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潤董事長:宋林不忠不誠不義不情

來源: crn2005 2015-10-04 21:49:57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23013 bytes)


宋林。

      中評社香港10月5日電/曾經的太平紳士宋林,從2014年4月17日涉嫌嚴重違紀違法被查,獲免華潤集團董事長、黨委書記職務後,曆時一年零四個月,才被雙開並移交司法。這個調查時間,幾乎超出了所有同僚,據說是新查一宗大案總與他有瓜葛。

      有趣的是,在宋林移交司法之時,接替他主政華潤集團的傅育寧博士一份內部講話,通過官方微信傳播開來,痛斥宋林“於國不忠、於企不誠、於人不義、於家不情”。現任點評前任,並不鮮見,有些話放在未來某一天再看,更具潤味。

      華潤要如何汲取宋林案教訓?

      請看傅育寧博士怎麽說!

      幾天前,中央紀委根據調查結果,並經中央批準,予以宋林開除黨籍、開除公職處分,並對王帥廷在華潤任職期間的違紀違法進行處分。這再次彰顯了習近平總書記和中央嚴懲腐敗、依法治國的決心。

      華潤的廣大幹部群眾堅決擁護支持中央的決定。我們在這裏召開幹部大會,深刻反思宋林案給我們帶來的教訓,對華潤集團全體經理人進行警示教育,並在反思教育中重新吹響華潤再出發的號角。

      一、認識真實的宋林,正確看待宋林案

      去年4月17日,宋林因涉嫌嚴重違紀違法被立案調查,在社會上引起了極大震動,也給華潤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巨震。包括在座各位在內的許多華潤人,不敢相信、不願相信、不能相信這樣一個事實。

      隨著一年零四個月的調查取證,宋林違法違紀的各項事實逐漸被認定,故中央決定對其予以雙開處分,並正式移交司法。

      此前,調查獲知的重要情況向我做過通報,每一次通報,我都深感震驚,我不斷地問:這是我認識的宋林嗎?今天,你們大家也都看到了最後公布的調查結果:我相信盡管時隔一年多,大家聽了今天通報的這些情況,都仍會和我的感覺一樣:這是我們認識的那個宋林嗎?我和宋林過去非常熟悉,相信大家比我更熟悉。

我們眼中的那個宋林:年輕、有活力;有能力、有經驗;有追求、有事業心;積極向上、陽光自信。而今天,當這些外衣被逐一剝去時,我們看到的卻是另外一個宋林,我們不由驚歎道:“原來他和我們並不是一路人啊!”

      如今真實的宋林,可謂“於國不忠、於企不誠、於人不義、於家不情”。

      於國不忠——幹部選拔任用、企業經營等方麵為他人謀取利益、索取賄賂、揮霍公共財產、貪汙公款,辜負了組織的信任。

      於企不誠——在企業說一套做一套,缺失誠信,欺騙員工,犧牲企業利益換取個人私利和所謂的個人前途,辜負了員工和市場的信任。

      於人不義——把和他交往的對象,很多人都被當成了完全的利益交換者,即使是所謂親信、鐵杆,實際上也變成了利用和被利用的關係,最終把身邊的許多人給拉下了水。華潤陸續有十多個人接受調查,這十多個人的背後是十多個家庭,宋林一個人的犯罪也使他們都深受牽連和影響。更惡劣的是,這樣的用人觀、馭人術,帶壞了華潤的風氣,敗壞了隊伍的文化,給華潤的隊伍造成了極大的破壞,於人不義可謂甚矣!

      於家不情——則更是令人痛心。與他人通奸,給家人造成難以言喻的傷害,令人深為感慨和唏噓。

      作為一名40出頭就躋身於特大型重要國有骨幹企業主要領導幹部行列的經理人,宋林曾深受中央信任,有這樣的平台和機會,本應該一展拳腳,大幹一番事業,可惜在權力和金錢麵前他最終沒能把持住自己,以致壯年落馬,身敗名裂,確實令人惋惜。

      從宋林身上,讓我們再次對“熟悉的陌生人”這樣一個概念深有感觸。

      十八大以來,隨著中央反腐力度的加大,被查落馬的人物,其中有人曾經頭頂許多光環,甚至是廉潔從政的典型,也有不少人和我們曾經打過交道、有過交情。這些人的落馬,都給我們帶來了震動,讓大家感歎:他們是我們自以為熟悉的陌生人。宋林更使我們感到,對一個人可以如此熟悉,又可以如是陌生!

      我曾經在華潤的一次會議上講過,宋林出事後,華潤有許多人一時轉不過彎來,對曾經的“宋董”還充滿感情、充滿幻想。

      今天的事實告訴我們,宋林既是我們曾經熟悉的那個宋林,也是我們都深感陌生的一個宋林。我們要清醒認識,並堅信組織上的調查取證結果,與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以最終對宋林調查形成的報告做出的定性為依據,在集團各層麵進行通報和警示教育,統一思想、統一認識,切實肅清宋林案對華潤的負麵影響。

      二、深刻反思宋林案的根源

      在統一思想、肅清影響的同時,我以為我們還要再次從更深的層麵去反思和吸取宋林案的教訓,唯此才可能避免類似事件的再次發生。

      宋林出事之後,社會上曾有哀宋林的文章,試圖分析造成宋林今天下場的原因;我們內部也召開過多次會議,我在這些會議上也講過不少觀點,包括“三個何以”(在社會變遷的大潮中,何以自守;在現代企業治理結構中,何以自為;在取得一定成績時,何以自處),“三個問心”(問心而擇、問心而止、問心而進),“鑄魂”(鑄造華潤之魂),“製度、文化、人”等等。

      這些我認為都從不同側麵揭示了宋林案發生的深層次原因,指出了一些我們應該吸取的教訓,這裏就不再重複了。今天,我想再談談我的一些最新思考。

      實際上,從接到中央關於宋林案調查完成、準備移交司法的通知那天起,我就一直在想,我們從宋林案上到底應該反思什麽。確實想了很多很多,今天想說的也很多很多,但我想還是應該回歸到最基本的一些東西上,也就是“回歸常識、回歸基本、回歸到那些最簡單而又最深刻的道理上”。

      我還是想從“熟悉的陌生”講起。實際上,今天社會上這樣眾多的“熟悉的陌生人”落馬,我以為背後有一個共同的原因,一些最簡單、最基本的概念在他們麵前變得“熟悉而又陌生”了。

      這些人,每個人都熟悉這樣一些概念:理想、信念、信仰、原則、道德、規矩、紀律、法律、本分、責任,等等。我們也經常聽到他們在各種場合宣講這些概念。最後發現,揭開他們光鮮的外衣時,原來這些概念在他們的口中是如此熟悉,而在他們的頭腦中、心目中又是如此地陌生。

      他們認為這是講給別人聽的,而不是用來規範自己的;他們認為這是裝點門麵的,而不是用來指導行為的。

      他們在遇到各種選擇時,心中隻有一個概念,就是“利益”,其它所有的概念都變成了虛幻的概念。我想,值得引起我們深思的是,不是一兩個人,而是有這樣一群人都把“理想、信念、原則、規矩”等概念變成“熟悉的陌生概念”時,就不再是一人之病,而成為眾人之病;不再是一個個體之病,而成為一個時代之病。

      過去一段時期以來,我們確實在經濟發展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也勿庸諱言的是,我們看到政風、企風、民風都有許多必須引起警醒的問題,組織紀律渙散、官員腐敗形勢嚴峻、社會奢靡之風興起、民眾道德滑坡嚴重。

      唯利是圖、拜金主義占據了許多人的全部精神空間。整個社會,出現了不正常的現象,“奢不見詰,轉相高尚”(語出《晉書》。就是說社會上奢侈腐化現象沒人責備,反而成為大家崇尚的一種行為)。甚至是“金銀珠寶奇巧之器不可勝計者,(眾)謂之能吏,市人慕之,鄉黨尊之,教子弟者勸之。有為吏而廉者,出無輿,食無肉,衣無裘,謂之無能,市人賤之,鄉黨笑之,教子弟者戒之。蓋貪之錮人心也甚矣!”(語出《潛書》)。

      意思是說,現在這個社會,誰家裏金銀珠玉奇巧珍貴的玩意兒數不勝數,大家就認為誰是有本事的官員,社會上市井之人就會非常仰慕他,同鄉好友都尊敬他,並教導自己的子弟要向這樣的人學習。至於那些為官清廉的人,外出沒有車坐,吃飯沒有魚肉,穿衣沒有裘皮,反而就會被說成是沒有能力的人。市井之人貶低他,同鄉親屬嘲笑他,教導自己的子弟不要像這樣的人如此窩囊。貪婪禁錮了人的心性,敗壞了社會風氣。一千五百多年前古人所描述的景象,與今天我們社會上的一些風氣何其相似。

      在這樣一個大背景中,我們一些人被大潮裹挾,迷失本性。除了“利”這樣一個概念外,其他許多的概念、原則都逐漸為大家所陌生,甚而遺忘。

      三、宋林案給我們的警示和啟發

      今天,我們反思宋林案的教訓,我以為反思越深刻,就越感到需要回歸基本、回歸常識。我們並不需要太多的理論,我們需要的是重拾那些並不高深的簡單常識,對那些看似熟悉而實際上已漸陌生的概念認真地加以思考、理解並放入心中、腦中,把那些看似簡單的概念真正地踐行、堅守下去。我以為:

      ──我們每個人都要認真地去思考、理解“理想、信念”。這是我們所有行為的總開關。缺失了理想、信念,人生就會缺失坐標體係,迷失方向,甚而迷失本性。

      ──我們每個人都要認真地去思考、理解“規矩、紀律、法律”。有一些東西不能碰就是不能碰,碰了終究會付出代價。

      ──我們每個人都要認真地去思考、理解“道德、靈魂、底線”。市場經濟並不意味著所有的東西都是能拿來交易的。

      ──我們每個人都要認真地去思考、理解“精神、人生”。商業活動再忙也要養成讀書、思考的習慣,要堅信精神的價值和精神的力量,追求豐盛健康的人生,不要試圖用金錢來填滿精神的空間。

      ──我們每個人都要認真地去思考、理解“本分、責任”。扮演什麽角色,就做什麽事情、盡什麽責任,要安於本分。切不可想著好處盡占、好事盡得。

      ──我們每個人都要認真地去思考、理解“長遠、未來”。要為未來留一份空間,切不可以很高的折現率,把未來都在今天加以透支,“今朝有酒今朝醉”的心態要不得。

      ──我們每個人都要認真地去思考、理解“敬畏”。即使人生再順利、再得意,也不可得意忘形、忘乎所以,要常存一份敬畏之心,敬畏曆史、敬畏人民、敬畏組織。

      以上“七思”,每個詞,都是我們平常所熟悉的,也都是很簡單的詞,但真正理解含義、真正接納於心、真正見諸於行,特別是真正地堅持於久,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陸遊講過“功夫深處卻平夷”,這些概念,雖然平淡無奇,但真正做到卻要下很大的功夫。

      表麵上看,這些概念都是大道理,但如果沒有這些大道理管著,就沒有大視野、大智慧、大胸懷、大前途。大道理說虛很虛、說實也很實。大道理實際上管的都是小事情,人的每一個舉動、公司每一項事務的處理,背後都隱含著你所認同、遵從的大道理。

      沒有大道理的指導和規範,人的行動就會變成“小聰明”“小算盤”,甚至“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

      我們看到,中央提出“全麵依法治國”等理念,強調的都是大家耳熟能詳的概念,如“理想信念”“政治規矩”“政治紀律、組織紀律、廉潔紀律”“群眾路線”“嚴與實”等等。中央重申規矩、重振綱紀,“動真格兒的”,就是要把這些大家耳熟能詳的概念真正讓大家從心裏“熟悉”起來,並付諸行為中,真正地抓實、抓細、抓長、抓出效果,最終養成習慣、形成風氣。

      我們從宋林案要吸取的教訓很多,我以為從根本上而言,就是既要“紮緊製度的籠子”,也要通過以上“七思”,“紮緊我們心底的籠子”,堅守基本、堅守常識、堅守原則。

      四、放下包袱,開啟華潤新篇章

      我們不管是通報、警示,還是反思,都不是目的,我們最終的目的,是使我們的幹部不重蹈宋林的覆轍,企業的風氣逐漸海晏河清,更好更健康地推動華潤集團可持續發展。

      宋林案給華潤帶來的震動不可謂不大,造成的傷害不可謂不深,但宋林個人的問題並不能與華潤集團整體劃等號,不能抹煞華潤曆史的光榮,不能抹煞華潤這些年來所取得的成績,更不能抹煞華潤全體幹部員工隊伍的努力和付出。

      紅色華潤,依然是一個充滿希望和擁有廣闊前景的公司。宋林案發生後,對於華潤不亞於經曆了一次巨大的地震。過去一年多來,我們進行了大量的災後重建工作,以刮骨療毒的勇氣和決心,對華潤做了全麵的整頓。可以說基本實現了經營穩定、隊伍穩定、安全生產穩定、社會輿情穩定的目標。

      我們在去年實現了收入增長14%、經營利潤增長13%基礎上,今年上半年在經濟整體下行壓力加大的情況下,繼續保持了穩定增長,收入增長9%,經營利潤增長15%,好於央企整體水平,成績來之不易。

      今天,我想以這次會為標誌,華潤要翻開新的一頁,徹底把宋林案對華潤的影響翻過去,放下宋林案的包袱,邁出華潤再出發的步伐。

      過去一年多來我們的災後重建工作,以應急式重建為主,更多的是在救火、救急,聚焦在具體事務上。下一步我們的災後重建工作可以更從容,也需要更深入。具體而言,我想特別強調隊伍重建、文化重建、企業重建三個方麵:

      一是隊伍重建。要重新激發我們隊伍的活力與信心。任何一場大的災難,給人帶來的心理創傷都是最難恢複和重建的。自然災難如此,組織災難亦如此。

      可以說,宋林案給我們華潤隊伍的精神、士氣帶來了重創。一時間,大家灰頭土臉,雖然沒有人心惶惶,但也是人心波動。其中,十多位涉案人員接受調查,更是使得社會上不少人猜測,華潤到底還會有多少人涉案,華潤這支隊伍整體是否還可以信任。

      由於一直沒有得到最後的調查結論,使得我們在通盤考慮安排、使用幹部時也受到不小的限製。今天,隨著調查結論的公布,表明華潤大多數的幹部是好的、是可以信任的。

      過去一年多來的實踐也證明,我們華潤的幹部隊伍總體而言是一支能衝鋒、能戰鬥、能打硬仗、能打勝仗的隊伍,是一支在重壓下能頂得住的隊伍,是一支能經受住考驗、抗得住委屈的隊伍。隨著宋林案的移交司法,華潤要全麵放下宋林案的包袱,進一步激發幹事創業的活力,進一步提升幹事創業的能力,堅定信心、堅定意誌,對外再展華潤人的風采、華潤人的精彩。

      二是文化重建。過去一年多來,我們在華潤的文化重建上做了一些工作,我也講了一些觀點,但還需要進一步係統化、深入化。我想我們在華潤的文化重建工作中,特別要認真吸取這次案件的深刻教訓,有針對性地強調這樣幾個重點:傳承紅色基因、謹守商業本分、彰顯製度尊嚴、堅持誠實守信。

      ──傳承紅色基因,就是要牢記華潤紅色曆史,牢記華潤使命傳統,牢記華潤央企性質。今後,我們必須要切實加強華潤的組織建設,健全組織管理體係,落實主體責任和監督責任,始終保持華潤的組織純潔性。

      ──謹守商業本分,就是要始終把華潤作為一個商業組織,以此來規範自己的行為,劃定自己的邊界。要正確處理政商關係,商要支持政、要尊重政,但商歸商、政歸政,二者不能混淆,更不能錯位。與官員要建立正常的關係,不搞拉拉扯扯,不搞利益輸送。不到官場找靠山,立足市場找出路。多做分內之事,少做非分之想。構築華潤的商道,鑄造華潤的商魂,形成華潤的商業文化。

      ──彰顯製度尊嚴,有規必遵、違規必究、執規必嚴。在華潤建立一種製度文化,任何人在製度麵前一律平等,各級單位的一把手尤其要做遵守製度的典範。堅持零容忍、不搞下不為例,我們內部的巡視、審計,首先要盯住合規性。

      ──堅持誠實守信,慎諾、重諾,不忽悠、不吹牛、不亂許諾,做不到的不說,說出去的就一定要做到。不管是對政府、對社會、對客戶、對合作夥伴、對員工,都要諾出必踐、說到做到。說老實話、辦老實事、做老實人。知行合一、表裏如一、始終如一。

      三是企業重建。宋林案暴露出我們在管理上還有許多漏洞,架構上、體係上、流程上都有許多值得檢討、改進的地方。在業務方麵,也需要進一步梳理、重組、調整。過去一年多,我們已經開始推進了一些事情,比如華創的業務重組等,但這僅隻是開始。下一步,我們還要結合“十三五”規劃的製訂,結合國家“一帶一路”戰略、國企改革的推進等,全麵審視華潤的管理體係、業務架構、治理方式,進行深層次的重塑。

      千裏之行,始於足下,我們所有的這些重建工作都要建基於經營穩定增長的基礎上。今年隻剩下三個多月了,我們各級經理人員都要緊緊圍繞預算目標,積極主動地應對市場變化,加大市場開拓力度,努力控製各項成本,確保全麵完成全年的各項任務目標,為集團新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每一場曆史災難,都無不以曆史進步作為補償。讓我們以今天為起點,走出宋林案的陰影,推動華潤再出發,努力實現華潤曆史上一次偉大的鳳凰涅盤!對此我和大家一樣,都充滿信心!

      (摘自2015年9月14日華潤董事長傅育寧在集團直管經理人大會上的講話)

所有跟帖: 

新任董事長講話很有水平,”理想、信念,這是我們所有行為的總開關"提法甚好。前任宋林也是個高手,是條好漢。 -新邯鄲人- 給 新邯鄲人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0/17/2015 postreply 07:59:30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