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應該清算迪斯尼文化了

來源: 唵啊吽 2014-12-05 18:06:17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8222 bytes)
本文內容已被 [ 唵啊吽 ] 在 2014-12-05 18:07:37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回答: 中國文藝的“張藝謀-趙本山時代”淡黃柳2014-12-05 13:05:10
迪斯尼和好萊塢一樣,主導了美國流行文化。文化屬於社會上層建築,塑造社會價值觀,美國的流行文化,灌輸的就是資本主義價值觀。迪斯尼對於西方社會價值觀的塑造尤為重要,它在兒童心靈的白紙上,打入難以抹去上西方社會價值觀的烙印。

迪斯尼動畫片的一大主題就是公主王子的主題,這個主題主要是神話權貴,是崇拜權貴的洗腦教育。當戴安娜公主結婚的時候,我們看到香港許多女孩對戴安娜崇拜得如醉如癡撕心裂肺,看到西方媒體對皇室世襲特權的吹捧,看到媒體對戴安娜“慈善”事業的地毯式轟炸的報道,我們不禁要問,皇室慈善事業的錢從那裏而來?皇室的巨大資產是如何積累起來的?為什麽西方民眾能夠如此被媒體煽情把世襲特權的皇室的王子公主一下就捧為流行文化的名星?對於西方這種崇拜權貴文化的存在,迪斯尼對西方兒童的洗腦功不可沒。

迪斯尼公主王子主題的動畫片有社會善惡是非的道德教育功能。但是,迪斯尼宣揚的“善“,源於權貴(王子),歸宿依然是權貴(公主和王子從此永遠幸福)。我相信那個接到假電話受寵若驚泄露公主隱私而為表白忠於皇室而自殺的菲律賓裔護士,一定沒有少看迪斯尼的公主王子動畫片。如果你是灰姑娘受歧視,不要反抗,默默忍受等待超自然神跡,等待權貴王子對你的青睞。在迪斯尼動畫片中,社會底層往上爬的不二途徑,就要討好權貴,要討權貴喜歡,就有如公主贏得王子歡心一樣,王子寵幸你是你的最好歸宿。

“善”源於權貴,是迪斯尼公主王子題材動畫片灌輸的價值觀。這種價值觀在西方深入民眾骨髓,隻要是有錢人,民眾都會崇拜。2008年美國拿大把納稅人的錢救華爾街,民眾很看得開,誰叫華爾街都是有錢人呢?王子是有錢人,有宮殿城堡,王子是善人,有錢人就是善人,凡是美國華爾街大亨,都是民眾崇拜的對象,西方民眾一談起這些有錢人,個個眉飛色舞。做為“善”的來源,有錢人和西方“慈善事業”並列的新聞,如果把“有錢人-善人“的命題比作被推銷的轎車,那麽“慈善事業”就是美麗性感的車模。上層建築的這種文化和兩極分行貧富懸殊的社會相適應。如果沒有貧富分化,何須慈善事業?沒有窮人,就沒有慈善施舍必要。越是享受慈善的地區越是貧窮。慈善機構都是華爾街,皇室,和教會建立的,這是壟斷全球財富的三大機構。海地是西方慈善展現的大舞台,NGO密度最高的國家,西方各個國家都對它慈善。就這麽小個國家,就這麽一點人口,慈善來慈善去還是全球經濟中最貧困的地方。為什麽?它是展現權貴“慈善”的工具。它必需窮,不窮不足以顯示權貴的慈善,美國政客對它慈善,教會對他慈善,人權組織NGO對它慈善,而且,它還是民主國家,更應該得到慈善眷顧。這是全球經濟現實,而這個畫卷早就被迪斯尼動畫片畫到了兒童心靈中。海地,你要富裕,唯有途徑是討好西方富裕國家,就跟灰姑娘等待王子眷顧一樣,千萬不要和那些窮國家建交。

王室富有,就是“善”。迪斯尼說教就是這樣神話權貴的。每個故事最後消滅邪惡和不公的都是王子,這個權貴的化身。富有就是道德的化身。一切崇洋的人,都這麽認為,他們說,你看,美國多富有呀?歐洲多富有呀?這一定是他們的製度優越,一定是普世價值,至於這些財富積累過程的奴隸貿易和鴉片貿易以及殖民統治的屠殺,他們避而不談,因為,富有怎麽能和邪惡聯係起來呢?不能把美麗性感的車模換成一個衣衫襤褸的乞丐呀,那車還怎麽賣呀?

與崇拜權貴和神話權貴相匹配的就是財富來源的神秘化。公主王子主題的動畫片,就灌輸的種金錢價值觀。迪斯尼的幸福結局,就是愛情與富貴,而富貴的得來,絕對不是辛勤努力的結果,而是飛來橫財。給公主帶來橫財的當然是王子,一但王子中意,就有宮殿城堡永遠幸福。迪斯尼主導的一大類西方家庭電影,一般都有這種幸福結局,就是必定包括一筆橫財。這類片最多的就是探寶片,如埃及神廟探寶發財。得到瑞士銀行帳戶上巨款的警匪片,找到海盜埋藏的珠寶,找到海盜珠寶沉船,等等。所有這些幸福美滿的結局都有一筆橫財,是不勞而獲的橫財,是就是迪斯尼歌頌的價值。為什麽?如果權貴是“善”的來源,權貴財富的積累不能是惡,但權貴財富如何而來呢?總不能那奴隸貿易和鴉片貿易端上台麵吧,於是就有了把財富來源神秘化的一係列家庭影劇。這是迪斯尼和好萊塢家庭影劇題材一大類。

這是滿足資本主義合法性的說教,權貴是“善”的來源和“善的歸宿,財富來源是神秘的飛來橫財。這是構建西方社會金錢、色情和暴力的金錢的一部分。還有另外色情和暴力兩部分。

迪斯尼公主王子主題的一個價值構建,就是婦女玩偶化。被王子救的公主,必定要形象性感,和好萊塢紅地毯盛會中女名星一定要穿著袒腹露背亮腿一樣,迪斯尼的女主人翁一定要性感美麗,這個婦女形象通過迪斯尼商標的玩成為玩具店貨架上女孩要喜愛的玩偶。迪斯尼劇中的這些公主,嬌弱無力,被巫婆一個咒語就沉睡百年,等待王子(男人)一個親吻而醒過來,她們被惡魔關到城堡裏(隱喻被性饑渴困擾?),等待王子(男人)騎白馬來救她。她們自己除了性感美麗沒有其它能力,不能自己找幸福,必需被王子青睞才能幸福,女性不是惡魔的掌中之物就是王子的獵物,這就是婦女玩偶化。聽朋友講述過一件事,就是一個遊客到了歐洲,問哪裏有妓女,被問的人問設麽是妓女,知道是性交易以後說道,願意不收錢做愛的女孩多的是,為什麽要花錢找妓女呢?西方的性開放和女孩的性輕佻,是從小被迪斯尼塑造出來的。

迪斯尼還有一類主題,就是暴力遊戲化。迪斯尼一大類係列短動畫片就是以暴力為樂。如“推特鳥與狸貓”,“短尾巴狐狸公路競跑”,“長嘴狗和嘟嚕下巴狗”等地,都是以暴力為樂的動畫片,兒童看到脖子被拉得兩丈長,大笑。腦袋被砸的紙一樣扁,大笑。從懸崖上掉到地下砸個大窟窿,大笑。所有直接的,間接的,顯現的,隱含的暴力結果就是這類動畫片的笑點。由此在西方社會中種下暴力解決問題的觀念。911後全美一致支持伊拉克戰爭,不是沒有道理的。大家應該記得雞毛秀中那六歲兒童說“殺光中國人”的時候那個調皮得意的神情,我可以想象那個六歲兒童在看迪斯尼這類暴力崇拜動畫片的時候就是這種神情。

美國是全球金錢、色情和暴力的聚集地。如今美國社會的基本都是看迪斯尼長大的。美國監獄人口世界第一,校園槍擊案層出不窮,美國是全球最大的毒品和色情市場,最大的拐賣婦女和兒童的市場。主導美國財富權力的人都是看迪斯尼長大的。無論犯罪黑人還是暴力警察,都是看迪斯尼長大的美國人。

迪斯尼是西方文化的糟粕,是西方社會崇拜金錢、色情和暴力的文化根源.市場經濟這樣的經濟基礎配上迪斯尼這樣的文化上層建築,就是不折不扣的資本主義社會了。

所有跟帖: 

關鍵是中國自己拿不出東西 -Vulcan- 給 Vulcan 發送悄悄話 (49 bytes) () 12/05/2014 postreply 19:46:42

Whoeve wrote that article knew nothing about 迪斯尼文化. -ZoyaWashington- 給 ZoyaWashington 發送悄悄話 (60 bytes) () 12/05/2014 postreply 20:56:27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