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3月31日報道
外媒稱,中國在國際金融市場正加速崛起。通過創設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等機製,中國在向新興國家提供融資方麵將發揮比美國更大的領導力,大有一躍成為引領世界經濟體係主角的架勢。
據日本《富士產經商報》3月30日報道,二戰之後,美國為了複興凋敝的歐洲經濟,製訂了被稱為“馬歇爾計劃”的重建援助計劃。近70年過去了,現在中國將主導三項針對新興國家的投資計劃,投資資本總額達到1900億美元。 這三項投資計劃包括,1000億美元用於創設亞投行,500億美元用於由中國、巴西、俄羅斯、印度和南非這些金磚國家共同設立的開發銀行,400億美元用於旨在改善中亞至歐洲陸路交通的“絲路基金”。市場將這些項目稱為“中國版馬歇爾計劃”。
而這些舉動勢必會進一步提升中國在世界經濟中的影響力。 2001年,時任高盛公司首席經濟學家的吉姆·奧尼爾針對巴西、俄羅斯、印度和中國經濟實力提升的情況提出了“金磚四國”的概念,他說:“以此為開端,中國將對世界局勢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 報道稱,以經濟高速增長為背景,中國的影響力在過去數十年間不斷提升。中國在世界資源利用中所占比例逐年上升,其出口商品席卷了全球市場。而中國膨脹起來的金融資產為一些大型融資和收購開辟了道路。
另外,人民幣在貿易和金融領域的使用率增加,今年有可能被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批準成為官方儲備貨幣。 中國設立國際性的開發機構也直接關係到本國經濟利益。研究中國經濟長達30多年的美國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高級研究員尼古拉斯·拉迪指出:“在中國接近4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中,多數都無法獲得高收益。中國政府認為現在是確保比美國國債更高收益率的良機。”
另外,民間非營利智庫世界大型企業研究會的經濟學家安德魯·波爾克認為,中國新設金融機構的一個目的是,提高新興國家市場活力,為本國產能過剩的出口商品尋找出路。 報道稱,進入本月以來,英國、德國、法國和意大利等美國的盟國相繼表示支持中國的倡議。
這對於中國來說無疑是利好消息,但也有人質疑中國能否運營好這一新的金融機構。 瑞銀集團高級經濟顧問喬治·馬格納斯表示,從近期審查的中國投資的大量海外項目看,存在著資本分配不合理、浪費和運營草率等問題,這導致無法發揮項目優勢,影響了收益。
不過,拉迪認為,這種觀點有些杞人憂天,中方的上述項目應該會保持很高的經營水準,應該不會像以前那樣成為腐敗的溫床,導致巨額資金被揮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