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端端的北京人為何被歧視?

【轉帖】

偶然發現一個現象:這些年北京人找工作,真的挺受歧視。企業不說自己管理控製能力不成,他非得說北京人懶、笨、事多、不聽話……雖然北京人心裏頭不樂意,但畢竟在找工作上北京人是弱勢,惹不起人家,隻能從自身角度想想,為什麽好端端的北京人竟然會稀裏糊塗的就被歧視了呢?

小編的好朋友老滿在自己的新浪博客說道,現如今不是一個看籍貫的年月,是一個看爹、看臉(也可能是看不要臉)、看錢的年月,您要是就有一個普通爹,一張大眾臉,也沒什麽錢,您就沒有退路。以下為老滿文章原文。

您看,中國人最講究低調,蔫不出溜的,周永康就該受審了;蔫不出溜的,令計劃也擱這了;蔫不出溜的,徐才厚死了;蔫不出溜的,指不定誰有要倒黴了——老話說得好:蔫兒人出豹子……

咱不是王思聰,咱不是紅二代,咱就是老老實實,規規矩矩的北京城裏一個小老百姓,到頭來,咱不還是得靠自己嗎?您說是不是這個理兒?

曾有一條新聞說北京市企業多招本地人,單位將獲補貼。說實在的,看到這個消息,我眼淚差點沒掉出來,心情是既高興又酸澀。高興的是不管政府最終什麽目的,這終究是對北京人的照顧;酸澀的是,這也間接的說明了咱北京人找工作是有多難了。

這些年北京人找工作,真的挺受歧視。企業主不說自己管理控製能力不成,他非得說北京人懶、笨、事多、不聽話……

千萬別老覺得北京人還有退路咱們找工作的時候,最容易 出現的心態就是:“此地不留爺,自由留爺處”;“大不了大爺我不幹了,反正我家是北京的,吃瓦片(出租房屋)還能吃幾年呐”。簡單的說,咱老覺得自己有個 退路。一有這想法,咱眼界自然就高了,工作要有些不如意,也容易撂挑子。

可是,咱要靜下心來想,咱真的有退路嗎?咱北京人從二環退到了三環,從三環退到了四環,從四環就直奔五環了,再一眨眼六環成老北京聚集地了;幸虧河北沒歸到北京,要不然您在唐山都能聽見:“早啊,吃了嗎您。”

現如今不是一個看籍貫的年月,是一個看爹、看臉(也可能是不要臉)、看錢的年月,您要是就有一個普通爹,一張大眾臉,也沒什麽錢,您就沒有退路。您覺得您能吃瓦片,您怎麽知道哪天不修路,哪天不架橋啊。推土機一到,稀裏嘩啦,滿完。

咱找工作,就得明白咱要的是什麽。錢、待遇、榮譽、地位……更關鍵的是咱得要那“不蒸饅頭爭口氣”的精氣神。再說了,您說的那個退路,都是老家兒給奔來的,咱不還得給咱的後輩們奔生活嗎?

我有一個小哥們,結婚前自稱也是稀裏糊塗過日子,結婚後也塌兒哄著過,等有了孩子,那真是變了一個人,也不管工作辛苦與否,就是不樂意,也硬撐著,一句話:人家兒子喝奶粉都喝進口,我不能讓我兒子比別家孩子過得差。

您說這小哥們是不是個真爺們。所以說,您要想“混”出來,就別想著退路,橫豎一條心,是騾子是馬咱拉出來遛遛。

自己規矩做人對待看不慣的別一根筋

都說北京人是“爺”,最主要的就是北京人做事講規矩, 甭管家裏外頭,就怕別人戳後脊梁骨。可是,單位公司裏,咱怕別人戳後脊梁骨,太多人不怕別人戳後脊梁骨。您可別以為隻有中國企業裏有辦公室政治,我好幾個 朋友在外企,照樣被擠兌——適者生存,弱肉強食,他不擺鴻門宴,遲早就得烏江自刎。

這要擱別人身上,或者上歲數人身上,可能也就心裏有數,淡然處之;但是擱咱北京人身上,尤其是愣頭青的年輕人身上,幹了!咱這急公好義的暴脾氣,非得管管,就是不管,也得嘚啵嘚啵,結果就得罪人了。等您納過這悶兒來,小鞋兒也就給您穿上了。

其實,很多事情也未必真的如您所聽到的那樣,咱自己規矩做人,敢於吃虧就成,所謂“吃虧是福”;但是對於別人的事兒,多了解了解,權衡權衡,真要是屬於不公平的事情,多給吃虧的主勸慰和支持,瓜子不飽也是個人心啊,這也就表明了您的態度。

對於那些您覺得是“道不同”的人,敬鬼神而遠之。說白了,一個團隊,最重要的就是團結合作,您真覺得您的上司不知道底下人什麽脾氣秉性?所以,咱踏踏實實的做規矩人,遇事多琢磨琢磨,別一根筋。

“做十說一”不如“做十不說”要說北京人最吃虧的,就吃虧在這嘴上了——北京人太愛說話了。其實,論忽悠,論矯情,論扯淡,北京人這嘴還真排不上號,但咱就是愛說話,“侃大山”,前知五百年,後知五百載。結果給人一特別不符合實際的形象——大噴子。

本來這也礙不著工作什麽事情,但對於“主流”人士來說,尤其是精英人士來說,“噴”的形象著實不雅,總覺得好像言大於行。結果,事兒沒少做,由於說話說得多,全遮過去了——多冤啊!

您看,中國人最講究低調,蔫不出溜的,周永康就該受審 了;蔫不出溜的,令計劃也擱這了;蔫不出溜的,徐才厚死了;蔫不出溜的,指不定誰又要倒黴了——老話說得好:蔫兒人出豹子。咱北京人愛說話,雖然說這表明 咱心無城府,好交朋友吧,但有時候給人以一種不踏實,不安生的感覺,萬一一個上億元的商業秘密,讓您一不留神給噴出去可咋辦……

您記住了,但凡麻將桌上,老嘚啵的,最終的結局就是輸錢;所以咱管好這張嘴,真的很重要。

漲“眼力價兒”是心魔對於北京孩子,最難的就是這個:漲點“眼力價兒”。

北京人,主流的,很少有不懂事的,什麽“你我他仨”,什麽“滿嘴胡唚”,什麽“眼裏沒活”,這些一般都沒有。但是要說這“眼力價”,可就單論了。

《北京話詞典》是這樣解釋“眼力價兒”的:辨情審勢,及時采取恰當行動的能力。按這個解釋,但凡不缺心眼的,基本都有。這也不管您是北京人,還是山西人、山東人、河北人……這是任何職位都必須的。但一般老百姓說這“眼力價兒”是什麽呢?說白了,會來事兒。

北京孩子,特別的不會來事兒。他們打內心深處就討厭“陪笑臉”,什麽端個茶倒個水,什麽說幾句好聽的,除非對方能讓他們心服口服,或者對方是好朋友,否則打死他們,他們也不樂意做。

要我說,這既是優點也是缺點,關鍵看情況。您要是討好領導,阿諛奉承,溜須拍馬,沒這“眼力價兒”就對了;您要是麵對客戶,為了大家夥,這還真得改變一下,所謂“小不忍亂大謀”。關鍵時候,您就得這麽想:大丈夫能屈能伸。

說實在的,職場如戰場,別人對咱們的偏見有著各自的功 利性的目的,但是咱們自己最清楚咱們的實力。對於偏見這事,咱們除了用實際行動去糾偏以外,還真沒有別的辦法。如果您想在職場裏鍛煉自己,最終成就大事, 還就得嚐試去改變自己,那不是放棄原則,不是變得世故圓滑,而是曆練,是為了生活。

咱不是王思聰,咱不是紅二代,咱就是老老實實,規規矩矩的北京城裏一個小老百姓,到頭來,咱不還是得靠自己嗎?您說是不是這個理兒?

(李小獸 編輯)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