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網絡聊天到廣告,雙關語(又稱一語雙關)在中國文化中隨處可見。但日前,中共廣電總局出台新規定,禁止雙關語,令外界感到驚訝,媒體對此解讀不一。
英國《衛報》11月30日報導說,廣電總局禁止文字遊戲,說它違反了說寫中文標準的法律。各級電台和電視當局必須收緊它們的監管,打擊不規則和不準確的中文使用,特別是濫用成語。廣電總局還警告說,這種對成語隨意的改變無異於「文化和語言的混亂」。使得推廣文化遺產更加困難,並可能誤導公眾特別是兒童。
中文非常適合於雙關語,因為它有如此多的同音字,俚語和俗語以及笑話等文字遊戲。《衛報》報導援引北京首都師範大學CET學術項目主任David Moser的話說,雙關語在中國遺產中占很大的一部份。禁止文字遊戲,無疑是荒唐的。例如,當一對夫婦結婚時,人們會送給新人紅棗和花生——表達早生貴子的願望。
Moser懷疑,這是當局一個先發製人的行動,以「純淨語言」為借口打壓人們使用可愛的語言來開中共領導人或其政策的玩笑。「聽起來太方便了。」
Moser認為,可能僅僅是一小群人或某個人,因為保守,缺乏幽默感,自負,於是每個人都不得不聽從於他。
報導說,中國網民在發明不同方式討論敏感話題或名字受到屏蔽的敏感人物方麵特別有開創性。
一些專家懷疑當局的目的之一是對敏感詞匯或敏感話題進行屏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