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擁有免死金牌的開國少將

  王耀南的一生就是一部中國工兵史,因此同誌們稱他為工兵王。他精通爆破、架橋,曾被同誌們親切地稱為紅軍架橋王、坑道爆破王、工程構築王、地雷戰王。縱觀王耀南的成長和戰爭史,這些稱號的確名副其實。
  1930年,王耀南加入中國共產黨。不久,就接到了籌建工兵連的命令。朱德親自向王耀南交代組建工兵連的任務,王耀南任工兵連連長。成立工兵連時,朱德說:“工兵很重要,一千年以前就有了。工兵逢山開路,遇水架橋,這個任務很光榮,也很艱巨。”
   1934年,王耀南率工兵營奉命從石城前線經三角地急行軍,於12日按時趕到了於都河邊。周恩來親任總指揮,征集杉杆、門板和船隻等駕橋材料。王耀南對 架橋點、河川情況進行實地勘察,挑選了10個架橋點,決定在花橋、潭頭圩、賴宮廟、大坪心、峽山圩架5座橋。在深水區的王耀南指揮戰士用民船做橋腳,杉杆 當橋桁,鋪上門板結構呈浮橋。剛開始架橋的時候,因為河麵太寬,指揮船進入橋軸線很難,特別是夜間作業,河水聲音大,指揮員的口令聽不清,旗語看不見。於 是王耀南想出了一個主意,在每個船上掛一盞馬燈,這樣就解決了船偏離的問題,加快了架橋速度。他們在淺水區打木樁做橋腳,雖然征集了不少的架橋材料,但是 仍然不夠。蘇維埃政府和當地老鄉大力支援。一位曹大爺獻出了自己的壽材做了橋板。17日,王耀南接到了命令,紅四團到達後立刻過橋,不得延誤,其他各部必 須讓路。不久,耿彪帶領的紅四軍團趕到渡口,迅速過橋。王耀南等人奉命在橋頭進行宣傳和保障工作。
  1941年2月,彭德懷命令王耀南指揮構築 黃崖洞兵工廠防禦工程,並且批準王耀南可以大規模的使用地雷和構築大量永備工事的方案,組織工廠研製和大量生產地雷、滾雷等土裝備。於是王耀南提出了“在 廠區布地雷陣打擊進入兵工廠敵軍”的方案。此時,王耀南認為地雷戰術基本成型。他經常帶著八路軍在總部駐地農家小院裏演戲民兵如何布陣打擊日寇。王耀南完 善了演習方案以後,彭德懷指示他開始推廣地雷戰,牽製日軍對根據地的進攻。於是王耀南開始帶領工兵幹部通過演話劇的方式推廣地雷戰。一名民兵在掌握戰術 後,在一次戰鬥中,因為埋設地雷炸死了日軍大佐和少佐各一人,立了頭功。王耀南為了節省製雷成本,提出了鑿石頭做雷殼,造最便宜地雷的方案。他在演練過程 中意識到,地雷戰關鍵在於怎麽埋地雷。地雷戰術還需要進一步改進,不光在特務團推廣,還要在部隊中,甚至是遊擊隊中推廣。於是向領導建議廣泛地推廣地雷 戰。
  1941年冬天,聶榮臻向朱德請調王耀南到晉察冀推廣地雷戰。王耀南奉命前往。他到達後立刻投入工作,先給司令員和領導說明了日軍的“照 妖鏡”是探雷器,向他們介紹了探雷器的工作原理和性能,提出把地雷的起爆裝置和老鼠夾子相連接,用馬尾當絆索等辦法反日軍排雷。當時由於日軍在中原大修碉 堡,修建網狀公路,反複進行掃蕩,冀中形勢十分嚴峻。冀中軍區和機關部隊撤進太行山區。王耀南提出了改造地形,由此產生了地道戰。他帶領民兵挖“蛤蟆 蹲”、菜窖、地窯子,並把它們串通藏身。
  1947年11月22日,王耀南奉命前往運城前線,在朱德“勇敢加技術”的指示下,結合石門戰役的經 驗,協助完成指揮攻克運城的任務。王耀南根據二攻運程不克的教訓提出了不能把工兵當敢死隊用,應讓工兵指導步兵學會土工作業和爆破,強調應克製旅、團指揮 員急於進攻的急躁情緒,疏於工程保障的做法;提倡一線部隊多流汗,少流血。他完成了運城戰役作戰計劃後報批徐向前等首長,軍委複電同意。12月17日夜 裏,主力開進,掃清了外圍障礙,25日總攻開始。敵守軍在飛機的掩護下拚死抵抗,胡宗南從南線排除援兵,大舉渡過黃河,我軍南部告急。王耀南適時地提出了 派小部隊嵌入護城壕挖短坑道,炸開城牆的險招。結果27日爆破成功,28日運城解放。
  1948年2月,徐向前到達翼城指揮臨汾戰役,王耀南汲 取了運城之戰的經驗教訓,根據臨汾城牆堅厚、碉堡堅固的實際情況,建議加強部隊訓練。徐向前親自召開了營以上千人幹部會議,號召大練兵。3月6日,徐向前 命令發起臨汾戰役。敵機不斷轟炸我軍前沿陣地,臨汾守敵工兵又挖了大量的坑道,防止我軍攻城和挖坑道破城。戰役在空中、地麵、地下展開。4月15日,臨汾 前線坑道挖掘工作全麵展開,僅東城就開挖了15條作戰坑道和60條掩護坑道。5月18日,曆時72天的臨汾戰役勝利結束。1948年6月1日,臨汾戰役勝 利後的第13天,毛主席在《關於遼沈戰役的電報》中高度評價了臨汾戰役:“徐向前同誌指揮之臨汾戰役,我以9個旅(其中隻有2個旅有攻城經驗),攻敵2個 正規旅及其他雜部共約2萬人,費去72天時間,付出15000人的傷亡,終於攻克。我軍9個旅(約7萬人)都取得攻堅城的經驗,是一個很有意義的大勝利。 臨汾陣地是很堅固的,敵人非常頑強。敵我兩軍攻防之主要方法是地道鬥爭。我軍用多數地道進攻,敵軍亦用多數地道破壞我之地道,雙方都隨時總結經驗,結果我 用地道下之地道獲勝”。
  從1951到1952年,誌願軍司令員彭德懷3次命令王耀南到朝鮮負責解決誌願軍的防空和防重炮問題,王耀南根據平原 地道戰的戰術提出山地坑道戰的戰術,解決了誌願軍防空和防重炮的問題,在鞏固我軍三八線的山地防禦戰中起了極其重要的作用。1953年7月朝鮮停戰後,整 個三八線山體已經基本掏空,徹底解決了一線山地部隊的屯兵、養兵、作戰進攻與作戰防禦問題,甚至可以抗敵重磅炸彈和8英寸(200毫米)口徑重炮的轟擊, 我軍每日每個軍陣亡人數已由80人降為2~3人。地下坑道被部隊譽為“打不垮,炸不爛的地下鋼鐵長城”。
  1984年11月3日6時25分,王 耀南徹底地離開了他鍾愛的工程兵部隊和事業。王耀南長期在工程兵部隊和領導機關任職,在長期革命鬥爭的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工兵知識和工作經驗。他不僅為組 建工程兵部隊作出了重大貢獻,還對工程兵部隊的革命化和現代化建設作出了重大貢獻。王耀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戰鬥的一生,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一生。他 對革命事業忠心耿耿,有堅強的黨性和英勇奮戰的優秀品質。他尊重領導,團結同誌,愛護戰士,晚年仍為“四化”建設而奮鬥,受到部隊廣大指戰員的愛戴。
   王耀南一生堪為悲壯!他參加過毛澤東領導的秋收起義及隨後的三灣改編,井岡山鬥爭、五次反圍剿、二萬五千裏長征;從井岡山到抗美援朝他參加戰鬥達300 餘次,5次負重傷,卻從不退卻;1939年6月與日軍川口遭遇戰,他3次9處負傷,曾連續8次獲得全軍通令嘉獎,毛主席派江青持親筆信前往慰問,信中稱王 耀南是“民族英雄”。江青代表毛主席把正麵鑄有“民族英雄”四個字的八路軍戰傷證章授予王耀南。
  雖然他資格老,戰功卓著,傷痕累累,可能因工 兵是個輔助兵種,也可能因他文化較低,剛直暴烈,8次降職。1955年9月,授銜時他隻是一名少將,但他獲得二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 章。特別是他在紅軍時期獲得可終身免除死刑的二等紅星獎章(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政府規定終身免除死刑,相當於古代的免死金牌,現存軍事博物館)和紅旗獎章, 是他人難以相比的,是對他的最高獎賞和最高評價,也是對工兵(現工程兵)的最高肯定。

所有跟帖: 

英雄! -弓尒- 給 弓尒 發送悄悄話 弓尒 的博客首頁 (54164 bytes) () 09/18/2015 postreply 02:02:32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