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憤青\'談香港問題

來源: SLC58 2016-02-17 19:02:34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22645 bytes)


作者:江南憤青

來源:風吹江南(ID:jrjnfq)

我在香港養病半年,我個人感覺導致香港日益衰退兩個原因,第一是地緣優勢的喪失,大陸日益崛起,替代了香港之前扮演的橋頭堡作用。大陸現在直接對話國際,香港的中介優勢喪失,這個不用多說。

第二個就是高房價,這個是非常致命的問題,理論上一個地區應該可以具備獨立發展的能力,不必依賴其它地區存在,但是香港的高房價使得香港幾乎所有的人都在為少數房產所有者打工,無論低收入者還是高收入者的收入的絕大部分支出都在房價上,無法形成有效的財富積累,陷入惡循環的境地就是一輩子擺脫不了打工的命,例如餐飲,服裝,好不容易收入高了,結果租金又提高了,使得他們一輩子在辛苦都是微博利潤獲得者,沒有任何希望,僅夠勉強維持生活。

這種情況使得,香港基本是一個打工主導的社會,整個社會年輕人沒有逆襲可能,資本都追求短期交易,不追求長期投資,越來越惡性。

同時,香港本土少量的卻占有將近90左右的房屋所有者為了維持這種穩固利潤,把持了話語權,采取了很多限製性政策,竭力維持高房價,進一步擠壓了底層空間。房價高企香港這個地方,反過來又是別無選擇的路徑,因為體量太小,騰挪空間有限,深度廣度都不夠,不可能在彈丸之地營造出一個完善的產業鏈條,這個也是無奈之舉。

順帶提下占中等問題,這個其實是經濟問題和政治問題的集合,政治問題,往往會借著經濟問題來擴大和發酵,例如敘利亞,看上去是西方幹涉,實質其實是國內天災使得大量農業人口擠入城市,急劇推高失業率,在此基礎上引爆了很多社會矛盾,從政治體製角度來看,台灣,香港扯的民主,其實本質上而言,台灣是民粹主義,全民政治化,結果是沒人做正事。

而香港,就更扯淡,壓根就沒有民主發生過,香港是建立在殖民體係上的地區,殖民時期的統治體係,也就是頂層服務體係,哪裏何曾是民主體係,民眾何曾有過民主?拿著民主說事,本質其實也是理由和借口罷了,並非真正的訴求,歸根到底還是經濟上出了問題。

確切說,政治體製跟經濟發展之間是沒有必然聯係的,我這裏,沒說民主不好,也沒說獨裁好,就事論事的說,全球民主體係下出現過很多牛逼的國家,當然也出現過很多很破敗的國家,很大程度上這還是兩件事,獨裁不是好體製,但是許多阿拉伯地區,也一樣能享受很好的石油紅利,過著還不錯的生活,新加坡也從來不是民主國家,一樣可以靠著馬六甲過著不錯的日子,嚴苛峻法下的新加坡,也沒人拿他體製說事,本質而言,這是兩件事,民主不是解決經濟問題的良方,不要以為民主了,就什麽都有了,你是垃圾,最終其實還是垃圾,隻不過是民主的垃圾還是獨裁的垃圾,僅此而已。

香港的問題一定是建立在經濟問題之上出現的政治問題,經濟問題是根本,絕大多數老百姓其實都拿政治問題來說事,前提是日子過不好了,所以核心其實是香港民眾的生活水平出現很大程度下滑,香港回歸以來隨著大陸不斷崛起,前麵說了很多大陸為什麽會起來,核心就是製造業發達,外匯大量流入,貨幣寬鬆進一步促進製造業,超越美國加日本之和,這樣的國家,已經很強大了,哪怕再有什麽危機和問題,總歸基本底子放在這裏,已經強大得不需要考慮香港和台灣重要性的地步了,壓根不是同一個層麵的事情……

香港自己卻因為房價問題,使得整個地區無法創新,無法突破,屌絲逆襲成本極高,香港不得不簡單依賴地產和金融這兩個行業,這兩個行業很好,但是再好,也就隻是兩個行業而已,香港地區的經濟沒有廣度,更沒有深度,導致的結果就是係統風險極大,稍微來點風吹雨打,就扛不住,不是一個經濟體的概念,香港後來推自由行,希望零售業能成為第三個產業,但是說實話,中國人,其實也不是中國人,隻要是人骨子裏是喜新厭舊的,原先來趟香港感覺很牛逼,高大上,每天朋友圈裏曬自拍,拍個兩三次也就這樣了,變得很*****了,開始也就不來香港了,跑到更可以去*****的地方去了,零售業能增長,但是很有限,因為變得太快。

回到香港自己的問題來,香港其實是個基尼係數非常高的地區,這個地方,基本無中產階級,就兩種人,一種有錢人,占據不到1%,但是擁有99%的財富,還有一種人就是屌絲,占據99%,卻隻擁有1%的財富,雖然有點極端,其實本質就是如此的,分化太厲害了。

這種地區本身能講民主也是很扯淡的事情,在香港接受大學教育的人口其實並不多,我可以斷定這個地區1%和99%的人是無法對話的,民意一旦不統一就是對立加謾罵,高層講教養,底層講生活,能對話是見鬼了。雞同鴨講,根本不是一個世界的人,這是一個義無反顧在墮落的地區。

扯淡的有點多,繼續講下去,個人感覺從某個角度看,大陸對香港政策現在來看出現很大的偏差,曾經可能是對的,但是現在就是錯了,說到底是不能與時俱進。前麵說了,香港有過一個輝煌期,就是誰都能賺錢的年底,有錢人賺大錢,沒錢人賺小錢的年代,都能賺錢,就會和諧,但是到了一定階段之後,趨向飽和之後的結果,就是沒有增量,隻有存量。

這種情況下,我多賺一分錢,你就會虧一分錢,政治結構也會隨之發生變化,在過去,大家其樂融融,老百姓並不介意誰掌握權利,所以過去的殖民體係下,英國總督製,基本上采取類似國內鄉紳模式,本地人自己管本地人,不要太出格就行了,所以當地有錢人掌握了一定的政治權利,負責維係地方,大陸接管香港之後,一直維持的是這種語境下的模式,籠絡一批富豪名流基本能穩住香港。

但是隨著這幾年沒有增量隻有存量的情況下,富豪跟百姓之間處於明顯的經濟對立的情況就非常的明顯了:房價不斷上升,底層生活越來越困難,與此同時,大陸人開始不斷來香港得瑟,在他們看來落差一下非常的大,同時,互聯網催生出了更多民意渠道的時候,原先的富豪政治顯得越來越脆弱,這個時候大陸還以為穩住富豪就能穩住香港,基本變的不現實了。

民眾是不會思考為什麽的,他們隻會感受到怎麽了。所以,雖然我們說香港人不該把矛頭對向大陸民眾,但是他們是意識不到深層次的原因的,他們直觀的感受就是看到曾經窮得還需要他們救助的隔壁鄉下人變的闊綽起來,可以來香港炫富了,還能來香港包養二奶了,這種落差是最直接和無法接受的。激蕩起的反應也最激烈。

錢和女人應該是世界上最容易引發男人爭鬥的東西了。有一次一個香港人跟我就這麽抱怨,說你們有錢也別那麽高調好不好,很沒素質的。我則很鄙視的說,拜托,三十年前你們香港在大陸比我們隻會更高調,包養的二奶隻會更多,一個個出租車司機都在大陸充當有錢人的時候,你怎麽不去勸勸他們別那麽高調,別那麽沒素質呢?本質不是你素質高了,隻是因為你沒錢了,僅此而已。

至於很多人問為什麽還是有那麽多人願意去香港,這就分為兩個層麵來看,姑且把購物這類的分開,這類群體沒有比較意義,著重考慮的是,為什麽那麽多人還移民香港。確切說,現在香港的趨勢是中低層人員都在回歸大陸,尤其本身都是大陸人的更是明顯,為什麽?

因為大陸機會多,在香港出人頭地很難,而且生活狀態也很差,為什麽?前麵說了,房價太高,別看很多人年收入百萬,但是在香港也不太買得起房子,在香港所謂千尺豪宅,也就是一百平方而已,絕大多數人住房也就是五六十平,生活質量其實很低。

 

而且香港麵積很小,呆久了不好玩,哪裏有大陸熱鬧好玩,而且事實上我們必須承認一點,越是穩健社會,規則越是嚴格,而越嚴格的規則,必然騰挪的空間就很小,顯得單調而乏味,每個人其實剛工作了就可以知道自己死的時候的樣子,對於年輕人來說,這個是很不好的事情,耐不住的年輕人也都回大陸加入到熱熱鬧鬧的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去了,即使失敗了,也是一場人生,多high。

 

之前我在美演講的時候,很多人跟我說中國能治療抑鬱症,我開始不信,住了一段時間,覺得還真必須信,太無聊了,後來看到一篇文章說在美抑鬱症大多因為實在無聊乏味且約束很多,過於壓抑,而來到大陸發現大陸才是真自由樂土,也沒啥約束,隻要不殺人放火,愛罵娘罵娘,沒人管你,這裏沒有種族禁忌,沒有性別禁忌,沒有宗教禁忌,喝酒隨便喝,調戲下良家婦女,不出格,最多被打一頓,沒人動不動告你性騷擾,美國人平均每年十幾張傳票,什麽時候不知道就犯法了,大陸一輩子也不見得有一張,而且大陸喜歡紮堆,人一多想得抑鬱症也不容易,不像美國,一杯啤酒喝一天,好山好水好無聊,大陸是真髒真亂真快活,前者容易抑鬱,後者不容易也是真的。

所以,目前趨勢香港中產以下回流很明顯,但是都是相對的,適合年輕人的地方一定不適合老年人,老年人好靜,不愛動,怕人多,更關鍵大陸有錢人普遍缺乏安全感。而香港是一個有錢人很少,但是有錢人紮堆把持話語權的地方,這個地方所有的政策就是保護自己的錢不被損失掉。

所以建立起了非常穩固的政策製度,產權製度來保障各種有錢人的權益不受損失,所以,這樣的地方一定不適合屌絲逆襲,但是很適合有錢人養老,無形中給了大陸有錢人很好的選擇,最終形成的結果就是有點錢的人都期望來到香港,說白了,年輕人求生求變,老年人求穩求好,僅此而已。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