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05月18日 10:11 新金融觀察報
新金融記者 王鈺
高鐵“走出去”路線 最遠延伸至歐洲
新金融:按照中國跨境高鐵的計劃,中國將參與籌建歐亞高鐵、中亞高鐵和泛亞高鐵。據悉,這三大線路中,歐亞、中亞高鐵尚在談判,泛亞高鐵將於今年6月動工建設,目前詳細的情況如何?
王夢恕:泛亞的這條現在最成熟,馬上就要開工。從雲南開始,經過很長一條隧道,大約30公裏,穿過怒江到緬甸邊界。全長在100公裏左右,緬甸境內已經勘測完了。另一條主線經過柬埔寨、老撾、馬來西亞通往新加坡的這條線也走完了,這些國家都是比較友好的國家,都會比較支持。
經濟上,我們跟緬甸談的結果是,他們沒錢,沒鐵路,需要用鐵路來帶動它的發展。緬甸鉀礦資源豐富,我們幫它開采,它將礦山賣給我們。這方麵已經談得差不多了,我們先把鐵路修到邊疆,未來談判一旦談好,施工進展會很快。
中亞、歐亞(高鐵)分為到南歐和北歐的。通往南歐的部分主要經過三個國家(烏茲別克斯坦、土庫曼斯坦、伊朗)都在逐步推進,烏茲別克斯坦已經在打隧道了。我們跟土庫曼斯坦、伊朗方麵的合作談判也從很早就開始了。尤其是我們跟伊朗的合作,很早以前我們就過去給他們修地鐵。(伊朗)油很便宜,合作的方式是想通過陸路搞油管合作。
上麵往北歐這條,經過俄羅斯到芬蘭、挪威到德國,因為一些技術標準問題還在談判。實際上,這條線路上現在有我們好多能源類工程,很多鑽機設備需要運輸。每個禮拜,國內都有從鄭州開的專列,經阿拉山口過去。
新金融:如何解讀如此龐大的“高鐵出海”計劃?此時推出該計劃有哪些原因?
王夢恕:高鐵出去的目的就是換資源、換能源,這是我們的根本思路。我國這麽多人口,資源太緊張了。
比如,中亞這幾個國家都沒錢,但天然氣很多,我們(談判)看能不能開通天然氣管,輸送過來。從中亞這幾個國家,目前已經開通的天然氣管道(送到中國)加起來,每年有600多億方(天然氣)過來。我們幫這些國家開發油氣、勘探礦山,對當地的老百姓也有好處,增加他們就業,帶動當地發展,我們則是要資源。目前我國有將近80%-90%的石油都是經過馬六甲海峽運輸,未來要通過增加陸路的方式,來保證我國石油安全。但具體的,未來換多少油、多少氣,賬怎麽算,這些還在談判。
新金融:尚在談判的境外部分,談判的焦點在哪裏?
王夢恕:怎麽置換資源、怎麽交換物資,這上麵還有些爭議,在談判。除此之外,由北線去往西歐的歐亞高鐵,由於需要經過俄羅斯,我們主張采用國際上通行的1435毫米的軌距標準,但出於國家安全考慮,俄羅斯堅持沿用他們國家鐵路網所使用的1500毫米寬軌標準。目前,中亞這些國家都同意按照我們的規矩來搞,在鐵道接駁上達成一致也是要解決的問題。
新金融:中亞、歐亞、泛亞鐵路的境外部分,有明確開工的時間嗎?
王夢恕:還沒有明確的開工時間,都是鑿好一段開通一段。比如,烏茲別克斯坦境內的談好了,就開了。
中俄加美高鐵可行否?
新金融:除上述三大“出海”線路之外,中俄加美高鐵更是備受關注。按照您此前對相關媒體透露,這條線路如若能建成,旅客將有望乘坐高鐵,穿越白令海峽,兩天內抵達美國。這條線路的修建,將麵臨非常複雜的地質環境,技術上麵臨巨大挑戰,外界質疑聲音頗多。對此,您怎麽看?
王夢恕:鐵路修到哪裏,哪裏就繁榮,社會就發展,這是自然曆史規律。沒有一個產業能夠趕上鐵路(對經濟)的帶動。這條鐵路上有資源,需要鐵路,經濟上和技術上又是完全可行的。而且,鐵路要修,就不怕沒人坐。
新金融:您認為,建造這條高鐵的可行性在哪裏?打通白令海峽靠譜嗎?
王夢恕:把白令海峽打通的想法,科技界早在幾十年前就曾提出過,有說通過汽車的,有說通過火車的。從中國到俄羅斯這段打通,我提出過這項計劃。
首先,這條線路的地理距離並不算長。其次,現在我們的隧道技術很厲害。拿我國重慶到蘭州的鐵路線路來說,全長800公裏線路,其中有將近600公裏隧道,在長隧道打通施工方麵我們很有經驗,水下的也可以做。再比如,渤海灣打算修建開工的全長125公裏的海底隧道,項目規劃已經完成,我們已經具備這樣的水下技術。加上我們比較成熟的高鐵技術,有這兩個技術平台,白令海峽的打通建設就顯得比較現實了,在技術上是完全是可行的。
到美洲,現在我們隻能通過飛機輪船的方式,不能走陸路。目前運輸方式中,所消耗能源占運費比例,火車運輸隻占到運費的1.9%,遠低於飛機和汽車的比例,鐵路是很節省的運力方式。這條線路打通以後,到美國、加拿大都會很方便,也將極大地改變我們的運力方式。
新金融:目前,這條鐵路的進展如何?處在哪個階段?
王夢恕:(中俄加美)還隻是初步有想法,處於輿論階段,沒到具體規劃。高鐵是我們的關鍵技術,在人力、技術、設備上我們都有優勢,別的國家沒有這個能力。我們現在就是先通過泛亞、歐亞這幾條鐵路,把友好國家連起來,在國外得到認可,讓他們看到好處。目前我們做的就是幫他們勘測、規劃線路,最後再談費用的支出。
跨境高鐵成本高昂 運營參考波蘭經驗
新金融:修建國際高鐵,麵臨的挑戰之一就是巨額資金難以籌集。按照計劃,“高鐵出海”的合作方式是中方出資金、技術、人員來置換資源。一般來說,修建跨境的鐵路成本是多少?收回成本大概需要多少年?在經濟效益方麵是如何考慮的?
王夢恕:現在國內高鐵一公裏成本費用在2億元,這其中包括管理費。如果以地鐵作為參照,東京地鐵的修建成本就比國內高出10倍左右。鐵路方麵,估計也差不多。在國外修建一公裏高鐵的成本甚至有可能高達一公裏2億美元。這其中,要考慮到各個國家的稅收、勞工費用,如果橋梁隧道多了,造價就相對還高一些。
收回成本的話,要看客運貨運流量。以京滬高鐵為例,成本在2000多億元,最初預計12-15年收回,但以現在的客貨流量看,10年左右就能大致收回成本。修建鐵路本身,要考慮收回成本和投資費用。按照哪個國家修建使用,哪個國家受益的原則,利潤一般是不分配的,因為各個國家後期的維護費也要從利潤裏邊出。
隻要有30%的客流,沿途有資源,我們就敢修。鐵路對經濟的帶動很厲害,社會效益更是不可估量。
新金融:這些跨境高鐵途經多個國家。未來,解決跨境運營和管理的關鍵在哪?在這方麵,是否有成功的先例和模式?
王夢恕:運營跨境鐵路,現在已經有一套辦法。歐洲好多國家都很小,鐵路一弄就出去了。在波蘭,就有專門機構,解決歐洲跨境鐵路聯運的問題,以前鐵道部,我們還派有工作人員在那兒兼職。未來我們的跨境鐵路可以參照他們的模式。另外,我們現在貨運已經有些跨境運營和管理的經驗,比如現在從國內到阿拉山口一周一趟的貨運列車。
跨境運營的關鍵是各國需要統一管理,做一個機車調動的運行圖,做好以後,是一年調整一次,半年調整一次,到時候看鐵路運行的具體情況再定。我們國內跨省鐵路的經驗也完全可以應用到跨境高鐵上,鐵路到哪裏,由相應的國內局來管理,由鐵總負責集中調動、規劃等。在養、用、管、修方麵,哪裏設多少車站,哪裏設修理廠,我們的一些辦法都是很成熟的。
新金融:海外高鐵未來的時速是多少?運輸內容主要以客運還是貨運為主?票價如何定價?
王夢恕:未來票價還很難說,每個國家都不一樣,到時候肯定得有國際標準,但肯定比飛機票便宜。
運輸內容是客貨混跑吧。但從收回成本來說,當然是貨運最賺錢。整條線路的運行時速要考慮實際情況。一般來說,350公裏的時速對取線要求很大,能達到這個條件就修,如果再不行就降到250公裏每小時,再不行就修160-170公裏每小時的快速鐵路。一條線上肯定不會都是一個速度。途經哪個站,如果客流量比較大的話,還會考慮再增加線路,設置站場調節,這方麵也是比較靈活的。
王夢恕: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工程院院士,中鐵隧道集團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教授級高級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