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的處事風格和他的精神遺產

來源: 東坡學士 2015-06-17 13:56:47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4271 bytes)

毛澤東的處事風格和他的精神遺產

作者:葉仲錄

  一、七大精神給中國人留下七大遺產
第一是骨氣
  骨氣, 這是作為一個有尊嚴的人, 一個有尊嚴的國家和民族必須具備的最起碼的道德精神品質。骨氣, 說白了, 就是要有脊梁骨;沒有脊梁骨, 隻有任人欺侮, 任人宰割, 任人淩辱, 是一個永遠站不起來的可憐蟲。
毛澤東的一生,是挺起脊梁、進行戰鬥的一生,是永不向強權和邪惡勢力低頭的一生。在他的領導下,1949年中國人終於“從此站起來了”!中國人從此挺起了脊梁,尊嚴地立於大國之林,永遠告別了屈辱挨打的時代。
第二是誌氣
  毛澤東一無高貴的家世, 二無顯赫的學曆,但他一直胸懷大誌。誌向,就是人生的目標,然後百折不回,力求實現。“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毛壯年以後直到晚年,由於已經成為中共第一代領導核心,中國人的領袖,所以他的誌向,也就順理成章地變成了中共黨員和中國人的誌向。
第三是勇氣
兩萬五千裏長征,是人類曆史上從未有過的一次史詩般的軍事壯舉和奇跡,長征路上遇到的艱難險阻,說有多困難就有多困難。
例如,長征路上,“天上每天有幾十架飛機偵察轟炸, 地下幾十萬大軍圍追堵截。” 然而, 紅軍終於衝破重重障礙,克服了一切困難, 取得了最後勝利。
這是何等的勇氣,何等的膽識?!
毛主席的理論勇氣和戰略勇氣成就了中國革命一個前無古人的事業, 沒有現成的理論和經驗可以照抄照搬, 一切都要靠自己敢於創造, 敢於試驗, 敢於實踐,敢於犧牲。
毛的理論勇氣和戰略勇氣, 初見於兩萬五千裏長征, 再見於抗日戰爭, 三見於三大決戰, 四見於五次對外決戰。每一次決戰, 都是中國曆史進程的一次飛躍, 都是一次理論和戰略的突破。
特別是晚年的反帝反修, 更是一次巨大的理論和戰略的飛躍, 因為當時的中國是在美蘇兩霸的重重圍堵之下,要衝破美蘇封鎖,結果毛還是像他領導的曆次鬥爭一樣, 最終取得了輝煌的勝利。
第四是才氣
  才氣算不算是一種道德品質?儒家將智包括在五達德(仁義禮智信)之內,可見也是一種德性,一種精神品質。毛的才華是多方麵的,而且都是超凡的才華!
他是中國曆史上甚至人類曆史上,一個罕見的具有軍事、哲學、文學、政治等多方麵綜合性超凡才華的曠世奇才!集眾美於一身,才能使他特有的骨氣、誌氣、勇氣有用武之地。
  試想:他的軍事才能,如果不是加上他洞見機微的哲學智慧和富於想象力的詩人浪漫奔放的性格,恐怕也成就不了他的“戰神”和媲美孫子武聖的地位。
第五是土氣
我所說的土,不是土包子的土,而是鄉土的土,可以理解為國情、民族風格。毛的這種土氣,體現在他為人行事的風格上,體現在他革命治國的思路上。
例如,毛被充分肯定的一個重大的理論貢獻,就是將歐俄馬列主義的普遍原理同中國本身的具體國情相結合,國情就是土氣的一種體現。
長征時期,留俄的博古的主要錯誤,就是在軍事上盲目地聽命於一個共產國際派來的,對中國曆史、政治、社會、軍事傳統一無所知、完全照搬西方和俄國革命軍事經驗的德國顧問李德的瞎指揮,以致同中國的國情格格不入,致使紅軍幾乎遭受覆滅的命運,被迫長征。
最後,還是靠毛的土法子,遊擊戰,才挽救了紅軍,引導中國大革命走向最後的勝利,締造了新中國!
第六是正氣
  他一身的浩然正氣來自他大公無私的理想,來自於他一心為人民服務、為國家奉獻、為人類解放的高尚道德情操。這決不僅僅是句政治口號,而是貫穿於他的整個思想中,並身體力行。
他一家有六個親人為革命犧牲,包括他的愛妻楊開慧和長子毛岸英 。
第七是王氣
也就是王者之氣。以德服人者王,這是中國儒家政治理想的最高境界。他晚年濟弱扶傾的反帝反霸事業,使他不僅在第三世界贏得了崇高聲望,也贏得了第二世界和第一世界政治人。
   二、十大高雅風格影響幾代人
  氣質,語出宋代張載《語錄鈔》“為學大益,在自求變化氣質”。現代西方心理學的氣質是指人的心理素質、內在修養和外在行為的總和,一般是指人的個性特點、風格氣度。人的氣質是先天與後天的統一,內在與外在的統一,率真與理智的統一。
中國人民的偉大領袖,偉大的思想家、政治家、軍事家,毛澤東的天資特別是他經過長期革命實踐的磨練,在領導中國革命的同時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氣質,對指導中國革命的勝利起到了特殊作用,也影響和感染了幾代中國人。毛澤東的氣質如下:
英雄氣質
還在毛澤東十三歲就讀東山學堂時,一首“獨坐池塘如虎踞,綠楊樹下養精神。春來我不先開口,哪個蟲兒敢作聲”,就呈現出一種少年豪氣。他在重慶談判期間發表的《沁園春·雪》,“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不知令多少人折服。抗戰後期,美國向日本投放了兩顆原子彈,一時間全世界“談原子彈色變”,延安的《解放日報》也在頭版報道了這一消息。毛澤東得知後,立即將《解放日報》負責人叫到窯洞進行嚴厲的批評。他知道原子彈的厲害,他更知道信心的重要。此後,他多次談到“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原子彈也是紙老虎”。三大戰役後,衛士給他梳頭,發現他頭上生出一根白發,他幽默地說:“打了三大戰役,害得我白了一根頭發。”
天下氣質
  青年毛澤東辭別父母留下的“孩兒立誌出鄉關,學不成名誓不還”的詩,充分反映了毛澤東從小誌存高遠、胸懷天下的抱負。還在長沙第一師範讀書時,他就發出“天下者我們的天下,國家者我們的國家,社會者我們的社會,我們不說誰說?我們不幹誰幹?”的呼聲。此後,從上海建黨到安源罷工,從農運講習所到揮師井岡山,從反圍剿到長征,從抗戰勝利到解放全中國……這一切,原動力都是毛澤東的“天下氣質”。天下氣質的背後是擔當、是境界、是責任、是胸襟。
求真氣質
中國共產黨的早期領袖照搬蘇聯經驗,實踐證明是不成功的。無數次失敗的教訓,促使毛澤東不斷思考和探索,尋求中國革命成功的道路。秋收起義的目標本來是打長沙,這是上級的指示、中央的決定。但在如此敵眾我寡的形勢下,打長沙無異於以卵擊石。“求真氣質”促使毛澤東進行新的思考,尋找新的目標,建立了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繼之開辟了中央蘇區,並探索出“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道路。抗戰中,麵對“亡國論”“速勝論”等思潮,“求真氣質”促使毛澤東冷靜分析中日力量對比,從戰術到戰略,從軍力到人心,從國內到國際,最後以一篇《論持久戰》奠定了抗戰勝利的理論基礎。
善事氣質
  善事包括善學、善思、善謀、善斷、善處(處理實際問題)等多個方麵。“善學”不僅指“學”,更包括“善”。毛澤東的“善學”就是善於從各類書籍中吸取他人的智慧。他從《水滸傳》《三國演義》中啟發出軍事鬥爭的靈感,從《資治通鑒》中學習到治國的經驗,從馬克思、恩格斯、列寧的著作中學習到立場、觀點、方法。這些是讀有字書。他還善於讀無字書。還在湖南一師的時候,他就多次和同學好友結伴“遊學”,從現實生活中增長知識和智慧。在以後的革命鬥爭中,他把書本知識和實際相結合,不拘泥、不刻板、不教條,學用結合,學用相長,真正是學到了家、學到了真諦。善謀,毛澤東的善謀表現在對複雜矛盾的判斷上,表現在跳出局部範疇的大視野大思路上。在軍閥割據中,他認為軍閥與軍閥之間的“幾不管地帶”,正是給中國革命發展留出的空間,並借此謀劃開辟了農村革命根據地……
自信氣質
毛澤東曾多次引用少年時期的詩作“自信人生二百年,會當水擊三千裏”,用以表達自己的誌向,表達自己的自信。1945年,在風雲莫測、險象環生的背景下,毛澤東毅然應老對手蔣介石之邀到重慶談判,坦然赴之,從容應對,平安歸來。試問,此舉非大智大勇者焉能處之,非充分自信者焉能為之?
率性氣質
毛澤東是一個本真的人,處處表現出敢愛、敢恨、敢為、毫不做作的率性。毛澤東喜歡遊泳。赫魯曉夫來訪,本來是一場十分正規的外事活動,毛澤東卻拉著赫魯曉夫套上救生圈去遊泳池裏“會談”。尼克鬆來訪,本來這是驚動世界的大事,毛澤東卻要和尼克鬆談哲學問題,“正事”告訴他“同總理談”。毛澤東的“率性”很難用“好”和“不好”,“對”和“不對”來解釋。毛澤東就是毛澤東——隻能這樣理解。
幽默氣質
  1929年他為紅四軍製定《教授法》時曾特別提出“說話要有趣味”。1945年國共和談期間,重慶各界邀請毛澤東演講,突然有人提出:“假如此次和談失敗,國共再度開戰,毛先生有無信心戰勝蔣先生?”毛澤東機智巧妙地回答:“至於我和蔣先生嘛!蔣先生的‘蔣’字,乃是將軍的‘將’字頭上加了一棵草,他不過是一位草頭將軍而已。我這個‘毛’字,可不是毛手毛腳的毛,而是一個反‘手’,反手即反掌。意思就是代表大多數中國民眾意願和利益的共產黨,要戰勝代表少數人利益的國民黨,易如反掌。”此言一出,掌聲雷動。毛澤東就是這樣經常不經意間運用“幽默氣質”的“四兩”撥開壓頂的“千斤”。
倔強氣質
從已知的文字記載和毛澤東大量詩詞文章中都可見到他的剛強,也可透過剛強看到他的倔強。論資曆,毛澤東是黨的“一大”代表,早期曾經做過黨內事實上的二號人物,但後來又多次降職,甚至被誤傳“開除黨籍”。毛澤東幾度沉浮,但都不曾灰心喪氣。可以說毛澤東身上的巨大能量和對理想目標追求的意誌力是常人難以比擬的。13歲時,因為同父親發生爭執,父親要他下跪,他就威脅要跳池塘,最終以“一膝下跪”達成妥協。
風雅氣質
毛澤東一生創作詩詞百餘首,既有“我失驕楊君失柳”的柔腸,又有“為有犧牲多壯誌”的豪情;既有“坐地日行八萬裏”的浪漫,又有“引無數英雄競折腰”的慨歎。每一段柔腸、每一段豪情無不透視出他的風雅。據回憶,毛澤東早年在湖南安化拜訪一位老先生時,老先生寫了一副上聯擺在桌上:“綠楊枝上鳥聲聲,春到也,春去也。”毛澤東隨即寫出下聯:“清水池中蛙句句,為公乎?為私乎?”其語中的內涵讓老先生頓然親近有加。毛澤東一生不但創作了大量詩詞,而且留下了許多墨寶,成為近現代攀上狂草高峰第一人。1999年新世紀來臨之際,《中國書法》雜誌和幾家媒體舉行了一次評選百年十大書法家的活動。通過專家評選和無記名投票,毛澤東被列為第五,列吳昌碩、林散之、康有為、於右任之後,與沈尹默並駕,排在沙孟海、謝無量、齊白石、李叔同之前。
平民氣質
毛澤東一生倡導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經常深入群眾向群眾學習,向下級學習,先當學生後當先生。這種平民氣質使他能體察下情,了解實際,寫出了《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反對本本主義》《興國調查》等大量著作,指導中國革命取得勝利。毛澤東的平民氣質表現在生活上,他喜歡自由自在、無拘無束,反感戒備森嚴、警衛重重,把自己和群眾隔離;他更反對走形式,講排場,比如眾所周知的他最愛吃的就是“紅燒肉”,最愛穿的就是“布鞋便裝”。他生活上不講究,衣服破了可以補一補再穿,走路累了撿一根樹枝可以當拐杖。

所有跟帖: 

文學城很多人小心民主後全家被殺。 -Xfollower- 給 Xfollower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6/17/2015 postreply 16:39:24

如果全家被殺是假民主,真獨裁,就象我黨 -huiming1234- 給 huiming1234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6/17/2015 postreply 19:27:24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