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說亞投,結果未必是正麵的。結果會和發起國的願望相反,發起國得不到利益,反而會收到詬病,中國在80,90,00年代借用了

大量的世界銀行貸款,這些貸款對促進中國產業,教育,脫貧發揮了不小作用,但還有不少人認為世界銀行剝削中國人,是金融帝國主義的新的殖民手段,是偷竊中國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環境情報的手段。因為項目要評估,借款方必須把幾乎所有的底牌交代清楚,就像我們從銀行借款買房一樣,所以,不可避免地要把國家的“隱私”交代清楚。不交代,就無法立項,交代的是假的,從別的數據中可以推導出來借款方提供的是錯誤或造假,就不給貸款。借款方有受辱的感覺。影響發起國和借款國的關係。
投資的項目不可能100%成功,社會效果,環境效果,經濟效益未必如人意,結果是聲討噪音一片,遊行示威。把錢借給別人花,自己還落得一身罵。不信,等著瞧吧。
中國自己有很多事情要做,1億的失去勞動力的殘疾人,老人需要養護,每人每月至少需要4000元人民幣的護理費,這是大項目,不知道為什麽沒人理睬這些事。剛剛看了一個消息,一位老人被扔到橋下等死,後來被送到醫院也沒救活。我不相信中國百姓的心是冰冷的,但決策者們的心確實是冰冷的。聽說現在農村79歲老人每月有50元到70元的社保金。這些錢能讓一個老人過上有尊嚴的生活嗎?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