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為中國培養了79名院士,葉企孫在文革前後

來源: 華崢嶸 2016-02-23 19:17:54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20552 bytes)

他為中國培養了79名院士,葉企孫在文革前後

 

‘1968年4月,中央軍委辦公廳正式對葉發出逮捕令,連續八次對其進行審訊,迫其多次書寫筆供’,當時中央軍委的主席是誰?他就應該為葉企孫在文革中所遭受的迫害負全責!

以下是維基百科的記載: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8F%B6%E4%BC%81%E5%AD%99

文革至逝世[編輯]

文化大革命”開始後,呂正操受到政治迫害。打擊者提出當年的熊案,而作為熊大縝導師的葉企孫,在連國民黨黨員都不是的情況下,被誣蔑為國民黨CC係(中統)在清華的核心人物。1967年6月,葉企孫作為“反革命分子”被北大紅衛兵揪鬥、關押、停發工資,並送往黑幫勞改隊。葉曾一度精神失常,產生幻聽。19684中央軍委辦公廳正式對葉發出逮捕令,連續八次對其進行審訊,迫其多次書寫筆供,他隻是回答“據吾推測……是因為吾對於各門科學略知門徑,且對於學者間的糾紛尚能公平處理,使能各展所長。”。1969年11月,因為缺乏實質證據,葉被釋放回到北大居住,但仍以“中統特務嫌疑”受隔離審查。[6]

政府發給葉企孫每月50元生活費。這時他兩腳腫脹,前列腺肥大,小便失禁,身體彎成90度[6]。1972年5月,北京大學對他作出“敵我矛盾人民內部矛盾處理”的結論;6月恢複其教授待遇,也恢複了每月350元的工資,在北大中關村園給他分配了一套一室一廳的住房[6]。 有一次,葉企孫在馬路上遇上錢三強,錢過來打招呼,葉馬上叫他離開,以免影響到他。

趙元任、任之恭、林家翹、戴振鐸、楊振寧等人回國時提出要探望葉企孫,均被政府拒絕。1975年隔離審查解除,1976年春節陳岱孫、吳有訓、王竹溪、錢偉長等人方有機會探訪他。[5]

1977年1月10日,葉企孫侄子葉銘漢交工資給叔父,發覺他病情惡化。第二天葉企孫被送往北大醫院,又立即轉送北醫三院。1977年1月13日21時30分,葉企孫去世。[6]

身後[編輯]

1977年1月19日,葉企孫追悼會在八寶山舉行,約200人受到邀請到會。悼詞對他解放前50年隻字未提,在學術貢獻方麵隻提及他做過有益工作。[6]

他的侄子葉銘漢為給叔父平反,曾給北京大學、中共中央統戰部中共北京市委反映情況,均未獲得答複[6]

1986年8月20日,中共河北省委發出《關於熊大縝問題的平反決定》,認定熊大縝案為冤案,並稱“葉企孫是無黨派人士,愛國的進步學者……”。清華校友寫信給呂正操將軍,要求為葉企孫平反。1987年,葉企孫的平反文件正式公布。1987年2月26日,《人民日報》發表文章《深切懷念葉企孫教授》。[1][5]

1990年,清華大學物理係校友在清華設立“葉企孫獎”。1992年,海內外127位知名學者聯名向清華大學提議為葉企孫建立銅像,1995年葉企孫銅像落成儀式在清華大學舉行,銅像安放在清華新區第三教室樓。

2000年,中國物理學會為紀念胡剛複等五位物理學界前輩,設立了胡剛複饒毓泰、葉企孫(葉企蓀)、吳有訓王淦昌物理學獎;其中,葉企孫物理獎授予凝聚態物理方麵有突出成就的物理學家。

2010年12月7日,紀念葉企孫的同名話劇《葉企孫》在清華大學首演。[7]

以下是百度百科的記載:
(http://baike.baidu.com/link?url=ayXBk9w02k8X9SIjyiYMaWfl_pdynmfP8BMlUz0blM3A0nDfEMC5YZW1ePekW12zGr5xOai2nLx6Hqpjcu1D9q )

文革受冤

葉企孫於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因病在天津滯留了一年.在此期間,他積極地組織他的學生在天津製造炸藥,裝配無線電收發報機,炸毀了日軍火車,並動員學生到抗日前線.後因此事不幸受到政治的複雜牽連,1966~1976年的十年間,受盡淩辱,以至被捕入獄,並身患重病;1977年1月13日含冤而逝.1980年平反昭雪。

其中他一手培養並送到根據地的閻裕昌在1942年的戰鬥中被日軍俘獲,這位不屈的清華人被日軍用鐵絲穿過鎖骨拖著遊街,依然破口大罵,惱羞成怒的日軍將他用亂刀劈死。

不過,葉先生自己的冤案,也正源於他的學生熊大縝(曾擔任冀中軍區供給部部長,1986年平反昭雪)被作為國民黨特務冤殺的事情,這卻是大家都始料不及的了。

19676月被北大紅衛兵揪鬥、關押、抄家、停發工資、勞改[13]

19684月-196911月,被中央軍委辦事組逮捕、關押,釋放後又被隔離審查到1975

連普通國民黨員都不是的葉企孫,竟被誣為國民黨中統在清華的頭子,他向抗日軍民提供的援助,也被說成是來自國民黨反動派。1968年,他被正式逮捕關押,關押一年多以後,由於“內查外調”查無實據被放回北大,在特務嫌疑犯的莫須有罪名下繼續受到打擊和監視。[16]

然而就在葉企孫身陷囹圄——後來人們稱這是他生命中最晦暗的時日——被逼“交代”為什麽會被國民政府選中擔任中央研究院總幹事時,他仍坦然且不無自傲地回答:“據吾推測……是因為吾對各門科學略知門徑,且對學者間的糾紛尚能公平處理,使能各展所長。”試問,即便在今天,能夠“做到這份上”的,有幾人?

1972年5月,北京大學對葉企孫作出了敵我矛盾,按人民內部矛盾處理的結論,恢複教授待遇和每月350元的工資,並在北大中關園給他分配了一套一室一廳的住房。

1973年教授體檢,醫囑需動手術治療,並警告若不及時采取措施,腎髒隨時可能壞死,然而葉企孫認為自己的病狀是人體白然衰老現象,他說,“這是一個不可逆過程,無需治療”。在他看來,他一生要做的事已班本做完,即使做手術治療能延長幾年壽命,也無多大意義。何況,幾年來,他已嚐夠了一世態炎涼,一些本來應該幫助他而且也有能力幫助他的人,避之猶恐不及,提起他的名字就諱莫如深,更不必說主動來過問他的病情,這就更加速了“不可逆過程”的進展。[17]

1974年夏季,曾與葉企孫在清華和哈佛先後同學的郭殿邦聽說他的弟弟郭會邦要到北京出差,從美國來函一再叮囑郭會邦(清華大學1932年畢業,後任東南大學教授)[13]  一定代他找到葉企孫,以致深切思念之情。[14]

郭會邦在北大校園多方打聽,竟沒有人知道誰是葉企孫,這讓郭會邦深感吃驚。郭會邦心中隱隱感到了不祥。這時,他看到一個年輕人,忙上前打問,沒想到那個年輕人竟驚愕地查問他與葉企孫的關係,還以警惕的眼神看著他:“你不知道他是國家的罪人?”說完便擺手而去。郭會邦站在原地,似乎經曆著“遊園驚夢”。所幸又遇見了一位老人,得到老人指點,來到葉先生的住處。

眼前的情景使郭會邦十分驚愕。空蕩蕩的屋子裏,葉企孫獨臥床上,麵容憔悴,衣衫陳舊。看到有人進來,葉企孫吃力地把頭扭轉過來,迷茫地看著郭會邦。當聽到郭會邦說出他大哥是郭殿邦的時候,葉企孫蒼老僵硬的臉上出現了微微的笑意。郭會邦坐在那裏,看到這位當年叱吒風雲的清華人物此時竟是這般境遇,很是心酸。葉企孫看著郭會邦,吃力地想從床上下來,由於他的腳腫得已經穿不上單鞋,竟穿了一雙老棉鞋!他艱難地移步,搖搖擺擺地走到郭會邦跟前。由於雙腳不能支撐,葉企孫重重地坐在了郭會邦旁邊的椅子上。

葉企孫對郭會邦的來訪非常高興,他讓工友給郭會邦上茶,並憶起了當年他和郭殿邦的一些趣事……郭會邦沒想到一個76歲的老人,在遭受摧殘之後還能如此樂觀健談,對多年以前的老友還會如此地關心。

當郭會邦問及葉老所受的遭遇的時候,葉企孫隻是一笑而過,沒有過多地說明。

戴念祖回憶起唯一一次看到葉企孫享受“天倫之樂”的場景時說:“1974年春節,我帶著我的女兒去給葉老師拜年。他知道我大年初一會去看他,事先買了一大桶巧克力,拿餅幹盒子裝了,還給我買了大前門煙。在他的學生中隻有我抽煙,他都記得很清楚。那時候買‘大前門’這種高價煙需要煙票,不知他從哪裏弄來煙票。我一進門,就叫我抽煙。看到我的女兒,他高興地喊:‘老周,把巧克力端出來。’然後跟我女兒說:‘你自己抓,抓到多少都是你的。’我女兒那年不到五歲,我還從沒買過巧克力給她吃。她一手抓起來三塊,高興得發笑。我要她謝謝爺爺,她就趴在葉老的膝上,稚聲叫‘爺爺’。我抬眼一看,葉老須眉顫動,現出我從沒見過的笑容。這是一個老人在苦難時光中瞬間爆出的天倫之樂。真是遺憾,當時沒有照相機,可以把這一幕留下來。”[18]

含冤離世

  • 1976年春節,清華同仁摯友陳岱孫吳有訓錢臨照王竹溪錢偉長登門造訪,給了葉企孫生前最溫暖的一天。[14]  但葉企孫仍拒絕治療
  • 1977年初,葉企孫病情迅速惡化。
  • 1977年1月9日有人發現葉企說話混亂。
  • 1977年1月10日,葉企孫陷入昏迷,呼吸困難,被送醫院搶救。期間偶爾醒來,便口中喃喃:“回清華……”
  • 1977年1月11日完全昏迷。
  • 1977年1月12日才被送到北大校醫院,因情況危急,馬上送到北醫三院,但卻不讓住院,隻準在觀察室停留,不得已走後門才算弄到了病床,然而為時己晚矣![17]
  • 1977年1月13日21時30分,葉企孫在醫院因搶救無效,平靜辭世,終年79歲。

艱難平反

  • 1977年1月19日,葉企孫追悼會在八寶山舉行,約200人受到邀請到會。追悼會草草舉辦,悼詞對他解放前50年隻字未提,在學術貢獻方麵隻提及他做過有益工作。好友陳岱孫淚流滿麵,時任中國科學院副院長的吳有訓,悲憤交集,對悼詞評價深感憤懣,中途退場表示抗議[19]  按有關方麵要求,葉企孫逝世的消息,所有報刊均不予刊登[14]  他的侄子葉銘漢院士曾要求逝世消息見報,卻得到一句斬釘截鐵地拒絕:“不是人死了都要見報的。”[20]
  • 1977年3月28日,葉銘漢院士第一次致函統戰部,請求過問葉企孫冤案,章明公理,從此邁上了一段艱難曲折的為叔父正名之路。近一年時間過去,葉銘漢院士的請求未見任何答複。此後幾年,他又先後致信北京大學黨委、中國科學院國務院等相關領導,表達葉企孫親屬昭雪冤案之訴求。葉銘漢院士的申訴,得到了吳有訓、錢偉長等友人的積極支持。然而,信函在相關單位間批轉往來,始終無法得到處理。“要求平反並不是受到了很大阻力,而是根本沒人理你。”葉銘漢院士這樣描述當年遇到的困境。[20]
  • 1980年5月,北京大學黨委接到中共中央組織部對呂正操將軍的平反決定通知書,6月作出結論稱:“1968年4月,中央軍委辦公廳逮捕葉企孫是錯誤的,強加給他的一切誣陷不實之詞應全部推倒,徹底平反,恢複名譽。” 然而,這一結論並未能徹底澄清曆史,葉企孫的名譽隻得到部分恢複。[20]
  • 1986年8月20日,中共河北省委發出《關於熊大縝問題的平反決定》,認定熊大縝案為冤案,其中特別指出,“葉企孫係無黨派人士,愛國的進步學者,抗戰時期對冀中抗戰作出過貢獻”。葉企孫弟子熊大縝47年前被定罪為“C.C特務”處死的不白之冤,由此得以洗雪。[20]  清華校友寫信給呂正操將軍,要求為葉企孫平反。當年冀中根據地的呂正操將軍,已經是八十多歲的老人,專門寫信給中共河北省委,說明當時情況,提出要求要為熊大縝平反昭雪。
  • 1987年,葉企孫的平反文件正式公布。



 

 

所有跟帖: 

院士是培養出來的嗎? -free2005- 給 free2005 發送悄悄話 free2005 的博客首頁 (41 bytes) () 02/23/2016 postreply 20:08:19

這個熊大縝,自己也有問題,同一個小兵都能吵起來,可見情商極差 -free2005- 給 free2005 發送悄悄話 free2005 的博客首頁 (209 bytes) () 02/23/2016 postreply 20:13:19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