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煜: 淘寶與工商總局之爭的表象之下

來源: 河裏的石頭1 2015-02-01 18:02:20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0539 bytes)
 
淘寶股價大跌,叫板工商總局,網購假貨風雲再起,又是一出大戲。網絡輿論自然又分成兩個大派,反對工商總局的,和反對淘寶回應的。

客觀持平地說,工商總局方麵所說的問題,其實沒點在點子上。而淘寶的回應,隻是方法論的爭議。一個是對網購現實環境與網購貓膩兒了解不深,一個是在抽檢方法論上狡辯。

先說淘寶的公關危機處理和回應吧。

淘寶主要的意思就是抽檢比例對淘寶不公,以至於檢查結果正品率僅為37.25%,其實這是抽檢設計比例的問題,前十大網購商各取十件,當然淘寶就不會數據這麽難看。但是同樣的,如果以市占率比例抽取樣品數量,淘寶商品的正品率恐怕比37.25%更低。如果以商家總數比例抽取樣品數量,淘寶恐怕正品率連20%都沒有了。

馬雲說淘寶不製造假貨,但注定背負委屈與責任。是的淘寶不生產產品,但作為銷售平台,當然負有責任了,這不是委屈,這是責任。雖然網絡購物平台不完全等同於實體商場,但難道我們消費者在實體商場買到假貨次貨,就不能找商場負責麽?工商稅務質檢消保就不能找商場追責麽?

股價跌了,管理上的困難與經營方式的調整是可以重新改善再出發的,但作為中國互聯網的驕傲、中國民企的領頭羊之一,傷了中國消費者的信心與支持,淘寶還可能有未來麽?

再說工商總局吧。

本次工商總局公布的網購產品質量檢測報告,其實也顯示出工商總局對網購的無知與對這個行業的不了解。對消費者的保障以及產品質量責任歸屬追責處在一個很低的水平。筆者一個朋友是網購圈的,就整理下他的看法與信息分享給大家。

平台篇

淘寶C店

淘寶C店當然是假貨次貨爛貨一大堆,C店有N萬之數,有直接生產過程的C店鳳毛麟角,比例上趨近於零。如果馬雲的說法成立,那C店店主同樣適用,不就是假貨搬運工麽?隻是做銷售而已。C店的貨品來源是五花八門,跑單幫的,地攤貨批發的,收尾貨的等等,當然也有很多從黑工廠批來的三無產品。

其實大部分消費者是無從判斷產品優劣的,往往是使用過後的一段時間,才能對商品質量做出一個大致的判斷,還有相當一部分假貨其實在質量上做得很好,隻是冒名頂替罷了。而國家的質檢標準不是從消費者的表麵觀察角度出發的。

淘寶是靠C店做起來的,培養等待網購市場做大的同時也擊敗了其他對手。C店的假冒偽劣產品說白了,是整個C2C市場的原罪,不單單是淘寶C店的問題。

對於國家工商稅務質檢部門來說,追查源頭才是打擊的重點。淘寶C店有過因為質量問題,產品問題關掉大C店的曆史,也有過配合工商等部門執法的經驗。但總的來說,還是非常不夠的。

淘寶天貓B店

淘寶B店當然就好得多,申請手續需要出示很多資料,淘寶也全力扶持以生產商或者品牌擁有者身份申請的旗艦店。但消費者不知道、工商總局不知道的其實還有很多。

很多品牌對於網絡銷售的態度,其實並不是很正經的,在網購平台大量處理庫存,甚至於輕微瑕疵品的品牌廠商是大有人在。淘寶官方在主觀上,當然是希望品牌廠商能夠加強對網購事業部門的支持,大力做網購。但現實是很多大品牌的廠商,即便隻將網購平台作為處理庫存和輕微瑕疵品的銷售平台,其銷售量依然非常可觀,淘寶的運營小二別說睜一眼閉一眼了,需要業績支撐的時候,可能還會幫助支持這些廠商一把,而大多數的網購消費者依然是無力分辨輕微瑕疵品的。

淘寶天貓B店的產品從供應源來看,和其他B2C平台如京東、蘇寧等沒有太大區別,從銷售市占率角度來說,廠商在分配不同銷售平台貨源時,大部分都會優先供應淘寶,其次是京東。所以其他平台這時候站出來嘲笑打擊淘寶隻是個投機行為。要麽一樣的產品,要麽更差。

商品篇

網絡購物主要是產品選擇過程的效率和價格很有優勢。大家淘寶了這麽多年,基礎經驗是很豐富的,主要還是談談一些大家不太知道的吧。主要說說天貓和各B2C平台商品的情況,因為這塊消費市場的增長更快,C店的傳統購物者都是老生意了,一個是信賴感,一個是經驗也較豐富,不提C店了。畢竟未來中國消費市場做強做大為主。

單獨網絡產品編號

很多廠商為了避免線上線下價格戰,在很多網購商品其實是做了單獨的網絡產品編號的,線下的同樣的商品根本就不是一個編號,所以網上打折你消費者看著便宜,其實還是上當了。跟線下一個價格的有非常多,有些甚至經銷商自己打折之後比線上還便宜。

舉個例子:灶具油煙機行業、小電器行業

爆款

不管是普遍的八二原則,還是淘寶一直宣傳的七二一原則,同品牌的不同產品有著不同的利潤率是普遍存在的現象。有些款式的產品是故意壓低利潤率,爭取市占率和營業額的。淘寶為代表的網購平台,玩的是一個叫爆款的遊戲。有些商家是很實誠的,是真心五折。有些就未必了,提價做假的銷售記錄,然後再報名活動打5折,大家恐怕都不會是第一次聽說吧。淘寶運營小二知道不知道?知道。反對不反對?反對。是不是睜一眼閉一眼?是的。

至於淘寶宣傳的七二一原則當中的一,讓賣家故意虧本,引流量的方式,有成功案例,但失敗的更多。

價格

簡單大概說說正規的品牌廠商各品類產品的利潤率吧。

化妝品保養品

國際一線大牌大概就分專櫃貨和渠道貨還有專業線。

專櫃貨指的是在商場shopping mall賣的產品,大概是50%利潤率。

渠道貨大部分指的是超市貨,比如玉蘭油其實就18%利潤,總的利潤率大概是45%--18%。大家購買的時候,還是要注意一下生產日期,盡量買6個月之內的產品,尤其是保養品有些國際品牌在超過6個月的庫存就有再打折給經銷商的事情。據說,很多產品超過一定時間,功效大為降低。

專業線就是有些品牌是專門賣發廊、spy店的產品,這部分利潤率就高了,80%,90%利潤率都有。總的來說利潤率在60%--90%

國內的品牌簡單說就是拿貨價2.5折到4.5折,好的不錯,爛的水很深,建議大家還是情願購買大牌的低價品。

衣帽鞋襪

對於這個品類的品牌廠商而言,其成本大概是3折左右,即便價格差很遠,綜合其成本大概都是這個水平。個別做更低,2.5折成本,有些高一些,3.5折成本。

IT產品

這類利潤率不高,大品牌的產品也沒什麽貓膩。

小家電大家電

利潤率在40%---30%為主,大家電低一些。

大致上就是以上這種情況,所以很多5折爆款,其實要打問號,更細節的就不說了,隻是針對大致情況說說。我們大家作為消費者別被耍了就行了。

消費者篇

說白了,工商總局也不懂網購行業,了解不深,淘寶等平台經營者呢,也有很多睜一眼閉一眼的情況,作為消費者,大致心裏有個底,別被騙,別上當就行。生產經營是需要利潤的,在網購市場逐漸規範的過程中,消費者追求極度性價比與價格優勢的時代逐漸過去了。對於大部分消費者而言,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和自身收入水平,可支配收入數量的增加,消費習慣逐漸走向品牌化,質量化這是大趨勢。

較為合理和未來比較可能的發展是大家消費逐漸選擇更多的品牌廠商的產品。對於市場的結構性變化,最終也會出現一種線下線上價格和服務對應的體係。消費者才是最終決定整個市場環境的最重大因素。淘寶工商總局之間的爭議,隻是目前這個階段的一個插曲,雙方如何配合,給消費者一個更好的,更加合理的市場規範才是應該努力的方向。

總結

淘寶是中國互聯網的驕傲,是見證中國經濟、中國製造、中國消費市場變強變大的最好平台,謙虛一些吧,正直一些吧,有問題就該正麵麵對。淘寶C店的問題,不是這次工商總局曝光,就不存在麽?如果是美國那邊先曝光,後果可能更嚴重,到時候就不是單單淘寶股價下跌了。站在廠商的立場,淘寶你真覺得廠商對你們的運營小二就沒意見?代運營、淘拍檔、類目主管、活動、廣告位,隨便掀一掀,你的股價還會上漲麽?淘寶總的來說是不錯的,但問題也不是沒有,千裏之提,潰於蟻穴。

工商總局還是顯得很弱,對行業和實際的貓膩兒了解不多,放下些管理者的心態和架子吧。到底是產業管理、工商稅務管理,還是消費者保障角度也不太明確,敢於提出問題的要做事的決心是好的,展現政府管理企業,特別是超大企業的決心是好的。但在方式方法上要接地氣,找到問題的核心症結點,要求行業龍頭配合,才能解決問題。政府的職責是解決問題,而不是提出問題,讓老百姓看看。

所有跟帖: 

去掏寶買東西的顧客其實就是周瑜打黃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就好像那麽多買奢侈品假貨的人,他們真的是受騙的嗎? -v5- 給 v5 發送悄悄話 v5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2/01/2015 postreply 18:26:55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