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二一七:紀念那場不光彩的戰爭和被遺忘了的戰士

來源: 朱頭山 2016-02-16 21:13:16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3334 bytes)

1979年2月17日,新華社發布聲明:

“越南當局無視中國方麵的一再警告,最近連續出動武裝部隊,侵犯中國領土,襲擊中國邊防人員和邊境居民,局勢急劇惡化,嚴重威脅我國邊疆的和平和安全。中國邊防部隊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被迫奮起還擊。”頓時,中國人民把揪心的目光投向南疆,多少軍屬家庭更是度過了一個不眠之夜,為自己的兒子和兄弟夜半驚魂、虔誠祈禱。

第二天,人民日報在頭版刊登新華社前線訊,關於戰事隻有短短一句話:“戰鬥在我國廣西的龍州、靖西和雲南河口、金平地區展開。”對參戰人數、主攻方向、戰役進展、傷亡情況,均隻字未提。
 
文革”後國內新聞觀念比解放戰爭時期更加保守,戰爭新聞以防止泄密為最高準則。從當時的人民日報上,無從知曉這些青澀男兒如何一個個剃了光頭,照了相,給親人留下遺言,在軍旗下宣誓,喝了首長敬的壯行酒,然後無限留戀地回望北方祖國的方向,心裏喊著“再見吧媽媽”,便頂著越軍瘋狂的炮火,踏上了布滿地雷、竹尖陷阱和異族仇恨的征程。
據後來披露的史實,實際戰況是:廣州軍區、昆明軍區、成都軍區的9個軍、22.5萬人,早在1978年12月底就已屯兵廣西、雲南的中越邊境。2月17日中央軍委一聲令下,以第41軍、第42軍、第43軍、第54軍、第55軍和第50軍(149師除外)為東線兵團,由許世友上將指揮,從廣西方向出擊;以第  11軍、第13軍、14軍和第50軍149師為西線兵團,由楊得誌上將指揮。
 
從雲南方向出擊廣西和雲南對麵,是越南的6個省11個縣。中國軍人麵對的是曆經幾十年抗法、抗美戰爭,真正“武裝到牙齒”的越南人,軍隊驍勇善戰,老百姓也是全民皆兵,號稱“第三大軍事強國”。越南軍民如此好勇鬥狠,而中國剛剛經曆了“文革”內亂,軍隊缺乏作戰訓練,參謀人員老化,作戰裝備捉襟見肘,連鋼盔都無法做到人手一頂!越軍士兵普遍裝備蘇製AK衝鋒槍,而我軍士兵還在使用56式半自動步槍。軍工生產質量得不到保證,手榴彈扔過去不爆炸,衝鋒槍開兩下就卡殼,甚至炮彈在炮膛裏爆炸,這類情節在越戰小說和電影《高山下的花環》裏曾經引起過觀眾極大的憤怒和無奈。因為廢除了軍銜製,一旦本作戰單元首長犧牲,立刻群龍無首。後勤保障跟不上,戰場傷員因為得不到及時救治,死亡率高。

中越雙方都不想讓戰爭升級,沒有動用空軍,因此陸軍的廝殺更加血。“自衛還擊戰”的戰場上,年輕的中國軍人無所憑借,隻能靠人海戰術,拚勇敢,拚犧牲。1979年西方媒體廣泛議論的一個現象,直到人民日報1984年發表昆明軍區作家彭荊風的通訊《猛士守南疆》,才第一次承認:在中越戰爭中,使用了人肉“排雷手”。當部隊闖進雷區、進攻受阻時,彝族班長安忠文從容地吩咐戰士說:前邊是雷場,不要靠近我!”然後縱身滾向那片雷區,壓發雷、絆發雷一顆接一顆爆炸了。他右手被炸斷了,仍然咬住牙往前滾;兩眼炸瞎了,他還在用血肉模糊的身子向前滾。西方記者猜測說,這些以身蹚雷的中國軍人,可能是被迫服從上級命令。彭荊風在戰場上發現,西方人道主義小白臉們,完全低估了東方的人格境界!在者陰山下的救護所,彭荊風遇見了剛抬下來的戰士劉易富,他隻身排除了二十多枚地雷,身中36塊彈片!

 

互聯網上昆明軍區對越“自衛反擊作戰”總結材料,從2月17日開戰至3月16日撤軍完畢,廣西、雲南參戰的解放軍、支前民兵共犧牲6954人,傷  14800多人。2月17日至2月27日擊斃越軍15000人,2月28日至3月16日擊斃越軍37000人。實際傷亡人數可能還要大得多!1979年一戰後,又延續了十年的邊境拉鋸戰,犧牲了無數中華好兒男。長達1300多公裏的邊境線中方一側,至少有14個縣市建有專門的對越“自衛還擊戰”烈士陵園。由西向東,依次是雲南的金平、蒙自、屏邊、河口、馬關、麻栗坡、西疇、富寧,廣西的那坡、靖西、龍州、憑祥、寧明、防城。建設最早(1979年2月)、也最著名的麻栗坡烈士陵園,安葬著十年中越戰爭中的937名烈士,鄧小平親自題詞。

 

1979年,正是“我勸天公重抖索,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新時代開端。中越開戰前,高考恢複了兩屆,有1160萬人走進考場,才俊起蒿萊;默許“知識青年”  回城的“國務院六條”剛剛頒布,上千萬被耽誤的男女哭著喊著回到城市,在勉強爭取到的一份卑微崗位上臥薪嚐膽,一邊工作一邊上夜校自學,若幹年後將成為城市的棟梁;大批被整肅的幹部子女隨著父母冤案的平反,重新獲得一份豐裕的發展資源,未來的日子可望縱橫天下。在整整一代年輕的和不甘年華老去的人們摩拳擦掌,準備在這個“三千年未有之變局”中一顯身手的時候,這些年輕的士兵聽從政府和國家的召喚,昂首衝向了南疆邊陲,明知此行很可能有去無回。活著的英雄,由於文化程度普遍較低,留在部隊很難被推薦考上軍校,軍隊在戰後停止了從優秀士兵中大規模選拔軍官的做法,因此對越作戰的英雄今天在部隊的官階普遍不算很高;回到地方,雖然不少人被照顧進國有企業和集體企業工作,但在步入中年後遭遇國企改革,缺少創業技能,淒然下崗。因傷殘疾的,可能陷入絕對貧困,留下一個個不忍卒讀的故事。。。。。。。

 

這場戰爭的真正原因眾說紛紜,但名義上的理由就不靠譜:懲罰越南!事實上越南推翻的是人類曆史上罕見殘酷的紅色高棉政權,而中國以保衛紅色高棉的名義出兵,在道義上黑白說不通。因為說不通,索性就不說了。這在中國是一場被故意遺忘的戰爭,但我們不能忘了那幾萬條鮮活的年輕的生命,他們依然是我們的英雄,依然得到人們的尊重!

所有跟帖: 

響應國家被蒙蔽而戰的將士都是民族的英雄。黨指揮士兵去犧牲你能不去嗎? -安雅雲- 給 安雅雲 發送悄悄話 安雅雲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2/17/2016 postreply 07:22:57

古雅典的公民因為自己可能要上戰場,所以積極參與民主,慎重考慮要不要打仗。把自己的命交給別人決定的製度當然就沒那麼慎重了。 -歡顏展卷林中坐- 給 歡顏展卷林中坐 發送悄悄話 歡顏展卷林中坐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2/17/2016 postreply 10:45:15

隻是中國那製度……行嗎? -安雅雲- 給 安雅雲 發送悄悄話 安雅雲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2/17/2016 postreply 13:59:58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