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新中國曆史看, 是毛中國解決了饑荒問題。 一是因為

整體糧食產量的提高, 這有大量統計數據證明, 不多說了。

另外一個原因, 是50年代後期, 60年代初毛中國開始創立的中央儲備糧庫製度。 曆史背景毫無疑問是當時中國所經曆的自然災害。 

這一條的重要性往往被人忽略。 實際上, 正是因為中央儲備糧庫的存在,在毛時代糧食產量還不是很充裕的背景下, 從60年代後,  中國開始具備了能夠在宏觀上調控糧食,解決自然災害引起的糧食短缺的能力。  再加上以【糧票】為代表的配給製度, 能保證勉強夠吃的糧食能相對均勻地分配到國民手中, 特別是老弱病殘等社會弱者手上。

在老毛過世時, 中國各地保有的戰略儲備糧大體能夠中國人吃**年(國家戰略數據,請大俠補充)。  70年代的大城市居民該有記憶, 哪怕新米收割了, 城鎮居民大多吃上年的陳米, 和和, 新米是優先更新糧庫, 放出陳米大家吃。  同時人均糧食產量不斷提高,才有了後來取消糧票的物質基礎。

糧票已經成了中國糧食短缺時代的代名詞, 但毛中國創立的戰略儲備糧庫體係。。。。。一直接續到今天。

糧產量會靠天,  在天不可靠時, 戰略儲備糧讓中國也不會有饑荒。  所以, 中國60年代後, 沒有發生過大規模饑荒。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