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其實,很多南方的語言,以音選字,甚至以音造字。還有滿、蒙語言用漢字寫,也是以音選字(極少有以音造字的)

本帖於 2015-03-07 15:07:05 時間, 由普通用戶 halfdummy 編輯
回答: 【漢字 有音無形的尷尬~】弓尒2015-03-07 11:29:32

當然,一部分南方語言,是從古漢字來的,個別在北方已經消失,隻剩下南方人在用,有時會令人錯覺是南方土字。

如:no zuo no die 中 的zuo,因為寫不出,隻好用拚音。

還有:嗲,義和形差一大截。當然可以硬說該詞來源是女兒和爹爹撒嬌而出現的字:女兒老是不停叫爹這個,爹那個。。。

吳語的“覅”(不要)字,吳語念 viao(第二聲), 是不是以音造字的一例呢?



這些是以音選字表示滿語語義的:

埋汰(髒)
嘎噠/疙瘩(地方)
個應(gè ying)(使反感)
咋呼(zhà hu):北京、東北方言,來源於滿語cahu,意為“潑婦”,現在意為不沈穩,喜歡大呼小叫
邋遢(lā tā, 北京話發音為lē te):來源於滿語lekde lakda,原意為“胖人隨行”、“衣擺下垂”,形容人穿戴不整齊,不利索
的瑟(dè se):東北方言,意思是輕佻,賣弄
馬馬虎虎:北方方言,來自滿語lalahuhu,意思是辦事不認真,毛糙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