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憶八十年代主人翁的幾件趣事
作者:沉默的人123456
來源:人民網
在毛澤東時代,工人階級的地位是非常高的,工人階級領導一切,那時的工人地位與現在的工人,簡直是天差之別,舉個簡單的例子,那時的縣委書記,縣團級領導,甚至於軍師級領導,其家屬從事普通工人崗位的,大有人在。我第一次知道硫酸,是七十年代初期,那時我還在湖南,當時政委家屬在工廠幹活時,不小心被硫酸燒到了腿,當時雖然我還小,但印象卻極為深刻,從此我算是見識了硫酸的厲害。
到了八十年代,由於改革開放,情況雖然發生了巨大變化,但因為大量老職工的存在,領導們還是比較謹慎的,職工們仍然敢於說話。在我們單位,發生過幾次這樣的事,領導講完話,宣布散會,但一個老職工站起來說:我還有話要說!領導也隻能尷尬地由著他,一點辦法也沒有。
還有一次,大概是一九八九年吧,領導在上邊開會,會議結束後,悄悄帶著車回了趟家(這個領導是外地交流來的),回到單位後,不敢讓職工知道,編了個借口,說是會議才結束,結果幾個老職工不滿意,把他堵在辦公室裏,指著他的鼻子,拍著桌子大吵:你為什麽騙人?!你以為我們不知道?我們調查過了,你就是回家去了!
當時,我們單位的總務,是個老同誌,原則性極強,報銷的時候,眼裏隻有規章製度。一次,有人報銷時超了點標準,主管財務的領導已經簽字同意,但到總務這裏卻被退了回去。沒辦法,這人隻好回頭再去找領導說好話。因為已經簽字同意,主管財務的領導麵子有點掛不住,於是親自找總務求情,結果還是不行,因為“這不符合財務製度”。
再後來?再後來就越來越不行了。以前選財務人員,主要看這人原則性強不強,能不能堅持規章製度。現在選財務人員,主要看這人會不會事,聽不聽話,對領導能不能察言觀色,體貼入微,做到想領導之所想,急領導之所急,嚴守秘密,甘當幕後英雄。
到了一九九三年初,我們單位又換了領導。新來的領導一點也不遮遮掩掩,單位的小車成了領導的專用車,想去哪裏就去哪裏,根本就不需要給誰解釋。不僅如此,就連單位的炊事員也大大方方的坐著單位的公車,堂而皇之的給領導正在上學的孩子做飯送飯,再也沒人敢公開說什麽了。
再後來,再後來我們單位又換了領導,結果連領導家的狗都知道,車門一打開,便熟練地跳上車;領導的夫人,領著工資,一天班都不上。領導成天在外邊忙,也不知道都在忙些什麽,錢不夠了,回來再拿,很少能見到領導的麵,我們也慢慢習慣了自由,習慣了散漫,就像現在大多數的公務員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