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燕祥在新詩和散文之外,也創作了相當多的舊體詩,因其中語多譏諷,
他自嘲為打油詩。廣西師大出版社於2005年出版的《邵燕祥詩抄·打油詩》即其首本舊體詩的集結。其中有一首《書憤》:
“幹戚如今舞已難
獨來獨往困刑天
頭顱已斫何須好
肝膽猶存未忍捐
垂垂老矣吳剛斧
西緒弗斯上下山
上帝已死諸神渴
滄海橫流剩一灣。”
在全書的詩作,這首的意思最為隱諱,但因放在1989年內,顯示是在談六四事件和趙紫陽,也就並不是太難解讀。
刑天舞幹戚,是出自《山海經》的神話。幹,盾牌;戚,大斧。刑天指趙紫陽。幹、戚,可指民主、法治,或黨綱、憲法。《山海經·海外西經》中記載:「刑天與帝爭神,帝斷其首,葬之常羊之山,乃以乳為目,以臍為口,操幹戚以舞。」刑天手拿著斧盾,向黃帝挑戰爭奪寶座。最後刑天不敵,被黃帝斬去頭顱。沒了頭的刑天並沒有死去,而是重新站起,並以胸前的兩個乳頭作眼晴,把肚臍當作嘴;手持斧盾,繼續奮戰。
陶淵明的《讀山海經》詩有:
“精衛銜微木,將以填滄海。刑天舞幹戚,猛誌固常在。
同物既無類,化去不複悔。徒設在昔心,良辰詎可待!”
陶淵明以“猛誌固常在” 、“化去不複悔”來讚頌刑天奮戰的精神。
邵燕祥的詩,以“頭顱已斫” 指趙紫陽被奪去總書記之位。肝膽猶存,則指護黨愛國的忠義之心未失。“上帝已死諸神渴, 滄海橫流剩一灣。”則指毛澤東已死,但大老們仍渴求權位;舉世都往民主潮流變革,隻剩中南海的一小池還死水不動。
2013年牛津大學出版社的《邵燕祥自書打油詩》,有收一些不好在大陸發表的作品。邵燕祥另有《悼紫陽》詩:
“一死仍然不自由,雌黃塗抹亂春秋。
憶君身戴千斤鎖,令我心輕萬戶侯。
堪歎唇亡連齒落,可憐爛額並焦頭。
寒鴉陣陣斜陽外,羈老京華未首丘。”
心輕萬戶侯,是說因趙紫陽的境遇,令他看不起黨國權貴。羈老京華未首丘,則是悲歎,因中共中央對適當埋骨之所的未認可,得不到正當的安排,趙紫陽的骨灰至今仍放置在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