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青年Waycle想對內地年輕人說

回答: 旺角事件,你怎麽看?凱南2016-02-15 00:40:25

尊敬的四位內地年輕人:

  你們好!

  我是香港土生土長的80後。半夜收到朋友傳來你們給香港同齡朋友的信。感受到你們文字的真切,而且對香港的時局和狀況有一定的宏觀了解,我也很願意分享自己的真實感受。

  香港賽馬會在十幾年前已在內地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選拔精英,並資助他們來香港的大學完成學位課程。我讀大學時,每個學係有兩三位來自內地的同學,他們的學業成績超卓是必然的,而且不是書呆子,有些對軍事很有興趣,有些是寫詩的,總之其他技能很好。

  他們很喜歡和珍惜香港自由的氣氛以及物質資源豐富的環境,也很努力學習廣東話並教授普通話,希望融入香港,同時香港同學也對他們很友善。我隨後加入了他們在大學創立的大陸和香港交流的組織並擔任幹事,和他們共事相處的經曆也改變了我的人生。

  我亦是香港社會的縮影,零三年起,香港和大陸交流增加,大陸讓某些重點城市的居民可以個人身份來香港旅遊(簡稱自由行),這大大地刺激了陷於多年疲弱的零售,香港各界非常歡迎這些貴客,報章也不斷找這些客戶如何一擲千金的事跡來報導。

  自此,中央政府不斷增加可申請自由行來香港的內地城市名單至目前的49個,深圳更有一簽多行,而大陸旅客人數也因此逐年急速膨脹。遊客多了,最大的受益 著不是旅遊從業員,而是地主。生意的急速膨脹使金銀珠寶名表品牌店以極進取的租金去搶租市區旺鋪,租金和鋪價亦快速上升,香港的街景店名變了貌,物價也上 漲不少。

  零四年之前,專家學者都指香港麵臨長期結構性失業問題,即低學曆低技術人群工資低就業難。自由行的購物需求的確消化了基層的勞動力,失業率低,社會便不會亂到哪裏去,無論後來的發展怎樣,我還是要為這個政策和初衷點讚。

  可是,直至兩三年前,香港開始受不了:

  香港的公立醫院充斥來自沒香港身份證的大陸孕婦來生育和治病,香港孕婦和病人的輪候時間增長,叫苦連天;

  大陸有毒奶粉事件被褐發,香港奶粉被搶購,價格也不斷被抬高;

  香港的生活必需品,如醬油、零食、洗發精、藥油等因為價廉物美,引來每日大量水貨客拖著大小行李箱以螞蟻搬家的方式由香港運到大陸。你們也可想象到大量水貨客拖著行李箱在地鐵在巴士在商場穿插可能帶給旁人的不便,還未計及這些人在過程中是否客氣、禮貌和規矩。

  我不想再舉太多令彼此傷心和尷尬的例子,不妨設想這個虛構情境: 一輛地鐵突然減速,一個大陸旅客扶不穩,撞到另一個香港乘客,這件事如果那位大陸旅客說句不好意思,那個香港乘客笑笑甚至說句不要緊小心扶穩之類的話,這 件事情便完了,大家高興到站下車。但,若那大陸旅客沒甚麽表示,或表現不友好,那位香港乘客便會心裏有氣,甚至出言不敬,一場很琑碎無聊的意氣之爭便會上 演。

  香港是一個很小的地方,人口密度很高,當大陸旅客的占常住人口比例過大而大家的生活習慣差異很闊的時候,衝突隨時會爆發。近年,智能手機興起,大家都將影片立即上載至社交圈,豆丁大小的事亦會被光速加熱。

  一個饑餓的人是應該感激施飯的好心人,但到他飽了,到他吃不消吐了,還不斷有食物端出來一定要吃,如果大家都是好心和有智慧的,都要檢討一下能否將量調 節到一個彼此舒適的水平。我們沒有有智慧的決策者,亦錯過了最佳時機,這亦變成了施者罵受者不懂感恩圖報,受者怨你不懂我的困局。

  其 實,大陸旅客在香港引發的隻是小問題,不會成大患。隨著經濟發展,生命健康變得矜貴,中央政府早晚會嚴格規管食品安全,大陸商人始終會出產有質量的奶粉, 就算沒有,外國商家也會看到這個巨大市場。即是說,在香港的水貨客長遠來說隻會愈來愈少,正常旅客遊樂購物怎會不受歡迎?

  香港社會由以 往的和諧變成近年的燥動,像發燒一樣才真正令我不安。我反對暴力,如果向警察擲磚合理,殺人放火又如何? 退到哪裏甚麽才是底線? 但當年大初二拜年時,電視新聞正報導旺角示威者向警察擲磚,親戚也隔著屏幕都指罵這些年輕人,大家都著眼於誰對誰錯的時候,這種持續的燥動反映著甚麽? 這些人到底收取了多大的利益或與警察結下多少仇恨才值得擲磚? 或者是他們根本是一群戴口罩犯法的智障或無賴? 將這批人送進牢是否便解決了問題? 還是隻是解決了問問題的人?

  祝情人節快樂 共同進步

  九龍人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