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說 ”真正讓中國人吃飽飯的是毛澤東“

來源: 遍野無塵 2015-02-23 12:40:56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1150 bytes)
本文內容已被 [ 遍野無塵 ] 在 2015-02-23 13:13:20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有網友說真正讓中國人吃飽飯的是毛澤東。這話也是有點道理,但是不全麵,甚至有值得商榷的地方。

馬克思主義的最基本原理之一是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就是說什麽樣的生產力水平需要什麽樣的生產關係,落後了,過頭了,都會對生產有破壞作用。

當年人民公社 是否是對的還是錯的。主要看合作化對生產力是促進了還是破壞了。在全中國範圍內,大部分農村的生產力還是靠人力。靠人力實際上是很落後的生產力。 那麽先進的生產關係(人民公社)會對生產本身有破壞作用,還是促進作用?實踐證明是破壞作用。 從58年的人民公社後,的全國總產量的從近19756 萬噸很快下降,直到7,8年後的1965 年總產量才逐步恢複到人民公社以前的水平 (不是人們所說的僅僅三年的所謂自然災害)。都是人民公社,為什麽總產量也會增加(從1960開始)? 這時候,雖然生產關係基本一樣,但是生產力是在逐步上升(在趕和接近“先進的”生產關係),例如機械化的分量增加,電力的使用,化肥的應用等。

其實毛澤東也說“農業的根本出路在於機械化。”    注意,毛說的是根本,不是基本, 就是說機械化是核心,這是馬克思的觀點,即生產力的決定作用是核心。 而不是人民公社。

那麽怎麽樣才能發展生產力呢,僅僅靠農業本身是不行的,因為鋼鐵,化肥,電力,農藥是不能從農業本身生產出來的。所以老毛也把重工業放在了國民經濟的首位。有人會說要靠農業本身的積累。這是不全麵的。為什麽? 因為農業本身的價值不是由農業所決定的,而是有其它行業所決定的。因為任何產品的價值隻有在交換的過程中才能體現出來。就是說,你說你的價值很高沒有用,隻有人買你的產品,你的產品才有價值。 換個說法,如果 農業總產量是x噸糧食,工業總產量是y噸鋼。那麽除了本身的消耗外,工業的總價值就是 (x頓糧食-本身的消耗), 而農業的總價值則是 Y噸鋼- 本身的消耗)。

這裏要說明的, 如果不急於人民公社,隻要工業能發展起來,能提供足夠的工業品,單幹的農業就自然會發展。 因為事實上是搞了人民公社,曆史不能假說,那麽看看總的糧食總產量,就知道人民公社(如果剝去工業發展對農業的支持的成分)實際上是在促退(糧食的生產)---- 假說總土地麵積不變。

那麽再說說為什麽公社會促退糧食的生產。因為農業靠的是人力(生產力的水平),例如整天要流汗的幹活。任何人有機會都會偷懶。如果你偷懶,我看見了,沒任何辦法,最好的辦法是我也不幹活。所以就有了大麵積的出工不出力。但是每個人給自己(自留地)都不偷懶,因為不幹沒得吃。 給集體幹活,幹了也白幹(因為知道那麽多人在偷懶)。再因為農活的複雜性,那麽大的麵積誰能看住誰?誰能真正管得了誰?

如果是機械化操作,就不純在偷懶的問題,試想,十幾個拖拉機耕地,會有人把拖拉機開慢一些嗎,真的不會,因為沒有必要。這就是生產力的原因。

合作化後第二年實行統購統銷,每年給國家上繳的公購糧的數量一直到分地時(78-79)都沒有改變。但是合作化當年人們還是吃的夠的。後來由於畝產逐年下降,口糧就越來越少。主要是,地力在逐年漸弱。最差的年份收完莊稼後,家裏就沒有了糧食。有的人隻能靠討飯度日 有的人靠“投機倒把”過日子,所以當年雖說割資本主義尾巴,也沒什麽用,因為要麽餓死人,要麽生產隊開證明“外出”。 國家想盡辦法控製外出,也沒有用。就國家那些幹部哪能對付得了人民(外出)戰爭的汪洋大海(畢竟然到了生存的關鍵,什麽都能作得出來的)

同樣的生產關係超前的蘇聯也是這樣的。 蘇聯1928年-1934年間農業集體化過程中,穀物的總產量下降了7.8%,而同期的國家收購量卻增加了,這直接導致了波及烏克蘭、北高加索、伏爾加地區、哈薩克斯坦、西伯利亞等地的嚴重的饑荒。 在此次饑荒中死亡的人數大約在xxxx萬  其中以烏克蘭大饑荒最為慘重。為了控製農民向人滿為患的城市轉移,政府恢複了沙皇時代的內部護照製度,宣布農民不經許可滯留城鎮為非法行為。在此期間國內數以萬計的農民暴動此起彼伏,蘇聯當局不得不使用正規軍以剿匪的名義鎮壓反抗農民.

所以生產關係超前對生產力的破壞不是一個偶然的例子。道理是一樣地,當生產力(牛拉犁和鋤頭)還沒有達到那個水平,就把人攏到一塊是沒有用的。工廠,如果你不幹活,還可以開除你,生產隊連這個辦法也沒有。

有的朋友用修水庫等來證明公社的必要性。其實,世界上沒有公社化而修了很多水庫的地方有的是。包產到戶後,中國不也是修了很多公路網和水壩(包括三峽大壩)嗎? 那怎麽完成的?所以公社對修水庫沒有必要性。如果沒有公社化,1965 年的總產量應該是24815 萬噸 [19453+(19765-14385)],而不是19453 萬噸。

總之老毛的人民公社是失敗的,給中國人民帶來苦難。 所以大部分中國農民拋棄了人民公社(1988那時,是否分田分地是自願, 由社員自己討論決定, 所以有的生產隊還以集體的形式存在至今)


但是真正讓中國人吃飽飯的是毛澤東 這話還是對的,因為毛統一了中國,和老蔣比,對生產力的發展還是有積極的進步作用。

曆史上的中國隻要是統一, 沒有戰亂,生產力都是發展的。從這一點來說毛是有功的。 從秦漢到現在,中國人的曆史就是一部折騰的曆史:戰亂,災害,遷徒,興滅。幾千年以來,中國人對經濟的規律了解多少。中國的小農經濟是主體。大規模的經濟活動幾乎沒有。 辛亥革命以前,有多少荒唐事就不說了,因為那皇權,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辛亥以後到49 年,大大小小的當權者都作了些什麽事,除了打仗,征夫派捐外。人民對經濟活動有什麽長進,對其規律又了解多少。有誰知道怎麽組織生產? 老毛當家以後,毛本人那時當然不可不避免的帶有皇權的特征。包括中國人民都希望有一個好皇帝。例如毛總認為自己是對的,特別是在取得了戰年代爭的巨大勝利。 那時候,又有多少人知道該怎麽辦,怎麽發展和組織生產。中國當時在很大程度上是借鑒了蘇聯的所謂經驗,例如合作化。加上老毛似乎有自己的一套理論。 其實還是“摸著石頭過河”。

就象我們到一個新國度開個公司一樣,隻能是一邊開,一邊學,一邊犯錯誤,一邊改進。那時, 如果換了你我,也隻能還是“摸著石頭過河”。因為無經驗可循,無章可依,無處可討教。說句良心話,你我是否能作得比老毛好些,也是十分可疑的。

老蔣在大陸時對經濟的組織也是毫無章法,乏善可陳。能怪老蔣嗎? 至少我是認為可以原諒的,因為那時老將無可借鑒,又有打不完的仗。但是後來老將在台灣作的比老毛的土改要好,因為有了失敗的經驗。畢竟曆史給於他們的機會和經驗是有限的。

當然如果那時讓老蔣,老毛到美國學個MBA的學位,再去領導和組織國民經濟,情況會好得。 就是後來老鄧想“改革”也不知道究竟怎麽改,於是就出了個摸著石頭過河的 “鄧小平理論”。

如果習近平現在再搞個什麽“大煉鋼鐵”那當然是不可原諒的。因為曆史已經積累了經驗和教訓,人們的認識深化了。但是習近平還是要犯這個時代的特征性的錯誤。(當然犯得越少越好-----對此,這也是我們引該考慮作些什麽的, 例如有言論自由,確保人民有對政府批評的權利 等等)。

公平地說,要比較,就要拿老毛以前的中國領導人和老毛比,看他們都作了什麽,對了什麽,錯了什麽,毀了什麽,成就了什麽。所以要曆史的看問題。不能按我們現在的認識去要求秦皇漢武帝唐宗宋祖,去要求毛澤東。

總(萬噸)   公斤/人
1956 19275.0   306.80
1957 19505.0   301.70
1958 19765.0   299.50
1959 16968.0   252.50
1960 14385.0   217.30
1961 13650.0   207.30
1962 15441.0   229.50
1963 17000.0   245.80
1964 18750.0   266.00
1965 19453.0   268.20
1966 21400.0   287.10
1967 21782.0   285.20
1968 20906.0   266.20
1969 21097.0   261.50
1970 23996.0   293.50
1971 25014            293
1972 24048.0         275.90
1973 26494.0        297.00
1974 27527.0         303.00
1975 28452.0         307.90
1976 28631.0           305.50
1977 28273.0               297.70
1978 30477.0                316.60
1979 33212.0           340.50
1980 32056.0              324.80
1981 32502.0              324.80
1982 35450.0                348.70
1983 38728.0               376.00
1984 40731.0              390.30
1985 37911.0           358.20
1986 39151.0              364.20
1987 40473.0             370.30
1988 39404.0           354.90
1989 40755.0           361.60
1990 44624.0              390.30

所有跟帖: 

鄧小平及其以下的風流人物,能建國嗎?1949年的時候能搞經濟嗎?但太祖卻都做到了 -free2005- 給 free2005 發送悄悄話 free2005 的博客首頁 (156 bytes) () 02/23/2015 postreply 13:22:03

毛死時,中國是世界最窮國之一. -yxhd- 給 yxhd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2/24/2015 postreply 02:59:10

胡說! 當時中國是人均最公平的。十億人口基本上做到了溫飽。人口第一的大國,人均財富要趕上先發國家肯定需要更多的時間。 -東坡學士- 給 東坡學士 發送悄悄話 東坡學士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2/24/2015 postreply 08:39:40

這篇有理。 不折騰正常年景農民就有飯吃。 -不開竅- 給 不開竅 發送悄悄話 (42 bytes) () 02/23/2015 postreply 13:31:28

毛在經濟上的最主要貢獻是建成完整工業體係。 -xwu622- 給 xwu622 發送悄悄話 xwu622 的博客首頁 (1057 bytes) () 02/23/2015 postreply 13:46:48

謝謝, 實在話, -弓尒- 給 弓尒 發送悄悄話 弓尒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2/23/2015 postreply 15:30:20

有道理。 -遍野無塵- 給 遍野無塵 發送悄悄話 遍野無塵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2/24/2015 postreply 11:06:47

毛最主要貢獻就是政治上的折騰,在政治真確的條件下,大家一條心才有這些成就。老人家一生如此。 -走石飛沙- 給 走石飛沙 發送悄悄話 走石飛沙 的博客首頁 (6 bytes) () 02/24/2015 postreply 18:23:16

co: 這篇有理。 不折騰正常年景農民就有飯吃。 -淡黃柳- 給 淡黃柳 發送悄悄話 淡黃柳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2/23/2015 postreply 14:04:14

這才是擺事實講道理的文章,頂一個。 -0862- 給 0862 發送悄悄話 0862 的博客首頁 (63 bytes) () 02/23/2015 postreply 16:10:41

+1 -hillhawkus- 給 hillhawkus 發送悄悄話 hillhawkus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2/23/2015 postreply 18:44:02

+1!對於毛,需要的是正確認識和總結。這種理性探討,直接襯托出那些惡毒謾罵者的卑賤。 -齊鷗- 給 齊鷗 發送悄悄話 齊鷗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2/24/2015 postreply 18:37:56

時間是寫錯了。文件是可以社員自己決定。不是至今還有很多社隊沒分麽。 -遍野無塵- 給 遍野無塵 發送悄悄話 遍野無塵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2/23/2015 postreply 20:18:02

你的說法有道理,那些沒分田的在生產力發達的今天,才是真正體現了人民公社的優越性。 -wjsun- 給 wjsun 發送悄悄話 wjsun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2/23/2015 postreply 22:00:27

所以,結論就是,人民公社才是先進的生產關係,才是解決農村問題的鑰匙。 -wjsun- 給 wjsun 發送悄悄話 wjsun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2/23/2015 postreply 22:03:33

我要說的是, 好東西搞早了(當生產力還沒到的時候),就會是壞事了。 -遍野無塵- 給 遍野無塵 發送悄悄話 遍野無塵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2/24/2015 postreply 07:15:20

雖然時代有局限性,但後來取消人民公社應該是個曆史性的錯誤。那時候生產力已經大大發展了。 -wjsun- 給 wjsun 發送悄悄話 wjsun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2/25/2015 postreply 15:21:50

按馬克思的觀點,從來都是生產力推動生產關係的變革(先有進步的生產力,才對生產關係有要求)。而不是相反。 -遍野無塵- 給 遍野無塵 發送悄悄話 遍野無塵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2/24/2015 postreply 07:19:34

人民公社 促退 論點不對, 論據蒼白, ------ 願意分析回顧總結的 態度可嘉, -弓尒- 給 弓尒 發送悄悄話 弓尒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2/23/2015 postreply 19:57:36

觀點可以討論。總結曆史經驗的態度應該充分肯定。 -齊鷗- 給 齊鷗 發送悄悄話 齊鷗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2/24/2015 postreply 18:40:55

真正解決國人吃飯在於良種+化肥,都是毛晚期的作為,後來被鄧先富的聯產承包責任製摘了桃子 -頭發與財富成反比- 給 頭發與財富成反比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2/23/2015 postreply 20:05:13

你說的沒道理!最沒道理的就是否定人民公社製度!否定的理由就是說58年後糧食減產.但你別忘了,到65年糧食恢複產量時, -筆架山- 給 筆架山 發送悄悄話 (451 bytes) () 02/23/2015 postreply 21:32:44

這個反駁很有力。 -hillhawkus- 給 hillhawkus 發送悄悄話 hillhawkus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2/23/2015 postreply 21:46:46

這個觀點我同意! -jh168- 給 jh168 發送悄悄話 jh168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2/24/2015 postreply 03:57:35

公社時,糧食增加主要是生產力的進步(化肥,機械化,電力,良種),而不是生產關係(公社)的原因。 -遍野無塵- 給 遍野無塵 發送悄悄話 遍野無塵 的博客首頁 (559 bytes) () 02/24/2015 postreply 07:13:39

如果你承認生產力的進步(化肥,機械化,電力)的進步促進了糧食增產,那就要承認大躍進總體上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 也就 -筆架山- 給 筆架山 發送悄悄話 (215 bytes) () 02/24/2015 postreply 07:51:50

不和你爭論。 -遍野無塵- 給 遍野無塵 發送悄悄話 遍野無塵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2/24/2015 postreply 08:13:06

樓主忘了一個重要的因素:人口爆炸式的增長,吃飯不幹活的未成年人多了,糧食短缺就不可避免了。 -東坡學士- 給 東坡學士 發送悄悄話 東坡學士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2/24/2015 postreply 08:45:49

我考慮的是全國的糧食總產量。 至於怎麽用糧,則是另一個話題。 -遍野無塵- 給 遍野無塵 發送悄悄話 遍野無塵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2/24/2015 postreply 11:05:32

人均糧食不小,但又餓死那麽多人!原因是有糧沒油和糧食去向不明。 -啟蒙拉底- 給 啟蒙拉底 發送悄悄話 啟蒙拉底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3/07/2015 postreply 21:09:13

你的糧食數據哪裏來的?能說一下嗎?還有,就算從你提供的表中,63年的糧食總量就超過了所有以前了。你怎麽說65年呢? -研究研究- 給 研究研究 發送悄悄話 研究研究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9/02/2015 postreply 13:13:33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