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黨-上大學-步步高 告訴你: 識和提攜習近平 的伯樂和恩人 是哪幾個???】

來源: 弓尒 2015-02-15 09:21:24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48964 bytes)
本文內容已被 [ 弓尒 ] 在 2015-02-15 09:57:19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習近平(1953年6月15日-),祖籍河南鄧州,籍貫陝西富平,生於北京。

1969年1月參加工作,其實就是從北京下鄉插隊到陝西延安地區的延川縣 梁家河村。


1974年1月在梁家河村入黨,
1975年10月,他受推薦進入清華大學化學工程係基本有機合成專業5班學習,成為了工農兵學員。

1979年4月畢業。畢業之後,分配到國務院辦公廳和中共中央軍委辦公廳
擔任其父好友中央軍委秘書長耿飆的三個秘書之一。

習近平曾在河北 福建 上海等地歷練,得到一步步的提拔,
2007年秋舉行的中共十七大上,任中央政治局常委,
2012年11月15日,在中共十八屆一中全會上,習近平總書記,
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五代最高領導人。

------

入黨:

介紹人 老支書 梁玉明
當時的縣委書記 申昜

「我先後寫過八份入團,十份入黨申請書,由於家庭(即其父習仲勳)的原因,都未獲批準。
後來村和公社要留我,又將我的入黨問題交到縣委去研究。在研究我的入黨問題時,當時的縣委書記說,
這個村姓氏矛盾複雜,需要他留下來繼續鞏固;
他爸爸的結論在哪兒?沒有,不能因此影響他入黨。所以就批準我入黨。」

據習近平的入黨介紹人、梁家河村農民黨員梁玉明回憶,
他介紹習近平入黨
“完全是因為習近平本人表現好,踏踏實實幹,有想法,能團結群眾、團結隊幹部”

不久,習近平當選為梁家河大隊黨支部書記,原支書讓賢改任副支書。


梁玉明 與 習近平

 

1973年,梁玉明介紹習近平入黨。

起初入黨申請遞交到公社,公社書記不批。
梁玉明還挨了罵:“你這麽膽大,敢把‘黑五類’子弟介紹入黨。”

得知消息後,習近平並沒有表現出特別失望。
兩個月後,轉機出現——這個公社書記調走了,來了一個新書記。
習近平的入黨申請又被上報,這一次,批了。

“這件事很讓習近平高興。他說,哎呀,群眾看得起我。”梁玉明回憶。

“雖然習近平入黨那麽高興,但是心裏始終有不高興的地方——他爸的問題還沒有徹底解決。”
梁玉明說。

入黨後,梁玉明要習近平接替自己做村支書。村民張延兵回憶,為此村裏開過一次社員大會,
讓同意習近平當支書的人舉手。現場的人都舉了手。
張衛龐說,這是因為村民認為他“有文化,比農村人思想進步、想得深刻”。



與他同時下鄉到梁家河村的還有其他14名北京知青,都是軍幹子弟,半年後都參軍走了,
隻剩下 習近平 這一個 “黑崽子”
習 感到 孤獨, 但 挺下來了,熬過來了。
習近平的這張黨票 很重要,否則,在清華4年,在軍委辦3年,入黨的機會可能性很小。
沒有黨票,遑論總書記!








聽說習近平要回北京上學了,隊裏家家戶戶都要請他吃飯。

  當年10月7日那天,全村人都沒上山幹活,他們排了很長的隊送習支書,足足送了十多裏。
有十幾個人硬是步行60華裏送他到縣城,晚上一同擠在國營旅館的一間平房裏打地鋪睡。
第二天,他們一同到照相館照了紀念照——那是他們第一次照相,花了5元5角錢。
習近平要付錢,大夥兒不讓,最後你三角他五角湊夠了這些錢。

 
----

上大學:

延川縣,村社縣 三級幹部好人 相助推薦。
關鍵人物: 清華大學 副校長 劉冰

「我那時一邊當村幹部,一邊總渴望有機會能上學深造。那時候報大學,我三個誌願都填清華大學。
縣裡將我報到地區,地區不敢作主,清華大學來招生的人也不敢作主,請示清華大學。這又是一個機遇。
1975年7、8、9三個月,正是颳所謂的右傾翻案風。
(當時清華一二號人物遲群、謝靜宜都不在家,劉冰掌權,他批準了習近平的入學資質。--- 編者 我註)  
當時我父親剛剛解除監護,下放到洛陽耐火材料廠,耐火材料廠開了個「土證明」:
「習仲勛同誌屬人民內部矛盾,不影響子女升學就業。」

近平從而獲準進入清華就讀。

 
1979年畢業後,沒有隨當時 “哪兒來 哪兒去” 的分配原則,而是 學化學的 一下
搖身一變 成軍人了, 而且 是 給耿飆 當秘書
這可不是一般人 想幹嘛就幹嘛的 哦

你懂的,,,:)


--------

步步高:

耿飆

中央組織部 審查 暗訪幹部們

江澤民,胡錦濤--- 至少沒有使倒勁吧

至今尚未露出水麵的貴人???



-----------

總之, 習近平 厚道,正派,低調,不張揚,無貪腐醜聞,打鐵先得自己的腰板硬,更有貴人相助,順風順水。

習仲勳 乃父 人緣人脈好 福蔭其子 也是一因, 當時的老縣委書記 申易 也許是位耿直的老革命,也許是當年習仲勳的老部下?


相比之下, 本事不在習下的 薄熙來,浮了點兒,張揚風頭, 用人不當, 操之過急,
欲速則不達,畫虎不成反類犬,還授人把柄,翻了船,栽到陰溝裡去了。



習近平的格言:

老實做人,紮實做事;不事張揚,隻求實績;
勿忘人民,甘作奉獻;鞠躬盡瘁,奮發有為。

--------

我1969年從北京到陝北的延川縣文安驛公社梁家河大隊插隊落戶,
7年上山下鄉的艱苦生活對我的鍛煉很大。(其實不到7年,實為6年9個月, 編者 我注
最大的收獲有兩點:
一是讓我懂得了什麽叫實際,什麽叫實事求是,什麽叫群眾。這是讓我獲益終生的東西。
二是培養了我的自信心。

    記得父親要求我們從小就要做講團結和善於團結的人。走上社會後,對這一點的體會就更深刻了。
我感到:凡事團結處理得好,工作就能做得比較好;如團結處理不好,凡事就做不好。
特別是當年上山下鄉到陝北,遠在千裏之外,舉目無親,靠的就是團結。
在梁家河我跟大家一起幹活,生活習慣了,勞動關也過了,群眾到我這串門的人也多了,
我那窯洞逐漸成了那個地方的中心——村中心。每天晚上,老老少少絡繹不絕,
講古今中外,講他們感受到的新鮮事,漸漸地就連支部書記有什麽事都找我商量。
他說,年輕人見多識廣,比他懂得多。

回想我剛下鄉的時候,大概有二、三十個知識青年,(同村的共15名,其他大概在臨近村?   --- 編者 我注
都是軍隊幹部子弟,半年後大部分都當兵走了。
近一年時間裏就我一個堅守在那裏,感到十分孤獨。
但當我適應了當地的生活,特別是和群眾融為一體時,就感到自己生活得很快樂。    




========

習近平在延安插隊的日子 

(此下文內 有些文學成分 哈)

  他帶了一箱子書下鄉 

  梁家河村40歲以上的村民至今還記得,那年隆冬,公社通知說,
上麵派來15名北京“知識青年”,要生產隊派人接走。 


  1969年1月13日,吃過早飯後,大隊支書一聲吆喝,社員們換上拆洗翻新過、準備過年時候才穿的新棉襖,帶著活蹦亂跳的孩子,趕著隊裡的毛驢,浩浩蕩蕩朝文安驛公社行進,個把鐘頭後,大夥兒就擁進了公社大院。 

  交接的場麵遠沒有社員們想象的那麼熱鬧—公社已經把知青名單提前分好,各大隊支書根據單子招呼分給自己的人,點名確認後,社員幫助知青拿箱子鋪蓋行李,知青跟
在社員後麵回大隊。 

  搬運行李的時候,有一個小插曲,現任梁家河村村支書的石春陽至今記得很清楚。“當時有個後生,平時村裡人都知道他精明。那天給知青扛箱子的時候,他率先挑了一個看起來比較小的棕箱,結果在路上還是落在了後麵。等歇息的時候,他隨手掂量了一下別人扛的大箱子,才發現遠沒有自己的沉,他嘴裡嘀咕說,這北京知青是不是帶了金元寶。後來證實,那個箱子是習近平帶的,裡麵裝的不是金元寶,而是一箱子書。” 

  當時,這批知青的年齡大多十六七歲,習近平更小,還不到16歲。這15個孩子中間,有10個人的父母正在接受批鬥。 

  吃苦耐勞好後生 


  梁家河實際上並沒有真正的河,隻有一條溝渠,雨季的時候溝渠裡才流淌一些泥水。 

  溝渠兩側是陡峭的山坡,先人們利用這種山坡地形順勢挖出一孔孔土窯洞,就是家。全大隊200多名社員就住在這些土窯洞裡。 

  習近平被安排到二隊一戶社員閑置的土窯洞裡。土炕、灶台、團子,眼前的這一切,知青們都十分陌生。土炕是什麼?土炕就是床,和床不同的是它是用泥坯做成,下麵留有煙道,做飯時燒火的餘熱可以用來取暖。團子是什麼?團子就是窩頭…… 

  時任梁家河大隊一隊隊長的石玉興回憶說,知青來到梁家河的第一頓飯,吃的是當
地名吃“抿尖”。 

  抿尖的原料以豇豆或豌豆麵為主,也可以摻入一些小麥粉或玉米粉。麵團和好後,放在一種類似擦子的器皿上(叫“抿尖床”),下麵是沸騰的鍋。用一個“工”字形木板(叫“抿拐”)在抿尖床上往下搓麵團,抿尖就會落入鍋內—有點像麵條,但不到一寸長,兩頭是尖的,故名“抿尖”。抿尖爽滑筋道,味道好,營養高。不過,在那個年頭,這東西逢年過節才能吃得上。平時鄉親們吃得最多的是團子,也就是玉米麵窩頭。 

  23年後的1992年秋天,時任福建省委常委、福州市委書記的習近平再次回到梁家河時,鄉親們依然你一斤我兩斤地給習近平送來禮物—“雜麵”、豇豆、芝麻、小米,讓習近平回福建後吃家鄉的“抿尖”和小米湯。習近平也惦記著鄉親們,他挨家挨戶看望了大家,還給每戶人家帶了一隻鬧鐘,讓它提醒上學的孩子們按時到校。 


  習近平插隊梁家河很長一段時間是在基建隊勞動。基建隊的主要任務是打壩淤地。 

  “我是在延安入的黨” 

  2008年全國“兩會”期間,已擔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的習近平來到人民大會堂陝西廳,與出席十一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的陝西代表團一起審議政府工作報告和人大常委會工作報告。 

  聽完代表的發言後,習近平激動地說:“我是在延安入的黨,是延安養育了我,培養了我,陝西是根,延安是魂,就像賀敬之那首《回延安》的詩裡所描繪的:我曾經幾回回夢裡回延安。我期盼著在一個合適的時候,能去陝西再去看看延安,向老區人民學習,向陝西的各級幹部學習。” 

  按照新華社公布的簡歷,習近平1974年1月入黨。據習近平的入黨介紹人、梁家河村農民黨員梁玉明回憶,他介紹習近平入黨“完全是因為習近平本人表現好,踏踏實實幹,有想
法,能團結群眾、團結隊幹部”。 

  梁玉明介紹,習近平向黨組織遞交過兩次入黨申請書。第一次,因為他的父親習仲勛當時正在受迫害,父親的所謂問題影響了他,沒有批準。第二次申請時,組織上按照中央“父母有問題,不影響子女”的精神,就批準他入了黨。 

  入黨後不久,習近平即被選為大隊黨支部書記。冬天裡,社員除了搞農田基建外,還有一件事是拉煤,以供一年做飯取暖用。這些煤由汽車從附近的子長縣拉到文安驛公社,然後再用架子車拉到梁家河村。 

  據石春陽講,有一天,習近平在報紙上看到四川綿陽一些農村在搞沼氣,用來做飯、照明,既方便,又廉價。想到村裡年年拉煤的日子,他再也坐不住了。幾天後,習近平到公社請了假,自費跑到四川綿陽地區實地考察沼氣池建造技術。那時,延安還沒有通火車,他要坐兩天汽車到西安,然後再坐火車到四川。 

  回到村裡後,習近平給社員們講述沼氣的好處,從未接觸過化學、不知道沼氣為何物的大多數鄉親們聽得雲裡霧裡。習近平知道這是一件新生事物,他決定先建好第一口沼氣池,用事實來說服社員。 

  幾個月後,當社員用第一口沼氣池的沼氣做飯照明的時候,鄉親們不得不佩服這位年輕的習支書“有知識、點子多”。據梁玉明講,到1975年,全村在習近平的帶領下一共建成幾十口沼氣池,基本上解決了社員做飯、照明的問題。 

  今天的梁家河村口立有一塊碑,碑文是這樣寫的:“(上世紀)70年代初,為了響應國家大力發展農村沼氣的號召,在時任村支書習近平同誌的帶領下,建沼氣(池)60口,這口沼氣(池)是保留的其中之一。1975年8月,全省沼氣現場會在這裡召開,村上做了經驗介紹。2007年10月,按照沼氣建設新技術,此井在原先的基礎上改造維修為旋流布料自動循環高效沼氣池,繼續為老百姓服務。” 


  2005年3月22日,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到淳安縣視察的時候,專門參觀了當地下薑村的沼氣池。他風趣地說:“我曾經是建沼氣的‘專業戶’。30年前我在陝北農村插隊當黨支部書記時,建成了陝西省第一個沼氣村。當時還沒有這麼好的條件,現在條件好了,我們一定要把建沼氣這件事辦好,讓群眾真正受益。” 
 
“鄉親們還吃團子不?” 


  1975年秋天,習近平被推薦讀清華大學,這時他已經在梁家河幹了將近7年時間。 

  由一個涉世不深的少年,歷練成一位業績突出的村支書,梁家河的一草一木,對他來說都有著不可割舍的情結。 

  聽說習近平要回北京上學了,隊裡家家戶戶都要請他吃飯。 

  當年10月7日那天,全村人都沒上山幹活,他們排了很長的隊送習支書,足足送了十多裡。有十幾個人硬是步行60華裏送他到縣城,晚上一同擠在國營旅館的一
間平房裡打地鋪睡。第二天,他們一同到照相館照了紀念照—那是他們第一次照相,花了5元5角錢。習近平要付錢,大夥兒不讓,最後你三角他五角湊夠了這些錢。 

  習近平和鄉親們的這張合影,至今還留在梁家河村的好多村民家裡,呂侯生就是其中一個。 

  習近平初到梁家河大隊時,被安排在一戶人家的窯洞裡。不多久,因為這戶人家的孩子要結婚,習近平就搬到呂侯生家的窯洞裡住。呂侯生的母親去世早,他從小學會了做飯。習近平住進呂侯生家的窯洞後,就主動向他學習做飯。呂侯生與習近平年紀相仿,兩人經常住在一起。 

  習近平離開梁家河後,一直關注著這裡的鄉親們。習近平擔任福建省的領導後,接到呂侯生的一封信,說他的腿出了問題,在當地治不好。習近平就讓呂侯生到福建,自己花錢為呂侯生看病,雖然腿最終還是沒能保住,但這些幫助讓呂侯生終生難忘。 

  “近平見到我後,第一句話是問鄉親們還吃團子不了?我說基本上不吃了。他笑著說那是吃白麵了?我說是的,他就很高興。”呂侯生說。 

  梁家河大隊有個勞動模範叫武林娃,智力障礙。生產隊時期因為幹活過於賣力,腰和手指落下殘疾,不能伸直。習近平從福建回到梁家河看望相親們時,看到昔日牛一樣勤勞的林娃不再強健時,他眼眶潮濕,握著林娃的手半天不肯鬆開,隨後從口袋裡掏出幾百元錢塞給林娃,在場的鄉親們無不為之動容。 

  延安市東北方向,有一個叫文安驛的小鎮。文安驛往南,沿著一條新建的柏油路向山裡走幾公裏,就到了梁家河村。1969年1月,這個偏僻的小山村來了一群北京知青,其中一人就是現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家副主席、中央軍委副主席習近平。來到這裡後,他們和鄉親們一起睡土炕,一起挑糞拉煤,一起攔河打壩,一起啃著窩窩頭…… 

  梁家河村村民梁新榮那時隻有十多歲,今天回憶起習近平在基建隊幹活
的情景時,還是歷歷在目:“他是真幹呢!穿一件藍色的舊棉襖,腰裡係一根點炮時用過的導火索,沒有一點書生的架子。” 

  今年79歲的梁有昌,用“吃苦耐勞”來形容習近平。在他的印象中,那是農歷二三月的時候,陝北冰雪剛剛融化,寨子渠打壩,習近平經常卷起褲管、光著腳,站在刺骨冰水裡幹活,當時社員都評價他是“好後生”。 

  “愛看書”、“好學”,是梁家河村人對習近平的又一評價。在他們的記憶中,習近平經常在煤油燈下看“磚頭一樣厚的書”,有馬列,好像也有數理化。
“那時候不通電,他就在煤油燈下看書,有時候吃飯也拿著書。”石春陽說。



 
 

所有跟帖: 

學化工的工農兵學員一畢業就給中央軍委秘書長耿飆當秘書,靠的是拚爹。一個當了三十年高官毫無政績的人,現在成了英明領袖了,哈哈 -rayca- 給 rayca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2/15/2015 postreply 09:26:08

不無道理, 嗬嗬,,,---- 且看他的行動吧, 出水才見兩腿泥 呢,,,, -弓尒- 給 弓尒 發送悄悄話 弓尒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2/15/2015 postreply 09:38:10

精神病兒子當皇上,替父親當秘書安倍,沒任何工作經驗當首相,世界最有名太子黨橫行國家 -mrict.- 給 mrict.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2/15/2015 postreply 09:43:48

他要是以前政績突出,就當不上總書記了。知道為什麽蘇聯人選勃列日聶夫當總書記嗎? -asiancarp- 給 asiancarp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2/15/2015 postreply 16:55:14

那些老革命即使在台下依然是有能量的,如果他爹是個民主黨大右派,他斷然入不了黨的。老鄧流放江西時,兒子也上了大學, -黨戴飆- 給 黨戴飆 發送悄悄話 (329 bytes) () 02/15/2015 postreply 23:10:55

這還用問,當然是習仲勳了。 -pta- 給 pta 發送悄悄話 pta 的博客首頁 (15 bytes) () 02/15/2015 postreply 09:29:50

老子沒用, 沒有直接使上勁, 福蔭其子 是肯定的, -弓尒- 給 弓尒 發送悄悄話 弓尒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2/15/2015 postreply 09:39:28

這不是你崇拜日本,老子直接傳給兒子孫子。 -mrict.- 給 mrict.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2/15/2015 postreply 10:09:56

我什麽時候蔥白日本了?你看貼很不仔細啊。 -pta- 給 pta 發送悄悄話 pta 的博客首頁 (18 bytes) () 02/15/2015 postreply 10:37:25

一段簡化字,一段繁體字,拷貝一段,編一段?很鬱悶。 -東方白- 給 東方白 發送悄悄話 東方白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2/15/2015 postreply 09:58:23

斷斷續續, 2部電腦,異地異時 敲出來的,情非得已, 將就8 哈~ -弓尒- 給 弓尒 發送悄悄話 弓尒 的博客首頁 (56 bytes) () 02/15/2015 postreply 10:08:53

How many people became a village's head at Xi's age? A person w -YanbeiYin- 給 YanbeiYin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2/15/2015 postreply 15:49:03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