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我國科學家首次實現光子軌道角動量糾纏的量子存儲

來源: xwu622 2015-02-15 08:47:06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2346 bytes)

我國科學家首次實現光子軌道角動量糾纏的量子存儲
來源:中國科技網-科技日報 2015年02月15日

科技日報訊 (記者吳長鋒 通訊員楊保國)我國科學家在國際上首次實現了光子軌道角動量糾纏的量子存儲,進一步證明了基於高維量子中繼器實現遠距離大信息量量子信息傳輸的可行性。該研究成果近日發表在國際物理學權威期刊《物理評論快報》上。

這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郭光燦院士領導的中科院量子信息重點實驗室史保森小組在高維量子中繼研究方向取得的重要進展。

光子的軌道角動量產生於電磁波螺旋前進的波前,可以構成一個無限維的編碼空間。將光子編碼在軌道角動量空間,可以大幅度增加光子的信息攜帶量。此外,利用光子的高維編碼態還可以提高量子密鑰傳輸的安全性,實現二維編碼態無法完成的量子信息協議,並進行量子力學基本問題的研究。而要實現大信息量、長距離的量子信息傳輸,必須借助量子中繼器,而量子存儲單元是構成量子中繼器的核心,因此必須首先實現高維量子糾纏的存儲。

史保森教授和博士生丁冬生等繼2013年在國際上首次實現攜帶軌道角動量的單光子存儲後,最近他們又在該研究方向取得重要進展,首次實現了光子軌道角動量糾纏在兩個存儲單元之間的存儲。他們利用兩個磁光阱製備了兩個冷原子團,在其中一個冷原子團製備了單光子與原子係綜之間的糾纏,然後將該光子存儲在另一個冷原子團中,從而實現了軌道角動量糾纏在兩個原子係綜之間的存儲。

為了檢驗糾纏特性,他們利用量子層析技術重構了存儲糾纏態的密度矩陣。通過對比存儲前後雙光子幹涉可視度和計算存儲保真度等,來檢驗存儲過程對糾纏程度的影響。實驗結果表明,軌道角動量糾纏可以被高保真地存儲。

http://www.wokeji.com/kbjh/zxbd_10031/201502/t20150215_972078.shtml

 

所有跟帖: 

以前的STM,理論證明和技術實現後立馬應用。光子纏繞就是個賣拐,理論上是超距能量傳遞,惑悠假說 -金猴子- 給 金猴子 發送悄悄話 金猴子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2/15/2015 postreply 11:05:26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