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得分六十——尋根溯源說教育治國

本文內容已被 [ pumped ] 在 2016-02-07 16:09:36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我一直認為中國是一個偉大的國家,當西方還生活在中世紀的漫長黑暗中的時候,中國已經進化到了黨指揮槍的宋朝,雖然那種嚐試在遼金蒙古的鐵蹄下是個災難,但卻用實踐證明了老子的說法:“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不勝。”這個老頭子的說法在現代科學來看有點兒象文盲,氣體就比水更柔弱,真空更不用說。不過這個細節的毛病,並不影響他的話作為哲學意義上理解。而且也不影響現在大多數科學盲們的理解。他畢竟隻是把水拿來說事而已,類似於一個比喻。他要是謙虛一點,說“假如水是天下最柔弱的”,那麽就無懈可擊了。不過他顯然把自己當成了真理化身——凡是寫字的都有這種真神附體的感覺吧?——所以寫起來仿佛天下盡在囊中。

老子說法的驗證,就是自古以來,教育治國的孔儒體係,都隻能通過被化外之民征服來達到擴張的目的。

秦朝統一,是因為秦朝和遊牧民族通婚,更富有野性。

蒙古滅宋,依舊是“非我族裔”的勝利。

清朝滅明,同樣。

要不是美國橫插一杠子,小日本肯定會滅老蔣。中國的疆域現在可能就是整個東亞了。

要不是老毛是個土包子,被蘇聯吞並,中國的疆域現在又橫跨歐亞大陸了。

如果從雄性的征服就是強奸的做法來看,中國這種靠當女人吃軟飯壯大自己的做法真是太丟人現眼。可是現代科學研究證明,雌性特征更有利於健康。一個人雄性特征越明顯,則越容易患高血壓心髒病等等疾病,越容易早死。而女人總是比男人多活不少年,也是明證。這大約從較微觀層麵證明了千年的王八萬年龜的長壽之道。說到底,中國可是五千年的文明,號稱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而不倒,那麽,能做到這樣長壽,必然是靠雌性特征。

假若以這樣的立論基礎來說教育治國,中國的種馬們肯定會來咬我。不過你別急,我先下定義。

教育,指讓人的認知水平更切合實際的一種活動。

從這個定義看,學校教育隻能有一部分算教育。那部分就是理論聯係實際的部分。而理論和實際脫鉤的部分,對一個人並無好處,而且有害。這種害處必然會通過以後生活的曲折來體現出來。這種曲折表現在,先受苦,然後等積累的苦讓自己的實踐水平達到理論水平的時候,則會豁然開朗,柳暗花明,一下子理解了理論。喬布斯說的“connect dots”就是這樣的例證。而小時候死記硬背很多四書五經之類的經書,磨難之後突然覺得經書說得很有道理,也是類似。

從這個定義上看,最深刻的教育,就是一個人自己的實踐。隻有自己去親自做一件事,才會對自己起到最深刻的教育作用。但人不可能事事躬親,所以必然會通過耳聞目睹去接受二手教育,這種教育就流於膚淺,如果一個人的虛擬現實能力不足,教育效果常常南轅北轍。例如新聞,這是最常見的一種教育方式。它是開眼界見世麵的最流行的手段。但是天天看新聞的人這麽多,能從中看出名堂,對自己的生活有切實的幫助,對自己的水平有極大地提升的又有幾個?孔老二說“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把這用到看新聞上似乎才有點兒戰略指導作用。在越來越細化的今天,這句話未免有些太哲學,太籠統。需要問一些操作層麵的問題,什麽是賢,怎麽才能知道是賢?

新聞的報道流於表麵化的居多,因為它要追求新,所以必須快,快則容易流於膚淺。那麽,看新聞要想起到教育意義,就有必要追蹤新聞,深度挖掘新聞背景,從各個角度討論新聞。

西方的新聞言論自由,讓這種深度報道,追蹤報道,討論報道,都能暢通無阻。倘若一個人有很好的識辨能力,有很閑的時間,又很係統認真的精神,這種環境是很有教育效果的。而符合這種特征的閱讀人群,一般就是所謂的精英階層,一般包括務虛的領導層,教育人士,還有其他追求精神層麵滿足的人。

對於沒有多少時間去係統閱讀新聞深入研究新聞的草根階層,這種新聞教育作用很有限,誤事的時候可能會多於有幫助的時候。往往隻看到片麵的東西,會有以點帶麵的效果。新聞主要報道就是人咬狗,決定了它報道的是稀奇的事情,是少發事件。但閱讀者很容易把這當成是多發事件。

人類的認知似乎也是金字塔階層。這些草根階層雖然缺乏識辨能力,但卻有草根的靈活性和依賴性,他們需要依賴精英階層的管理,而精英階層,則把他們獲得的知識,通過他們的言行和影響力貫徹到草根階層。例如一個公司的領導,倘若他能變成有閑階層,他必然是有主見有獨立研究能力的一個人,那麽他的認識就會通過他的言傳身教和施政方針惠及員工。對還在掙紮著求生存權的國度來說,還有什麽比錢袋子更有說服力?

越是有衝擊力的新聞,對人的教育效果越高,因為關注度高,這種關注就是因為人的熱情,這種熱情會驅使人去挖掘背景知識,探索來龍去脈。

能否抓住衝擊力的新聞,進行一場全民大教育,就是考察執政者能力的試金石。

老毛是不能不提的一個大神。他自稱自己一生隻幹了兩件事:“人生七十歲古來稀,我八十歲了。人老總想後事,中國有句古話,叫‘蓋棺定論’,我雖未蓋棺,也快了,總可以定論了吧!我一生幹了兩件事,一是和蔣介石鬥了那麽幾十年,把他趕到那麽幾個海島上去了。抗戰八年,把日本人請回老家去了。對這些事持異議的人不多,隻有那麽幾個人,在我耳邊唧唧喳喳,無非是讓我及早收回那幾個海島罷了。另一件事你們都知道,就是發動文化大革命。這件事擁護的人不多,反對的人不少。這兩件事都沒有完。這筆“遺產”得交給下一代。怎麽交?和平交不成就動蕩中交,搞不好就得‘血雨腥風’了。你們怎麽辦?隻有天知道。”

第一件事是他跟著新聞走,第二件事是他創造新聞。順便說一句老頭子那麽老了還沒有老糊塗,還提到血雨腥風,也是奇葩。八九算血雨,以後還得刮腥風。

習近平現在還是跟著新聞走的階段。倘若他能在跟著新聞走的過程中,把中國人民全都教育一遍,一定也會有吹鼓手馬屁精出來唱他是人民的大救星這樣的狗屁玩意兒。

例如周永康的審判,處於他自身的認識水平和他自己的曆史局限,做不到全民性的教育,但假若能夠讓周永康敗得心服口服,而且老老實實地寫檢查,還讓他出書,真實地交代,反思教訓,那麽,在周永康問題上,他就能交出一份完美的答卷。即通過他的影響,讓周的書來教育更多人。這樣的書的真實程度,決定了習和中共的文明程度。

同樣,對於薄熙來,倘若他能夠讓他心服口服,認真地寫檢查,寫人生的自白書,或者如盧梭一樣寫懺悔錄,那麽,這本書的價值,就會給習近平加分。

人其實是膽子很小的一種動物,大腦越發達,膽子越小。所以很多時候,開先例類似於建立製度,所謂破天荒第一遭。這就是創造新聞。

從現在看,習近平的水平,隻是中等偏上,苛求一下可能隻是及格。不過這兩件事情都還在進行中,還不能蓋棺定論。

政敵之間的爭鬥,從長期來看,為利者不可能戰勝為義者,而為義者,則因為他們的崇高目標,讓他們具備了聖佛神性,那麽,即使是政敵,也會收斂敵意,對對方敬佩。

從前諸葛亮和李嚴(李平)同是劉備的托孤大臣,後來李嚴被諸葛亮廢掉,可是諸葛亮死的消息傳來,李嚴卻感歎自己再也沒有出頭之日。李嚴心中,認為隻要諸葛亮活著,自己就還會得到重用。(“平聞亮卒,發病死。平常冀亮當自補複,策後人不能,故以激憤也”)

有這樣胸襟的人,才是華夏之福。

 

 

老毛的兩件事

http://tieba.baidu.com/p/340936480

《諸葛亮為何要殺死劉備的另一位托孤之臣》Think too much:哈哈

http://history.sina.com.cn/bk/lszh/2015-05-26/0917120535.shtml

《三國誌·劉彭廖李劉魏楊傳》

http://www.eywedu.com/sanguo/%E3%80%8A%E4%B8%89%E5%9B%BD%E5%BF%97%E3%80%8B%E8%A3%B4%E6%B3%A8%E6%9C%AC/sgzpzb45.htm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