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農民工家裏,才知其真實生活

來源: 小思維 2015-05-02 10:05:46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9075 bytes)
俗話說,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我去年回國期間采訪了一些農民,也與一些農民工進行了較有深度地交流。如有充裕的時間我將整理中國農村和農民工的現狀,寫出一篇全麵農村考察報告。今天隻是管中窺豹談點粗淺看法,總的說來,農民對現在的農村情況已經習以為常,農村雖有進步但遠落後於突飛猛進的城市的發展。有能力和勞力的青壯年大量的流動來到一線城市參加國家建設,我們應當把他們同經典(狹義)的農民區別開來。農民工有些節日也不回老家了,實際上部分地融入了當地的人群的生活中,形成了一個嶄新的階層-本文的主體(原創觀點)。

他們不太關注國計民生的大事,不在乎政府是誰在掌舵,也顧不著中央的政策有些什麽變化。幾天前電話聯係發現,甚至最近中國風風火火,正在試點的照顧農民工的政策,他們許多人還不知道。他們隻要有飯吃,有活幹,有錢好掙就行。怎麽教育農民提高農村人的素質才是實行全民民主(傳說中的普世價值觀)的基本條件。不然換湯不換藥,民主是有名無實,實施起來困難,最多紙上談兵,說說而已。

農民已經遠比過去懶惰,出外打工是為了賺錢,在內留守則是混日子。我到四川鄉下一看,農人們各自打掃門前雪。我的親戚在小鄉村(幾十人吧)開了一個雜貨鋪,遠近朋友就來朝拜,坐在裏麵打牌,搓麻將,加上一些圍觀人群。湊熱鬧及嘮叨家常,好不蕭灑。其中有一個至親家,門庭冷落,大鎖死扣,已經數年沒有回家了。很難想象在七月初的季節大家過得如此舒適而閑散,真是“社會主義”新農村才有的“欣欣向榮”特色。家鄉村口有一段小道非常狹窄,是自己籌款修得。所以隻允許一輛車單行,且慢慢通過,不然的話塵土飛揚,顛簸得要翻車。不過與昔日相比,要步行40公裏才能回家,已經相當不錯了。

我同一個祖籍是廣東扶晉縣的青年科學家討論了一些農村問題。他說有一個姐現在深圳城裏給人打工,有個弟弟也在打工。妹夫在報社打工,妹妹在家呆著沒有打工。弟弟從事金融工作,弟媳在打工。所以農村的家裏除了年邁的父母外沒有其他人了。

後來還與全國多個城市的出租汽車司機多次聊天,以了解他們的生活狀況,心裏滿足度和經濟收入。北京的司機侃不完的政治話題,外地司機比較實惠,主要聊及個人情緒和生活細節。出租車司機可以賺錢,大城市(北京,上海等外地司機比較少)的司機猛幹可以拿到1萬元一月,年工資拿到近12-14萬人民幣(取決於工作的強度和日程,也受季節影響)。中等城市(潮州,汕頭市)平均每月7000-8000元,年工資拿到近9-10萬人民幣。農村的讀書是個大問題,要徒步走數裏十裏甚至更遠才能上學,由於經濟原因和認識水平,他們中很多人都不能也不願持續讀下去。其中作為親戚的一個出租車司機生活要比他文化低的弟弟好,弟弟不能開出租車,就開貨車為工廠送貨。所以現在打工的人如果文化太低,不能讀寫,做工選擇麵窄很多。

婦女,少年,和體質偏弱的男子,隻能在服裝,食品加工等工廠裏打工。平均每月隻能拿到1000-2000(僅供參考,不希望作為標準),在大城市生活隻能住低水平的房子,除了生活費剩不了多少積蓄。因此,同女人一樣,不做技術活或不開出租車男人打工沒有太多的選擇餘地,薪酬較差。

農村醫療條件改善了,基本情況還不錯。農民負擔的醫療保險費很低,幾十或百把塊人民幣了事,當地看小恙花費不大。當然生了大病或是絕症必需到(省級)大醫院還是很貴的,凡人幾乎砸鍋賣鐵也負擔不起。我在國內看病的經曆也表明,如果自己現在回國負擔醫療費(沒有保險),也不容易,是放血似宰人的疼。

土地呢,有些人是承包給別人。還有些是改種果樹林,不需要太多的人工,加些肥料,整枝剪葉,然後就是收獲水果,平時稍微管理一下即可。目前政府減稅,和增加補貼,種地農民壓力減輕,但是收入極低,是遠遠地比不上城市打工來得快。因此農民務農的積極性很差。文革那時,隻有一條路呀。農民是套死在農村,幹的是牛馬活,吃的是豬狗不如的食物。現在不說多了,吃香喝辣雖不用,白米幹飯油肉蔬菜都是滿足了的,另外似乎每個農民都懷揣一個破手機嘛。

農村的小官吏(鄉長村長)大部分是拿錢買來的。欠賬就要還錢,當然村長們要以小權謀些私利,比如登機戶口,上學,開什麽手續證明等。其實這些不大的事,機會並不多,上學戶口罰款隻對超生遊擊隊管用。前一段本來要拿錢才能搞定,自從反腐以來收斂了很多。按此法,小官兒能得到的利益實在不大,剩下隻有“為人民服務了”,好像不像以前,沒什麽人爭著去幹那份苦差事。

農村還有一條路是當兵,但也有限期,最多是兩年,而且複原是回家到原籍,不像早年的轉業上城市戶口。現在(幾年前)50-60%可以用錢買轉業戶口。由於農民不在農村,對家鄉受洪水襲擊也不關心了。

一個新的現象是一些農民工長期在外打工已經沒有回家意識了。包括春節在內的大喜日子他們也不回老家把父母和在家上學的子女接來住住,在異地(新家)團聚。因而本文提出應該不能把這些人簡單的歸類為傳統意義的農民工,也不再完全的外地人。他們可以說屬於一個新的階層,新的群體。我們應當把他們同經典(狹義)的農民區別開來。他們實際上部分地融入了當地的人群的生活中。他們的生活,思想,和行為方式影響城市人的生活,所以他們也應當受到社會和政府以及當地人的關注。

應該說中共對農民的政策一向不太平等,厚城鎮薄農村。對農民的衣食住行,也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我希望官員們在理論研究和一些新的政策都應該與時俱進。可喜的是,目前政府正在醞釀試行一項有利於農民工的政策,即農村人口在城裏居住到十年以上可以申請當地戶口,子女上學或將來退休後都沒有後顧之憂。當然對農村戶口不能一層不變的看,大城市郊區農民占著土地靠出租或賣給批發商,坐收巨額漁利,堅決不願放棄農村戶口涅。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所有跟帖: 

可以說,看到了光明前途。 -chufang- 給 chufang 發送悄悄話 chufang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5/02/2015 postreply 16:54:07

這個青年科學家是哪國人? -首推- 給 首推 發送悄悄話 首推 的博客首頁 (123 bytes) () 05/02/2015 postreply 18:22:05

以前農民能夠存在幾千年是沒有工業化,種東西要一大堆的人。現在都工業化了,也全球化了,為什麼還有農民這種全家甚至世代鎖在土地上做同 -jimkuan123- 給 jimkuan123 發送悄悄話 (219 bytes) () 05/02/2015 postreply 18:28:30

郊區農民不算真農民,他們跟隔城上班的藍領差不多。主要是在城市裏打工,回家休息和種點菜養幾隻豬。 -jimkuan123- 給 jimkuan123 發送悄悄話 (141 bytes) () 05/02/2015 postreply 18:58:14

現在手作工種都淘汰了,因為沒有效率。小家作坊式的種田工也需要退出厲史舞台,讓路給集團式工業化農業。一個人可以通過工業技術完成的工 -jimkuan123- 給 jimkuan123 發送悄悄話 (642 bytes) () 05/02/2015 postreply 19:12:04

謝謝介紹。 -xwu622- 給 xwu622 發送悄悄話 xwu622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5/02/2015 postreply 19:03:50

進步永遠也趕不上願望 -Chiyankun- 給 Chiyankun 發送悄悄話 Chiyankun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5/02/2015 postreply 19:08:44

進步趕上了願望,就會有新的願望。所以總會有願望。 -舟水橋頭- 給 舟水橋頭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5/02/2015 postreply 21:28:34

現在已經比以前進步了許多,,,, -傻大目- 給 傻大目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5/03/2015 postreply 11:27:18

現在是鄉下人想進城,城裏的人卻想去鄉下。 -姚言- 給 姚言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5/03/2015 postreply 14:25:25

不拴在土地上不行的,會亂的。不種地,農村人城市人吃啥?幾千年來,農民靠種地吃飯是本分,也是社會安定的基礎。 -Kaile- 給 Kaile 發送悄悄話 Kaile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5/04/2015 postreply 06:18:19

幾千年前,都是農民。全都下鄉當農民,就穩定了。 -五月草- 給 五月草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5/04/2015 postreply 09:36:01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