中國,作為一支龐大的地緣力量,對美蘇的冷戰格局,意味著什麽。

斯大林的如意算盤是,中國需要出讓東北的利益,置換蘇聯的工業技術援建。毛澤東的原則是,先打掃幹淨屋子再請客,一概不承認國民黨政府和外國簽訂的不平等條約。這意味著,斯大林要拉中國加盟入夥,對抗美國,雅爾塔協定的既得利益,東北這一塊大肥肉就要吐出來。這筆生意,斯大林認為自己做的吃虧了。中國在東北主權問題上的寸步不讓,其實已經讓表麵上親密的中蘇關係名存實亡。

斯大林失去了中國東北的地盤,在他的冷戰全局裏麵,這是一個很大的損失,他需要在東北亞重新經營一個據點,朝鮮半島。一個完全受蘇聯控製的朝鮮半島,不僅是美國和日本的惡夢,也是中國的惡夢。毛澤東訪蘇期間就很明白了,美國人不是好東西,蘇聯人也不是好東西。無論是蘇聯還是美國全麵控製朝鮮半島,都不符合中國的利益,所以毛澤東曾勸金日成不要冒險,會招來美國人,不過金日成聽斯大林的指揮。果然美國的反應很激烈,很快加入了戰局。斯大林按兵不動,它和美國馬秸稈打狼兩頭怕,把美國這頭狼引來了,然後讓中國去打狼。

中國顯然知道這是一個坑,所以遲遲拿不定決心,打還是不打。但最後還是為了自身的地緣安全,不得不往裏麵跳,蘇聯不打可以,但是中國不能不打,拿下朝鮮,美國人的戰鬥機離中國的政治心髒太近太危險了。朝鮮戰爭,最大的受益者,不是中國也不是美國,更不是朝鮮半島,而是斯大林。中國遭受莫大的犧牲,使他出了吐出東北這塊肥肉的一口惡氣。美國在朝鮮被中國狙擊,也打破了美國對在東北亞進一步擴張的妄想,這讓斯大林在冷戰全局中,又往前邁了一步。

斯大林這個一點虧都不能吃的人,找回來了便宜之後,真正的開始對中國進行工業援建。這是中國和蘇聯進行的第二次利益置換,第一次是入夥加盟幫蘇聯對抗美國,從蘇聯手裏要回了東北和一些不痛不癢的援建項目。朝鮮戰爭,中國付出了巨大的犧牲,置換的利益是蘇聯對中國的大規模工業技術援建,以及一些核技術的輸出。

在朝鮮戰爭中,美國一度對中國進行核訛詐,一個核大國,跟一個無核國家說要扔核彈,跟威脅說殺人全家是一個意思。理論上,這個被人殺全家的可能是存在的。中國隻能寄希望於蘇聯對中國進行核保護,跟賭命一樣,把命交到了別人手上。為了能把自己的命掌握在自己手裏,中國必須得擁有核武器。蘇聯遮遮掩掩輸出過來的核技術,再加上海外歸來的科學家的努力,中國算是初步掌握了核武器技術。

斯大林之後,赫魯曉夫掌權,這個人比斯大林還粗暴,但是沒有斯大林的才能。是個比較平庸的人。他的傑作是看美國種玉米的農業效益很好,就強行在蘇聯全境大麵積種植玉米,因為地處寒帶光照不足,很多玉米連個穗都結不出來。玉米小王子對斯大林進行了鞭屍清算,也停止了政治經濟方麵的一切斯大林主義。

他停止了輸出革命,還打算讓蘇聯經濟,從過於偏重軍事工業,調整經濟結構,這個調整,使得蘇聯國力開始下滑。從種玉米這件事來看,他並不是發展經濟的一個好手,而是個搞經濟的臭棋簍子。蘇聯國力下滑,為了拉攏中國製衡美國,玉米小王子隻得再次對中國進行技術援助。

在美蘇爭霸中,蘇聯最大的瓶頸是人口太少,他們有資源有技術,但是人口短缺。人都用來搞軍工國防工業,搞重工業,那麽輕工和農業,就沒人幹活了,所以這導致蘇聯雖然作為一個強權國家,但是國內卻經常因為鬧饑荒餓死人。蘇聯如果要贏得和美國的爭霸賽,它需要得到更多的工業人口。

作為當時蘇聯盟友的中國,最不缺的就是人口。但是在蘇聯看來,中國是一個民族主義國家,隻講現實利益,不講意識形態,不好哄。把中國人工業化了之後,一個強大起來的中國,反而比美國更可怕。所以蘇聯的曆任領導人都批評中國的領導人,太熱愛自己的國家了。這是他們的底線,中國如果不讓渡部分主權,蘇聯不可能全麵工業化中國讓中國變成強國。中國顯然無法和蘇聯人做這種利益置換。

蘇聯去哪裏獲得更多的工業人口呢,赫魯曉夫的繼任者,勃列日涅夫,受曾經的沙皇彼得大帝的指引,定下了南下戰略。控製阿富汗,再向南衝破巴基斯坦,擁抱印度洋,控製波斯灣的產油國,然後和印度連成一片,這樣蘇聯就可以有源源不斷的人口了,而且不用擔心強大起來的印度,會威脅到蘇聯的國土安全。這看上去是個好主意。雖然印度人口很多,全要素生產效率卻很低下,但蘇聯如果能占有了這麽多人口,對贏得冷戰總也可以有個盼頭。

勃列日涅夫有個怪癖,特別喜歡強吻別人,不分男女。連他的下屬和同誌,都被他親的敢怒不敢言。熱吻狂魔一改玉米小王子收縮的對外政策,再次開始向外擴張,恢複了斯大林主義,他看到中國的核工業開始有了初步的成果,他的不安全感爆發了,弄出來了珍寶島戰役,使得中蘇戰爭惡化到了曆史最低點。

熱吻狂魔和美國談判說,趁著中國現在核武器技術還沒成熟,我們一起去殺他全家吧,不然以後再也沒機會了。美國被熱吻狂魔咄咄逼人的擴張,搞的壓力很大,所以它需要中國幫它來化解掉蘇聯的一部分壓力。美國不同意做這筆生意,無形中,美國和中國做了一筆利益置換,以核保護來置換中國製衡蘇聯。這也給後來的中美關係正常化,做了鋪墊。

繼朝鮮戰爭被美國人威脅殺全家之後,中國人再次被蘇聯人核訛詐。為什麽建國後的前三十年,中國人都顯得那麽亢奮呢,因為那種被殺全家的涼透脊背的恐怖感覺,讓人不時刻枕戈待旦的,就沒法活下去。中國甚至連做日本韓國這種附庸國的資格都沒有,因為這麽大的國家,即便做附庸國,也會造成宗主國的不安全感,依然還是會被肢解成很多塊才行。

肢解完了,還會再讓不同的傀儡國之間互相不停的打仗,以消耗掉中國過多的人口。如此一來,中國人建國前幾百年的戰亂,又要重演了。近現代中國的命運就是這麽艱難坎坷,不站起來不強大,連跪的資格都沒有。很多中國人羨慕日本人被美國奴役了,能有那麽好的生活水平,口水吧啦的認為中國也能被美國奴役就好了。這種想法太天真,中國如果變成傀儡國家,中國的參照樣本不是日本,而是伊拉克。

在被稱為帝國墳場的阿富汗,熱吻狂魔的帝國夢破碎了。蘇聯無法南下,印度被巴基斯坦擋著,也無法北上,得不到印度的人口,冷戰這盤棋,蘇聯已經算是輸掉了。當時蘇聯加東歐,總人口3億出頭。而美歐日加起來,工業化人口是蘇聯的三倍左右。隨著工業化的技術越來越複雜,體係越來越龐大,美國可以有足夠的人口來進行全生產分工,但是蘇聯不行。蘇聯因為人口所限,隻能偏重於發展保命的國防工業和重工業。結構缺陷導致,蘇聯的經濟問題,越來越嚴重。

讓蘇聯真正解體的,不是美國人的和平演變使然,而是經濟崩潰所致。美國在兼顧和蘇聯進行軍備競賽的同時,因為工業人口規模上的優勢,其他的工業生產,可以照常運行。但是蘇聯不行,隨著冷戰軍備競賽的升級,重工業和國防工業所占據的蘇聯人口與資源越來越多,其他的工業部門,就更加無法兼顧,這樣整個社會主義陣營的經濟,就難以為繼了。先是東歐劇變,然後接著就是蘇聯解體。

自從中蘇關係全麵交惡,中國的經濟建設,也隻能在有限的技術積累和儲備中,自己摸瞎瞎了。得不得技術和資本的支持,中國巨量的人口,隻能休眠在一畝三分地上,並不能形成人力資本。美蘇都對中國進行了技術封鎖。為什麽日本可以在二戰後快速的成為發達國家了,因為它要錢有錢,要技術有技術,戰後日本的工業技術,90%都是從英美引進的。中國呢,除了跟斯大林與赫魯曉夫利益置換的那麽點有限的技術儲備,就再也沒有其他的技術來源。資本上,和技術一樣貧窮。在工業文明時代,光靠賣大蘿卜,換不了幾個錢。

蘇聯陣營的技術援助枯竭,中國要想獲得新的技術來源,隻能倒向美國陣營。但是和蘇聯對中國變強大的擔心一樣,中國也會給美國帶來不安全感。所以中國向美國尋求技術支援,無異於與虎謀皮。中國1978年宣布改革開放,意思就是說,我不跟蘇聯玩了,美國,我要來跟你玩了。美國人說,我為啥要和你玩啊,你那麽窮。所以,還是得要利益置換。這次和美國的利益置換,也是一場戰爭,中國對越自衛反擊戰。

打敗“世界第三軍事強國”越南後,既給美國人在越南的失敗報了仇,也和美國一起抗衡了蘇聯的全球擴張,中美關係迎來了蜜月期。在這段短暫的蜜月期裏,美歐像擠牙膏一樣,向中國進行了有限的技術輸出。美國和蘇聯一樣,對中國采取的策略也是喂幾口,馬上就再勒脖子。因為在80年代末,中國未能向美國預期的那樣,發生東歐式的的劇變,所以中美的蜜月期結束了。隨著蘇聯的解體,美國不再需要聯合中國抗衡蘇聯,和中國也就沒了什麽可置換的利益。

蜜月期結束後,整個90年代,美國開始對中國進行了一係列的鎖喉勒脖子動作。勒的最嚴重的一次,是台海危機,差點勒斷氣。中國和美國之前的蜜月期,讓台灣很難受。隨著冷戰結束,中美關係開始降溫,台灣認為它又可以邀寵了。95年中國成為關貿總協定觀察員國家,這次突破,刺激到了台灣,他們自稱皇民的李縣長,開始用訪美和台獨等問題,離間中美。

中國加入關貿總協定的複關談判,黑頭發談成了白頭發,依然沒談成,隨著關貿總協定升級為世界貿易組織(WTO),複關談判也就變成了入世談判。為了入世這件事,中國用了15年。橫向的對比下,日本入世,用了兩年半。香港隻用了一天。社會主義國家波蘭,在67年申請,當時就加入。可見,這不是人權問題,跟是不是市場經濟也無關,也不是社會製度問題,隻是個單純的勒脖子問題。

台海危機最大的受益者是台灣。最大的受害者,是中國。中國的複關申請,眼看著勝利在望,被李皇民縣長這麽一攪局,隨後世貿組織成立取代了關貿總協定,複關變成了更艱難的入世談判。門檻和加碼再次抬高。劍拔弩張的台海危機,使得中美關係,也一度降至冰點。甚至險些釀成一場戰爭。

從全球格局看,蘇聯解體,最大的受益者是美國,從此它可以橫行天下。其次是歐洲,隨時都會被蘇聯碾壓和吊打的軍事風險解除了。第三是中國,不用再承受來自北方的巨大威脅。這時候的世界格局,美,中,歐,俄,幾支力量的心態十分微妙。美國想一超獨霸,中俄歐當然不服氣,認為一個多極世界更符合大家的利益,畢竟,大家都受夠了冷戰那種枕戈待旦的日子。

美國想要一超獨霸,它就得除了勒中國的脖子,還要勒俄羅斯和歐洲的脖子。俄羅斯,直接被勒的斷氣了,國民經濟陷入癱瘓。中國呢,雖然被勒的很難受,但是還能憋的住。歐洲這時候心思最活絡,它認為蘇聯一解體,歐洲就可以恢複二戰前的輝煌,通過政治和經濟一體化,讓歐洲成為世界的一極。歐洲一體化運動,開展的如火如荼,最後在東南歐的地方,南聯盟這個釘子拔不掉。因為那是俄羅斯的勢力範圍。

雖然蘇聯分裂了,歐洲在軍事上依然無法和俄羅斯抗衡,在戰略上,歐洲既然無法接納俄羅斯進入歐盟,那麽俄羅斯就不是朋友,就無法在拔釘子這件事上,和俄羅斯進行利益置換。這時候歐洲認為,可以借刀殺人,用美國的力量,扒掉這個釘子。哪裏想得到,借刀殺人,演變成了引狼入室。科索沃戰爭,是冷戰後中美俄歐國際四支力量的大匯演,此戰過後,多極化世界格局的肥皂泡被美國刺破。

中國在科索沃戰爭中,大使館被炸,死了三個人。這裏麵不僅是鮮血,更是屈辱。俄羅斯在這一局中,也極其的屈辱,軍隊開過去準備幹預,美國對葉利欽說,你敢動一動,我就不貸款給你了。人窮誌短啊,葉利欽馬上乖乖的打道回府,這麽窩囊的回去估計葉利欽能憋出一場病,還得蒙著被子哭幾天。歐盟呢,也被揍醒了,想恢複二戰前的輝煌,沒有獨立的軍事力量,那麽就隻是個幻想,歐洲總算弄明白了,它隻是美國的附庸,不能想太多。

經過科索沃戰爭的教訓,中俄歐要想實現多極世界格局,除了抱團沒有其他出路。不然大家都得永遠被美國勒脖子。對美國來說呢,他的全球統治戰略,是防止出現另一個強權國家。他的更大的戰略,是防止歐亞一體化,歐洲有資本和技術,俄羅斯有資源,中國有人口。這麽一整合,美國就被邊緣化了。航母再強,也不能開到陸地上和中俄的陸軍打仗,這對於海權興國的美國,如果歐亞一體化了,它的航母編隊,也就再無用武之地。

為了防止中俄歐抱團取暖,美國需要分化中俄歐。它要和中國再做一次生意,進行利益置換。這個生意是,美國放中國入世,換中國和美國的利益捆綁在一起。美國認為,通過這一招,它就可以一勞永逸的消除中俄歐對多極世界格局的幻想。克林頓是怎麽想的呢,放中國入世,中國有可能會因此變得更強大。不放中國入世,隻會把中國逼向歐亞大陸一體化這條路上,整合起來的歐亞大陸,比一個單獨強大起來的中國,更可怕。兩害相權取其輕,雖然他忌憚中國的潛力,但他沒有更好的選擇。

把中國和自己的利益綁在一起,另一邊讓歐洲和俄羅斯去互相掐脖子。本來美國需要不停的勒中俄歐脖子才能維護一超獨霸的格局,現在美國可以翹起二郎腿什麽也不幹,就能維護它的全球霸權了。這個構想美不美?不得不說,美國人的這步棋下的真漂亮。中國入世,標誌著多極世界格局的破產,美國終於實現了它天下共主的霸權夢。

入世對中國經濟有多重要呢,從一個數據可見一斑。1990年-2000年,中國的外商直接投資FDI的餘額是5000億美元。2001-2010年,中國FDI的餘額是1.8萬億美元。入世的十年,給中國經濟帶來的活力和能量,甚至可以說,超過了建國後的前50年的總和。這十幾年裏麵,中國地表以上的建築新增加量,可能超過了中國過去5000年的總和。資本,人力加技術,工業化的魔力,讓中國經濟,從隻有骨架,變得血肉豐滿。

在美國人的設想裏,中國隻是一個大號的馬來西亞。如果中國隻是用褲子換飛機,那麽如論如何,中美經濟也不會出現太大的失衡。入世後的十年中美蜜月期,為中國經濟帶來了瘋長。出乎美國意料的是,中國的產業升級太快,競爭優勢太強大,隻不過用了十幾年時間,中國的出口導向戰略使得中國商品,所向披靡,中國從一個大號的馬來西亞,變成了一個工業強國。

隨著中國產業升級的加速,中美之間的貿易失衡越來越嚴重。08年次貸危機宣告,美國主導的現有的全球貿易格局,已經崩潰。如果出現了超出掌控的意料之外的狀況,那麽顯然說明,美國的這盤棋中,它一定漏算了什麽。它漏算的是中國的人口規模效應,以及中國人可怕的全要素生產率。

二、人多真的力量大

光有人口規模,沒有全要素生產率,即便有了資本和技術,也是無法成為工業化強國的,這個例子是印度。光有全要素生產率,有資本和技術,但是沒有人口規模,也是無法成為工業化強國的,這個例子是韓國。中國是世界上唯一同時具備全要素生產率和人口規模優勢的國家。所以隻需要資本和技術條件齊備,中國經濟就會爆發。

全要素生產率是什麽呢,用三句話可以概括,物盡其用,人盡其能,花錢花在刀刃上。舉個例子來說明下中國人的全要素生產率的可怕程度。一隻雞,作為要素資源,國外人可能把大腿肉吃了,雞胸肉吃了,其他的就都扔了,或者幹脆做肥料。

而中國人則不然,不光雞肉吃光,腿骨頭裏麵的骨髓還要吸掉,雞頭吃了,雞脖子吃了,雞雜碎吃了,雞毛也要用來做雞毛撣子,以前還經常用雞毛裝在風箱裏麵拉風箱。這種近乎本能的可怕的資源利用高效率,是中國人幾千年進化出來的生存智慧,不是其他民族可以短時間能學會的。

前麵已經說到,蘇聯解體的根本原因,是人口短缺。它不缺技術,也不缺資本。但是隨著工業技術的升級,生產鏈變的越來越長,技術變的越來越複雜,分工就要求越來越細。到了後來,一輛波音飛機的零件總數,可以多達幾百萬個。沒有足夠的人口來支撐,那麽就無法完成生產分工和協作。

工業化發展到這一步,美國心知肚明,即便它不放中國入世,讓中國加入到美國陣營,那麽對人口同樣如饑似渴的歐洲等發達國家,也會把中國納入他們的生產和分工體係,進而形成一個新的全球產業鏈分工體係和貿易標準。事情到了那一步,美國就被涼一邊了。中國加入全球分工和貿易體係,是工業化進一步發展的必然。美國出於自身的地緣考量,曾嚐試使用東南亞等國的人口來參與分工,但是並不成功。

再來看蘇聯是怎麽因為人口短缺而失敗的。有一個例子很能說明問題。熱吻狂魔勃列日涅夫出訪埃及。安瓦爾·薩達特總統請求蘇聯提供三筆經濟援助。第一筆是100萬噸煤。說沒問題給給給。又還要20條遠洋貨輪。給給給。最後埃及總統想要一輛自行車,送給他的孩子做生日禮物。熱吻狂魔一聽自行車就癲了,你要啥自行車啊,我們的同誌,波蘭人不生產自行車。

蘇聯和它的盟國,為什麽不生產自行車呢,因為輕工業的門類太多,分工也太複雜。他們有限的人口,隻能用來發展重工業,重化工與國防工業這種保命產業。自己不生產,就隻能靠進口,進口拿什麽跟別人換呢,不可能拿自己保命的技術和產品,和資本主義國家進行貿易。隻能用資源,來和西方世界換輕工產品。這也正是蘇聯解體後,俄羅斯落入資源陷阱的根本原因。自己不生產自行車,又不能拿導彈去換自行車,隻能拿石油天然氣來換自行車了。

民國的經濟結構,和蘇聯相比,則陷入了另一種很極端的結構性失衡裏。在民國的黃金十年,中國並沒有優先發展保命的重工業,重化工和國防工業。而是選擇了發展麵粉和紡織日用商品等輕工業。這十年的機遇一閃即逝,等到日本人打上門來,不要說坦克飛機和大炮了,連個槍都造不出來。

一個國家,要成為大國和強國,首先,得有足夠的工業人口來進行重工業,重化工和國防工業的生產。其次,要滿足人們的生活需求,又需要有完備並發達的輕工業體係。等工業生產和分工越來越複雜,那麽就需要一個為生產做服務的第三和第四產業,這又得需要大量的高素質人口來支撐。這也就注定了,韓國日本這種國家,技術再發達,也不可能造出來波音大飛機這種產品。因為工業化人口沒那麽多。

中國的規模巨大的人口,在變成工業人口之前,一直都是處於休眠狀態,主要的人口都是作為農業人口,被低效率的空置著。在工業社會,人力隻有與資本和技術相結合起來,才能發揮出人力資源要素的價值。中國作為後進國家,先進國家喂點餅,中國的工業化進程,就往前拱一步卒,再喂一口,再拱一步。雖然國內的科技研發,也在自力更生的奮鬥著,但是沒有技術儲備情況下的自主技術創新,很難追上和超越發達國家。

而當入世的閘門一開,不光資本蜂擁而至,技術也跟著資本一起進來了。這些餅大部分都可以敞開吃,如饑似渴的中國經濟,向餓狼一樣的撲了上去。十幾年時間,資本積累完成了,產能積累完成了,技術儲備和積累基本完成了,農業人口轉變成工業人口,產業工人隊伍有了,工程師隊伍也在生產的鍛煉中,成長了起來。這進一步提升了中國人口的人力資源的價值。

更具長遠價值是中國經濟活動生態化了。中國經濟先是出現了區域產業集群生態,然後這些產業鏈縱橫交織,連成了網,規模經濟的意義,不僅僅在於降低了成本,它更神奇的地方在於出現了一係列的化學反應,它會自組織,自適應,自迭代,自創新,自實現。連成一體的中國經濟出現了一體化現象,它有了生命,開始作為一個有機的係統而存在,並向前自我驅動。至此,中國經濟已經完成了工業化,進入了後工業化的階段。

三、從活命經濟到發財經濟的轉型

看中國近現代經濟的曆史,事後用後來的一套,會老覺得以前的經濟模式,這裏不對,那裏也不對。跨曆史周期,跨階段,如同在大宋的審美觀評價著大明朝的風情,對於經濟分析來說,穿越是一個大忌。中國經濟在第一個三十年,之所以會那樣,是當時特定的曆史條件所決定的。比如說,為什麽中國科技不如美國,因為中美兩國當前的經濟現實,各有個的周期,不在一個階段,沒法比。

中國經濟在第一個三十年,最大的主旋律,不是繁榮富強,而是保命。在這個階段,重工業,重化工,國防工業,才是永恒的建設主題。而且,為了擔心工業太聚集,擔心被美蘇一鍋端了,又要搞大三線建設。

因為不能寄希望於美蘇的仁慈,他們要是真來殺全家了怎麽辦呢,為了不被一下子把人都殺光,還要挖防空洞,還要鼓勵生育。整個前三十年的經濟發展基調,都是如此。有限的資源都用在發展保命工業上,那麽輕工業就比較落後。我們沒有足夠的資源來和輕工業商品來發展國際貿易,很多時候,農業就得反哺工業。

一直到70年代末期,中國的核工業,和導彈技術等國防工業基本成熟,這條命算是能掌握在自己手裏了。如果還像50-60年代那樣,連命都保不住,一打仗就被人威脅殺全家,跟美國人談改革開放,沒資格談。第一個三十年,枕戈待旦的活命經濟,為第二個三十年叩開國際市場,打下了基礎。

第一個三十年,中國的保命經濟,使得中國作為一個大國,從實力上,真正的站起來了。第二個三十年,保住命了,站起來了,才可以談謀求變得強大,才能去闖世界。以中國的人口規模,和全要素效率優勢,隻要世界敞開了懷抱歡迎中國,中國經濟,在國際競爭上,肯定會表現的一騎絕塵。

可是,這並不是一個友好的世界,它不僅不友好,而且很強硬很冷酷。80-90年代,中國隻能做點小生意,掙點小錢。這滿足不了中國,因為窮的太久了,中國想發大財,中國為了發這個大財,已經準備了很久。出口導向戰略,早早的就製定與籌劃好了,無奈,世界隻給開了個門縫。而當入世的那扇大門一開,接下來,就再沒有任何東西,可以阻擋得住中國人了。

和美國利益捆綁在一起,使中國積累了大量的外貿盈餘,和資本賬戶盈餘。外匯占款,是中國央行資產負債表急劇擴張的主要原因。加了美元杠杆的中國經濟,使得信貸狂潮湧入消費,投資和出口三駕馬車裏,它在消費層麵,造成了房價等資產的暴漲,在出口方麵,摧垮了發達國家的需求市場,在投資方麵,擴張了地方政府的債務規模。基本上,國內外的所有問題,都是來自中美之間的一次蜜月。

這次大曆史周期的經濟轉型,內外部都遇到了很大的阻力和困難。在第二個三十年大曆史周期中,頭十年美國跟中國蜜月了一把,接著的十年,美國勒了中國十年脖子。第三個十年,又蜜月了一把。隨著次貸危機的爆發,中美的蜜月期,又要結束了。

四、從發財經濟到老板經濟的再轉型

中美關係有著很強的規律性。十年一個大周期,蜜月期,勒脖子,蜜月期,再勒脖子。不過目前所處的這個十年,美國想重返亞太勒中國脖子,可能沒法再像90年代勒的那麽隨心所欲。90年代,第七艦隊可以大搖大擺的開到台灣海峽耀武揚威。現在,估計能開的進來,不一定還能開得出去。

如果床破上台,繼目前這個勒脖子周期過後,中美關係,可能降迎來下一個蜜月期。瞎使勁也勒不出來個什麽所以然,除了自己累半死。所以,美國不會這麽無畏的空耗在和中國的鬥雞式纏鬥上。中國關係,降進入下一輪的利益置換。

中國的開價,不外乎是人民幣國家化,一路一帶整合歐亞大陸。中國現在有錢有技術有產能了,要從發財經濟向老板經濟轉型。而美國的開價將會是,保持台灣現狀,維護東北亞現有秩序。接下來的十年,台灣問題應該不會出現破局,東北亞也不會出現破局。中國還需要更多的時間讓自己變的更強大,這時候在台灣和東北亞強行突破,並沒有絕對的把握和勝算,風險是很大的。

而美國在下一輪利益置換中,能得到什麽呢,它得到的是,一個沒落帝國再多十年的虛幻的安全感。美國人喬治·凱南認為蘇聯是個瘋子,還專門研究了蘇聯人的行為根源,得出的結論是,蘇聯人之所以這麽喪心病狂,是因為他們極度的缺乏安全感。其實美國也和蘇聯一樣,也是一個嚴重缺乏安全感的國家,他們自己也非常喪心病狂。

再多十年的安全感,對美國來說,即便它虛幻,也很受用。安全感對美國人來說,和多蘇聯人來說一樣值錢。中國的國力,將在下一個中美蜜月期的階段,再次大幅增強。等結束下一輪的中美蜜月期,大概要到2030年,台灣問題,東北亞格局,都會迎來巨變,因為要換天了。

對於台灣,和東北亞的那些國家來說,他們的心態,現在很微妙。美國需要再多十年的虛幻的安全感,但是這些傀儡國家和地區不需要。它們感受到的是驚恐,日本想要成為美國的一個州,並不是信口開河的玩笑話,而是一個很嚴肅的問題,地緣驚恐的外現。這種驚恐,韓國和台灣都有,朝鮮也有。

中國經濟,從目前形勢看,將勢不可擋的從發財經濟,向老板經濟轉型。這個老板經濟,包括一整套的全球貨幣體係,全球貿易體係,全球政治體係和全球安全體係。十年時間,應該夠用了。我們當前所看到的國內國際的大動靜,大熱鬧,都是這個大曆史周期,轉型和切換的關口,所帶來的難以避免的牽動,和舊秩序的碎裂聲。

五、美蘇派的終結與中國派的鼎盛

曆史上中國人向來厭惡打仗,打仗的目的也是以戰止戰,根本目的是為了天下太平,人人都能過上好日子。不過呢,樹欲靜而風不止,這個世界就是這麽令人哭笑不得,不是你想好好過日子,別人就會給你送來一陣春風。中國一建國,身邊就站倆瘋子,蘇聯和美國。這個曆史現實,決定了我們的政治現實,政治現實,又決定了我們的經濟現實。

如果中國不理這兩個瘋子,那麽就會被他們聯手殺全家。所以,中國必須得靠著在倆瘋子中間找平衡來保命。在一開始,中國幫助一個瘋子打另一個瘋子。後來又幫著後一個瘋子打前一個瘋子。好不容易,幫著一個瘋子把另一個瘋子打死了。剩下來的這個瘋子還想勒死中國。看勒了十年沒勒死,又攤上瘋子家裏活太忙,人手不夠用的,這瘋子便悻悻然的讓中國去給他搬磚了。

和蘇聯那個瘋子站一起打美國那個瘋子,中國的國家利益就要和蘇聯捆綁在一起。那麽,中國的政治,經濟,生活中的方方麵麵,都得跟蘇聯這個瘋子接軌。後來,為了打蘇聯,中國又不得不和美國這個瘋子站在一起。和美國站在一起,也同樣意味著,我們的政治,經濟,生活中的方方麵麵,都得跟美國人接軌。

和美國進行利益捆綁,那麽之前和蘇聯捆綁在一起的利益,就得進行利益解綁。無論是利益捆綁還是解綁,都會造成社會上的大動蕩。尤其是人們思想上的大動蕩。現在,中美關係的上一輪蜜月期結束了,中國要對之前和美國捆綁在一起的利益,進行解綁。從思想到文化,再到經濟與生活,方方麵麵的都要進行解綁。

這就造成了很多人的思想震蕩,中國和美國利益解綁,一些人覺得,那豈不是要回到和蘇聯捆綁的老路上去了呢。這是一種很典型的二極管思維,非此即彼,非美即蘇,理解不了第三種可能性。蘇聯那個瘋子,早就被打死了,和美國利益解綁,無論如何,也不可能回滾到蘇聯那一套。中國和美國利益解綁,是為了徹底擺脫瘋子的淫威,真正的做回自己。當初和美國捆綁在一起,不過就是為了利益,這是一樁生意買賣。現在生意做完了,大家各數各的錢,也該各回各家的散了。

做生意,最忌諱的就是感情用事。國與國之間的生意,更是如此。在和美國捆綁的這些年,很多人難免會對美國產生感情,甚至認為美國對中國有恩,還有人認為,蘇聯對中國也有恩。這就是感情用事了。中國什麽也不欠這兩個瘋子的,中國得到的來自美蘇的一切技術支援,都是用血與屈辱跟這兩個瘋子換來的。都是等價的交換,所以恩情無從談起。

朝鮮戰場上的英靈,越南戰場上的英靈,被炸大使館的英靈,南海撞機的英靈,他們都是因為美蘇的霸權淫威而犧牲。並不是說中國主動的要拿鮮血做籌碼和這倆瘋子做生意,而是這兩個瘋子認為,中國你這麽窮,你除了命和屈辱,沒有其他的東西和我交換。國家如此,人也如此,當一個人落魄窮困的時候,除了命值錢,除了尊嚴值錢,其他的都不值錢。沒有人會願意和窮人談理想談人生。

中國沒有左派,也沒有右派,用法國大革命的那一套政治譜係,套用中國的社會現實,是十分幼稚的做法。中國隻有蘇聯派、美國派和中國派三派。在和蘇聯利益捆綁的時候,蘇聯派占上風。在和美國利益捆綁的時候,美國派占上風。在和蘇聯利益解綁的時候,蘇聯派失勢,在和美國利益解綁的時候,美國派自然也要失勢。等和美國這一輪利益解綁完畢,中國派,將橫掃蘇聯派和美國派。

中國派,在文化,政治,經濟,金融,軍事,等各方麵,都將全麵的體現中國利益和中國意誌。中國不再需要低頭哈腰的為了能和別人接軌,從黑頭發熬成白頭發。中國派,要走的是中國道路,要體現的是中國精神,要建立的是中國標準,未來不再是我們求著跟別人接軌,而是別人求著和我們接軌。這便是中國派的中國道路。

現在所看到的很多經濟現象,比如股市異常波動,房價異常波動,就是眼下正在進行的和美國利益解綁所導致的動蕩。尤其也包括,一些人思想上的動蕩,和情緒上的歇斯底裏。和美國這個瘋子捆綁在一起久了,很多人內心裏也把自己也當成了瘋子,產生了感情,不願意解綁,經濟利益上,也更是如此。

思想上與美國解綁,很多人會覺得普世價值護體很好,不能丟。普世價值論,跟基督教的福音書一樣,都是無稽之談,它是新版的福音書。如果熊貓統一了地球,不要懷疑,吃竹子也會成為普世價值。所謂的普世價值,不過就是地球統治者的私人性的,強行推己及人的惡趣味。自己喜歡吃竹子,就讓全地球的人都吃竹子,自己喜歡尿炕,就讓全球人民都熱愛尿炕。中國人認為,隻有各從其欲,皆得所願,這樣才能大家都過的好。

等這兩個瘋子都死了,天下也就真正的太平了,想好好過日子的人,才能有條件好好的過日子。好好過日子,才是真正的中國道路,美蘇那種基於精神深處的不安全感導致的瘋狂行為,與各種歇斯底裏的思想,對好好過日子,並沒有什麽現實好處。對於個體的人來說,想更好的過日子,就要與這些瘋子思想解綁,重塑自己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經濟現象,就像一隻插在水盆裏的溫度計。如果擋住下麵的水盆,把水盆變成一個黑箱。那麽隻盯著溫度計看,一會看它呼呼呼的溫度上漲,一會看又呼呼呼的溫度往下掉。隻盯著溫度計,能預料溫度計上的刻度下一步是漲還是跌嗎,顯然無法做到,甚至連溫度計的溫度為什麽漲跌,也無法解釋。

脫離下麵的水盆研究溫度計的溫度變化,那麽這就是一門類似占星術的學問。同理,脫離經濟現象下層的政治與軍事博弈來理解經濟,也是一門神學。為什麽經濟學家無法預測經濟危機?因為他們的思維訓練和經濟學係統教育,教導他們隻需要盯著溫度計看就行了。

目前比較令人們普遍感到焦慮的是,中國經濟為什麽會是現在這樣,房價和股市為什麽這麽異常,未來又會怎樣,等等問題。要理解中國經濟現狀,就要弄明白中國經濟為何會演進到現在這樣,它背後的推動力又是什麽。推動中國經濟演進的深層驅動力,並非經濟規律,而是大國博弈的血火奔流。

如果隻盯著中國經濟來理解中國經濟,看到的無非是股市和房價波動,進出口數據,GDP數據,CPI,PMI,等等,這些指標和數據的上下浮動與變化。而真正的要揭開中國經濟這個溫度計下麵的黑箱,看中國經濟這半個多世紀的發展與演進,會發現真正驅動著它的,不是經濟規律,而是更底層的全球政治的大國博弈,這個驅動力,從建國到現在,它一直都像血與火一樣的在奔流。未來,也仍將繼續向前奔流。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