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辯哈佛學者的中國記者王冠曾多次過招外媒 稱美國不愛講曆史

來源: SDLX2Kids 2015-12-20 09:29:34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4672 bytes)

 

激辯哈佛學者的中國記者王冠曾多次過招外媒 稱美國不愛講曆史

今天,央視北美分台首席記者王冠在微博上火了!

據央視報道,上個月,俄羅斯《今日俄羅斯》(RT)電視台的旗艦辯論節目就南海局勢和中美關係展開辯論,參與辯論的有美國知名智庫和哈佛大學的學者理查德-韋茨(Richard Weitz),還有央視北美分台首席記者、太和智庫研究員王冠。在節目中,王冠就中美南海對峙相關問題與美國學者展開激烈辯論,對於美國在南海問題上的一些態度和做法,王冠直指,美國所謂的“航行自由”實為地緣政治。

央視記者王冠激辯哈佛博士 批美國南海政策完整視頻

在南海等問題上,美國政府、部分政界和學界人士,多年來一直持續向中國發難。在媒體報道的交鋒中,中國記者也不止一次對美國媒體帶有偏頗性質的報道作出回擊。作為本次與美國學者激辯的當事人,央視記者王冠也講述了在美國工作期間,近距離觀察美國媒體對中國報道的特點,並對部分美國媒體對中國的偏見提出質疑。

王冠:美國不愛講曆史

在美國工作的四年時間中,我有很多機會近距離觀察美國媒體對中國的報道。客觀的講,美國媒體報道相對自由,但自由不意味著沒有偏見和成見,而這些偏見給美國老百姓了解中國帶來了影響。

過去幾年,美國對華輿論環境並不十分友好。今年最新的一個民調顯示,隻有38%美國民眾對中國印象積極。很多美國人沒去過中國,他們對中國的負麵印象都是從美國媒體獲得的,我粗略統計過,美國媒體每十條關於中國的報道上,有八條左右是不好的,特別是近些年關於南海的報道。

可以說在南海問題上,從美國官員、學者一直到普通民眾都認為是中國在南海挑事。當你生活在美國,觀看美國媒體的報道時就會得到這種觀點。

美國是不愛講曆史的,特別是當曆史不符合自身戰略利益時就不去提。美國媒體很少提到過去20年美國的過度軍事化,美國所謂的“航行自由”是雙重標準,也不提開羅宣言等等,這些觀點在美國幾乎聽不到。過去幾次訪談當中,我隻是作為一個中國記者,說出了大部分美國人不願意去思考,不願意去接受的觀點和曆史。正所謂“橫看成嶺側成峰”,世界上不是隻有西方媒體一種觀點。

“美國說駛入南海是為了行使航行自由權,如果真的是這樣,美國就應該客觀公正的行使這一權利。全世界近百個主權存爭端的島嶼,何以選中了南海?”2015年11月,俄羅斯國家電視RT(Russia Today,今日俄羅斯) 旗艦辯論節目《Cross Talk》中,邀請了央視北美分台首席記者、太和智庫研究員王冠和美國知名智庫哈德森研究所主任、哈佛大學政治學博士理查德-韋茨(Richard Weitz)作為嘉賓,就南海局勢和中美關係展開辯論。在節目一開場,央視北美首席記者王冠,就用犀利的語言拋出一連串疑問,直指美國所謂航行自由實為地緣政治。

王冠曾多次與外媒“過招”

據大眾網報道,細心的網友發現,這位“能言善辯”的小夥,是山東濟南人。

王冠於1984年9月出生,曾獲2006年21世紀杯全國大學生英語演講比賽一等獎。2007年進入中央電視台,曾專訪近百位全球政商領袖,包括美國國務卿克裏、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美國財政部長雅各布-盧、美國總統安全助理蘇珊-賴斯等。他還曾被基辛格稱讚為是一個“思維縝密”的提問者。哥倫比亞大學資深媒體學者Anne Nelson在《CCTV的全球擴張》報告中稱王冠是新一代中國記者代表,他的新聞作品中體現了“獨立精神”和“職業素養”。

據了解,王冠經常積極同美國政界、傳媒界、學界和意見領袖展開互動,此前,曾引起國內外激烈討論的睿智回應外媒女主播有關南海問題的主人公也是他。

2015年7月,王冠在接受今日俄羅斯(RT America)美洲台專訪時,以流利英文對陣外媒女主播,犀利點評中美南海摩擦,引述曆史依據直指美國南海攪局。該采訪在國內外引起轟動,視頻1周點擊播放超過2000萬次。不少網友評論王冠“睿智”“霸氣”,是用英文向世界解釋中國的青年榜樣。

立誌改變西方媒體的敵對和疑慮

雖然英語說得溜,不過王冠可是位地道的山東大漢。據王冠在接受媒體專訪時“爆料”,他從12歲開始學英語,父母每周都會輪流陪他去濟南黑虎泉的英語角,與大學生和外教們交流。“剛開始我隻能聽懂很少的單詞,也有點心灰意冷,但我深知語言積累的過程沒有捷徑,‘苦其心誌,勞其筋骨’是學習英語的不二法門。”

初中的時候,為了練好英語,王冠在濟南泉城路一家新華書店裏“掃蕩”一番,把能買到的英語磁帶全都買來聽,足足有上百盤。王冠深知,沒有英語母語環境,對語法的刻苦學習至關重要。每周學到新的詞語和句子,他都會用在英語角的對話中,同時還堅持聽英語磁帶,經常晚上聽著聽著就睡著了。刻苦堅持,讓他在中學時期英語成績幾乎每次都是年級第一。大學參加全國英語演講比賽並最終獲得一等獎,也讓他對英語的駕馭能力和自信心上了一個新的台階。

“自從使用英語閱讀和獲取信息後,我深深感到每當重大事件發生時,總是少數幾家有權威的西方媒體和通訊社在定義新聞‘事實’。通過在美國實習和工作生活,我發現,大部分西方記者和主編的思維深處仍存在著西方普世價值優越感、白人至上主義和對共產主義國家的敵對和疑慮。”作為一個中國人,王冠一直想改變這個現狀,想讓自己國家有一個有真正國際影響力和公信力的媒體。正是這一信念,促使他成為一名央視北美首席記者。

雖然在鏡頭前言語犀利,私下裏王冠可是個十足的運動愛好者。“我12歲曾在山東魯能少兒俱樂部訓練了一年,但後來家裏希望我專注文化課的學習,就遺憾地放棄了。”雖然沒能完成踢職業足球的夢想,但直到今天,魯能隊的每場比賽,王冠還是一場不落,世界杯、歐冠、各大聯賽也是悉數觀看。

中國記者言語犀利被網友點讚

“中國記者激辯哈佛學者”的視頻一經播出,便引起了廣泛的反響。據了解,RT在美國頗具影響力,其社交媒體和網站新聞點擊次數和訂閱人數目前位於全美外國新聞台第二,僅次於老牌的英國廣播公司美洲台(BBC America)。此次與王冠進行辯論的理查德-韋茨(Richard Weitz),是哈佛大學肯尼迪政治學院政治學博士,現任美國知名智庫哈德森研究所政治軍事中心主任兼高級研究員,前美國國防部政策幕僚。

本次辯論視頻於11月9日播出當天即被RT Youtube官網轉載,一日內點擊量數萬。包括美國網友在內的不少觀眾紛紛為這位思維縝密、言語犀利的中國記者點讚。“說得有理有據、條理清晰,觀點讓人耳目一新。”

@-塵世浮生-:為王冠點讚!雖然對現在的社會現實很失望!但和外敵的交戰仍然激起一腔熱血!

@用戶5719772047:王冠,好樣的,最後的數字回答,有味……!

@公元秦王:中國不但需要鐵血軍人,也需要記者王冠。

@黃黃不可終日:南海主權屬於中國的事實毋庸置疑。

@Luyajing:山東人,從來就是中國的正能量!這也算是舌戰群雄了。

觀察者網綜合央視網、大眾網報道

所有跟帖: 

鋼子後繼有人啊,嗬嗬 -望自遠方- 給 望自遠方 發送悄悄話 望自遠方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2/20/2015 postreply 16:43:58

+100 -hercules007- 給 hercules007 發送悄悄話 hercules007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2/20/2015 postreply 17:33:03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