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趙本山能挺過去嗎?

來源: 淡黃柳 2015-02-05 14:41:00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0181 bytes)

無 論是從文藝創作的視角來看,還是從政商關係的構建來看,趙本山似乎越來越OUT了。形勢比人強,毫無疑問,眼下的十字路口該何去何從,將會比蟻力神風波、 心髒病住院、退出春晚這前三次危機中的選擇更關乎命運。選擇失當,可能就是一個死胡同。那麽,風波中的趙本山會何去何從?

這一次,趙本山能挺過去嗎?

深秋初冬交替之際,這個讓趙本山心跳的提問,瞬間成為坊間熱點。

先是被曝因為“上麵安排”,相繼缺席中央、遼寧省、鐵嶺市三級的文藝工作座談會。隨後,因《聯合早報》報道中一句“趙本山的妻子馬麗娟,四年前與龍鳳胎子女移居本地”,移民風波再起。

盡管他已離開央視春晚數年,當此風口浪尖,還是表示“隻要觀眾看,身體不好我也上”,然而羊年春晚宣稱的“三不用”,極有可能讓飽受低俗化質疑的本山大叔吃閉門羹。

二十多年來,有關趙本山的議題,從“演什麽小品”、“帶哪位弟子”的榮耀,轉變為“能否挺過去”的擔憂。

輿論聚焦的潛台詞,其實在追問:本山大叔是走到了一個十字路口,還是走進了一個死胡同?

趙氏風格的困境與政商危機

趙本山確實開創了一個時代。趙氏作品從居於江湖,到年複一年地例行出現在春晚這個國家級的文化舞台,本就意味著官方正統文化對草根文化的接納。

不管其作品是不是在貶低農民和嘲笑殘疾人,有一點不可否認,在央視春晚這些年的諸多菜譜中,趙氏小品是宣傳說教意味和政治包袱相對最輕的。

如果春晚隻是個普通的娛樂舞台,趙本山與央視的蜜月,或許可以繼續下去。

但現實並不如此,央視春晚至少在定位上,還沒辦法擺脫國家級文化盛宴的這頂帽子。它還想要做一鍋所有人都能吃的大鍋燴,在“豐富人民群眾精神生活”的同時,講述民族複興、國家繁榮大團結的宏大敘事。它與趙本山的二人轉這類炕頭文化之間的裂痕,會越來越大。

春晚“三不用”原則揭示的文藝大氣候,其實說明了官方主流文化對低俗化的警覺,趙本山自然首當其衝。所以,在文藝不能淪為市場奴隸的呼聲下,還要不要這塊俚俗招牌,確如肖鷹所說,可以上升到“事關反低俗的文藝創作道路”的高度——這將是趙本山無法回避的創作困境。

不過,審視趙本山與當今時代的張力時,還必須看到另一條線索。

趙 本山多以演員的身份示人,詼諧幽默的表演成就了高具辨識度的銀幕形象。這種鮮明的趙氏風格,已經在趙本山的一手經營下成就了一個文藝領域商業帝國。通過打 造一個以二人轉為中心的產業鏈條,2011年,本山傳媒所屬的劉老根大舞台年收入總額已突破兩億,版圖拓展到了中國境內北至黑龍江、南到海南島,東至山東 泰安的廣大區域內。

在政商關係的拿捏上,趙本山確實有其過人的地方。正如一名遼寧政府人士對媒體透露的,但凡地方政府的政 令和舉措遇阻時,他都主動表達幫忙意願。就這樣,文藝商人趙本山仗義疏財、忙前忙後的身影,出現在了包括遼大建校舍、開原修高鐵在內的諸多事項中。這種精 準拿捏一度讓他平穩度過蟻力神風波,還讓沈陽的政府訪客屢次成為劉老根大舞台的座上賓,在他的捧場名單裏甚至不乏薄熙來這樣曾經的官員大咖。


2012年12月《南都周刊》刊發了大量王立軍的舊照,其中部分照片中出現了徐明、趙本山、小沈陽等人。圖為2009年2月27日,王立軍在重慶公安局辦公室會見徐明和趙本山。

當然,這種曖昧的政商關係是蜜糖,卻也是毒藥。商業的凶險在蟻力神事件中,徹徹底底給趙本山上了一課。現在看來,盡管蟻力神風波席卷數月,但它頂多就是伏筆,真正的危險發生在商業與政治之間的曖昧結緣上,趙本山依賴著它將產業鏈做大,卻也把自己推到了懸崖邊上。

不知本山大叔看到上流傳的他與薄熙來、王立軍等人的昔日合影,作何感想,隨著薄、王的相繼倒台,這些曾經親自站台的友情支持,在當下無疑會變成文藝商人趙本山的致命傷,乃至過渡為一種政商關係的危機。


再次浮現的“劉老根會館風波”

環境和風向變化對趙本山的影響,還不止於此。據沈陽政府工作人員向媒體記者透露,以前接待上級或外地來沈的人士,基本上晚上都要安排去劉老根大舞台看二人轉,而去年以來,受到八項規定的影響,劉老根大舞台的上座率也下降了。

劉 老根大舞台或許是一個窗口,捧場官員蹤影逐漸減少,正如網友猜測,有多少是政策影響,有多少是完成與趙本山的有意切割,確實不好判斷。不過可以肯定,少了 政府官員這一重要的座上賓,趙本山與當地官場之間的這根線,很難還像以往那樣如此結實。對文藝商人趙本山的商業帝國來說,這將是比被央視春晚導演組冷落更 加致命的變化——在原本親密的政商關係中,很多問題或許都不成問題,而隨著關係的僵硬與疏離,這些潛在的問題也必將浮出水麵。

正是基於這層緣由,本山傳媒旗下的劉老根會館在北京破壞文物的舊賬被翻出。遙想三年前,本山傳媒大手一揮,將包括278歲的晉翼會館在內的6個四合院重金租下,加工改造,將曆史建築打造成一個私人性質的高檔會所,以18萬元每天的最低消費招徠來客。


2011年8月,位於北京前門商業區和曆史文化保護區的劉老根會館被實名舉報破壞文物。但經過整改,劉老根會館很快便繼續開門迎客。

 

如今外界風傳京城劉老根會館即將關張,除去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的《關於嚴禁在曆史建築、公園等公共資源中設立私人會所的暫行規定》正式施行的因素,三年前文物破壞風波在法律層麵梳理不清也是重要原因。

 

彼 時,劉老根會館被實名舉報破壞文物,趙本山站在風口浪尖。麵對屋頂加“罩子”、院內挖遊泳池、深挖地基建山牆等諸多質疑,趙本山始終保持緘默。北京市東城 區文委調查後,雖也表示舉報是“實事求是的”,但僅以“會館隻是加蓋了罩棚,沒有動文物本體”簡單回應。整改後的劉老根大舞台拆掉罩子、景觀水池後,便繼 續開門迎客。至於有著公益屬性的晉翼會館為何可以搖身一變成為私人會所、舉報人的信息為何泄漏到本山傳媒,成為未竟之問。

 

三 年後的這場風波,靠保持緘默,趙本山注定躲不過。在執法層麵,當年的劉老根會館有沒有受到特殊照顧,有待再度厘清。對於趙本山而言,三年後的這次舊賬重 提,其實是其舊有的政商屏障逐漸弱化後不難想見的結果。大環境在變化,甚至不隻是劉老根會館,包括多年前僥幸過關的蟻力神等事件,都可能被重新審視。

 

不管這種審視是如傳言那樣,是基於站錯隊後對個人曆史的清理,或者隻是以執法公正的名義,讓有明星光環的趙本山在法律層麵回歸平民,趙本山都站在一個新的十字路口。


本山大叔的自由選擇並不多

 

無論是從文藝創作的視角來看,還是從政商關係的構建來看,趙本山似乎越來越OUT了。

 

二 人轉這類俚俗的炕頭文化,很難完成突破性地轉換去適應當下的文藝氣候,這是農民文化的本質決定的。而且,互聯網一代也將不再需要他,他們不會在乎一台春晚 有沒有喜劇大師趙本山,甚至毫不在乎春晚本身。在各自的定位下,春晚,趙本山還有成於互聯網之下的年輕一代,將完成這個時代的重要分離。

 

之於作為商人的趙本山,這種分離,還將伴隨著舊的政治屏障的瓦解。無論這是不是個重歸於零的過程,資本與權力曾經的親密,會一去不複返。在這個意義上,趙本山必須要解決的選擇題,其實並沒有多大的自由度:

 

A、 要麽試圖繼續去接近官場,與政治攀親,去為自己此前的錯誤選擇做一個告別,在擁抱另一顆大樹的同時,迎接這個時代的改變。順應文藝氣候與政策潮流,洗心革 麵,力戒低俗,解決會館固有的涉嫌破壞文物的法律問題,為了這個對自身命運而言極具象征意義的羊年春晚,積極爭取一張入場券。

 

B、要麽在政商關係上完成徹底的切割,老老實實經營自己的文化產業,回歸一個純正的喜劇演員和文藝商人。可以嚐試陽春白雪,卻重在填補文藝市場對俚俗的需求;關注政治,卻又能堅守市場化的商業規則。做合格的笑星與商人,不逾越一個演員和一個商人應有的邊界。

 

形勢比人強,毫無疑問,眼下的十字路口該何去何從,將會比蟻力神風波、心髒病住院、退出春晚這前三次危機中的選擇更關乎命運。選擇失當,可能就是一個死胡同。

 

趙本山會怎樣選擇呢?

所有跟帖: 

挺不過去,黨不把他整死,其他中國人也把他整死 -老嫖客- 給 老嫖客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2/05/2015 postreply 14:57:36

趙本山根本就沒有選擇的權利了。你說甕中之鱉還能有選擇嗎? -sanju- 給 sanju 發送悄悄話 sanju 的博客首頁 (451 bytes) () 02/05/2015 postreply 21:31:52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