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雪萍:中國“被聖誕”後之遐想

來源: 河裏的石頭1 2014-12-27 02:12:33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6032 bytes)

在美國這個以基督教為主要宗教的國度裏,“聖誕”當然是公認的重要節日。但並不是所有人群都以其為重。因此,“聖誕”期間,很多人不會見人便祝“聖誕快樂”。我朋友中的美國人,一般招呼“節日愉快”(happy holidays)。有的是因為自己不認或者抵製,有的是考慮到也許對方不認,等等。如此,至少在朋友和熟人之間,多少可以不每每“被聖誕”。
 
2011年冬天,第一次在寒假期間(12月中旬至1月中旬)回國。本以為可以借此躲過一個與己無關的日子,但發現居然“四麵楚歌“。除非不出門,不上網,不打開電視,不跟人說話,便不能不在國內“被聖誕”。
 


從北京西單到上海徐家匯,大江南北皆“被聖誕”
 
記得那次回國是開會,地點複旦大學的複宣酒店。入住第二天,路過酒店大堂,驚訝地發現那裏鳥槍換大炮,突兀地處著一棵“聖誕樹”,身披彩燈,似乎真要慶賀什麽。二十一世紀,在一堂堂中國名牌大學“被聖誕”,印象深刻。
 
“為什麽”?就問別人,得到的回答是:早就這樣了呀!這回答似乎與“為什麽”有點牛頭不對馬嘴。但顯然是我本人大驚小怪了:各類節日尤其是“Christmas”的“被經濟”早就是西方各國社會的現實。國人這廂也就是主動接個軌而已:消費經濟嘛。
 
確實,在“接軌”多年後的大小城市裏,每每走過隨處可見的商店,裏麵的“靜悄悄”總讓我好奇:怎麽商店和營業員似乎總比走進商店去消費的人還多。那些店要繼續開下去,可不就是得讓更多的人願意走進去並且掏腰包。
 
2013年底放假回國,自然繼續“被聖誕”。12月26日早上,中央電視台的英文台,專題報道世界各地“聖誕”節慶,包括中國。在采訪一位中國年輕人時,問他是否知道“聖誕”的來曆,年輕人說不知道,但說自己借機花了7千多元買禮物。
 
這樣的“坦誠無知”多少讓人想到近年流行的“土豪”二字。確實,舉國上下,媒體、商家、還有踴躍參與的消費者們,那麽不厭其煩地追捧和消費“聖誕”,與全球消費資本主義的邏輯接軌的熱情顯得過於濃烈,濃烈得可能會讓曾經的老牌“土豪”們私下竊笑。
 
中國的“聖誕經濟”有不少原創,尤其是“平安夜”吃蘋果。“蘋果”在基督教教義裏,與“撒旦”相關,象征人類“原罪”的誘因。吃蘋果,迎“聖誕”,不知虔誠的教徒們對此會有怎樣的反應。不過,這一原創至少讓全球的“聖誕經濟”更多元了點。
 
說到“多元”,其實國內人們對過“聖誕”的反應還是多元的。很多人,包括年輕人,自覺地拒絕“過洋節”,有些人對其“沒感覺”也無所謂,有些人帶著強烈的好奇心,有些則隻要是“洋節”就必過不可,等等。問題是,這種多元基本止步於個人層麵,屬於所謂“個人選擇”範疇,缺少政治內涵。
 
一年前,看到觀察者網站上岑少宇關於“聖誕節”中文譯文的文章。確實,“聖誕”這個詞,譯得聰明。盡管麵對來自中國士大夫主流文化的阻力,當時的傳教士們卻似乎深得“正名”之要。就像借用漢語裏的“上帝”來模糊基督教“God/上帝”的定義一樣,取主導中國傳統文化的“聖”字(“先聖”、“聖人”),代“Christ”/基督(耶穌的教名)一字。成功地模糊“Christmas”直白的基督教含義。
 
看來,在中國,不隻是我們這些凡人俗子今天才“被聖誕”。耶穌本人早就百年前在中國“被聖誕”了。隻是如今,這一當初的命名政治,就像西方殖民主義的其它遺產一樣,時過境遷,讓很多人把“聖誕節”當作“聖誕老人”送禮物之節日的同時,忘記內涵於這一命名背後的曆史和政治。
 
一百多年前,西方傳教士在殖民主義和帝國主義用戰艦大炮打開中國國門之後,在中國得以“合法”傳教。相比英法等老牌殖民國家,美國這個西方殖民主義的“後到者”更看重中國這一尚未完全被瓜分的“西瓜”。大量派遣傳教士,很快在中國成為最大的傳教士派出國。在希望把中國按照自己的麵貌轉變成基督教國家的同時,該國的精英們也把中國視為其潛在的產品傾銷市場和攫取財富的新源頭。
 
是中國革命打斷了這兩個內在邏輯相連的對中國的“未來設計”。

後革命的今天,國人們在“早就這樣了”的被聖誕過程中,似乎早已不經意地與這一“未來設計”的回歸握手言和,握手言歡,盡管“和”與“歡”基本屬於一廂情願;別人看中的是你兜裏的錢和他鏡子裏的自己。

 

所有跟帖: 

東施效顰,邯鄲學步, -弓尒- 給 弓尒 發送悄悄話 弓尒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2/27/2014 postreply 09:48:17

被聖誕和被共產 -qlite- 給 qlite 發送悄悄話 (24 bytes) () 12/27/2014 postreply 11:52:31

資本,聖誕,共產,日曆都來自那裏。除非重回儒教的朝代輪回,不然就脫離不了外來的意識理論! -needtime- 給 needtime 發送悄悄話 needtime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2/27/2014 postreply 12:12:44

聖誕和共產教不都是來自西方麽? -傻大目- 給 傻大目 發送悄悄話 (27 bytes) () 12/27/2014 postreply 13:15:26

被聖誕比被共產好,是社會的進步,難道隻許美國佬過聖誕,不讓中國人過聖誕? -人間無樂土- 給 人間無樂土 發送悄悄話 (1 bytes) () 12/27/2014 postreply 13:49:36

中國人恨不得把中國變成美國第二, 或成為美國的一個洲! -gimlet- 給 gimlet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2/27/2014 postreply 14:56:18

還有一件,每天默認這句話: -lihuama- 給 lihuama 發送悄悄話 lihuama 的博客首頁 (3323 bytes) () 12/27/2014 postreply 16:48:24

在中國,聖誕是商機,也給年輕人帶來快樂,已沒有任何宗教色彩,早變味了,何樂而不為。 -mapletea- 給 mapletea 發送悄悄話 mapletea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2/27/2014 postreply 18:16:22

潛移默化,中國人民在接收普世觀點,誰也擋不住。 -小酒蟲- 給 小酒蟲 發送悄悄話 小酒蟲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2/27/2014 postreply 21:42:27

全世界都可慶祝聖誕,中國人為啥不能慶祝聖誕?難道你還想看到中國與世隔絕的樣子嗎?中國人普遍將聖誕作為一種節日來慶祝,而不是宗教的 -Alton111- 給 Alton111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2/28/2014 postreply 05:31:30

沒什麽不好 -smeagolrocks- 給 smeagolrocks 發送悄悄話 smeagolrocks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2/28/2014 postreply 07:18:40

沒那麽可怕吧。 -abraham007- 給 abraham007 發送悄悄話 (270 bytes) () 12/28/2014 postreply 14:06:58

洋節也好國節也罷,普通人樂得多些節日,商家也歡喜,非得套上意識形態,是被迫害症患者吧? -筆利於劍- 給 筆利於劍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2/28/2014 postreply 18:26:48

這樣的文章挺無聊的。 -一目了然- 給 一目了然 發送悄悄話 (195 bytes) () 12/28/2014 postreply 18:57:32

有本事別用陽曆用陰曆,別過元旦隻過春節。還有別用手機,互聯網,別開汽車,別做飛機,這些都是洋玩意兒,LZ就會YY -myguinea1- 給 myguinea1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2/29/2014 postreply 10:16:54

洋節不好,你來國外幹什麽?喔,對了,中東不過聖誕,你可以去那兒。 -拾麥客- 給 拾麥客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2/29/2014 postreply 10:43:27

大冬天的,多過個節有啥不好,再說多是小年輕折騰,上歲數的有幾個搞這個的。 -shamrock100- 給 shamrock100 發送悄悄話 shamrock100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2/29/2014 postreply 13:13:29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