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暴殺夫案重審中的中國式困境 (zt)

來源: v5 2014-11-20 02:03:23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2104 bytes)
家暴殺夫案重審中的中國式困境
狄雨霏 2014年11月20日
憤怒的受害者親屬圍著外國記者,對她進行推搡拉扯,直到法警趕到。
Gilles Sabrie for The New York Times
憤怒的受害者親屬圍著外國記者,對她進行推搡拉扯,直到法警趕到。 
“肅靜!”四川省高級人民法院法官馮偉(音)一邊大聲說,一邊敲著木槌。當時我們正在四川省會成都東南約60英裏外的一個法庭裏。這個案件事關李彥的性命,她在一次爭吵中殺死了丈夫,於2011年被判處死刑。
中國最高級別的法院、位於北京的最高人民法院今年下令重審此案,讓一些人感到意外。高院在努力減少死刑判決,認為這個案子判得有失公允。
但在上周五,馮法官敲擊木槌的舉動並沒有平息資陽法庭內的嘈雜聲。
李彥說,自2009年結婚以來,丈夫譚勇就經常對她施暴。2010年11月3日,她用譚勇氣步槍的槍管兩次重擊他的頭部,致其死亡,然後進行了分屍。
這個案件牽扯到很多難點:家暴,政府向少用死刑的轉變,社會在保留死刑方麵施加的壓力。
就連進入法院大樓都不容易。
譚家是個大家族,來自附近的安嶽縣。李彥曾是安嶽一家絲綢廠的工人,譚勇生前是名司機,兩人後來經營麵攤生意,譚家希望李彥被處死。譚家親戚和支持者在法庭外打著橫幅,上麵寫著“殺人償命”。
采訪譚家人的嚐試失敗了。在他們眼中,外國記者代表著不受歡迎的觀點,中國政府現在似乎也有同樣的看法。譚家人覺得,外國記者可能會阻礙他們看到李彥被處以死刑。
“把這個寫下來!”譚勇的弟弟譚剛憤怒地命令道。“告訴我們!你對這個案子有什麽個人看法?”他的幾個姐妹一邊大聲辱罵,一邊晃動著手指,戳到了我的胳膊。
“把你的身份證明拿出來看看!”他說。我做不到。身份證明在法院的人那裏。
“如果是你的家人被殺害了,你有什麽感覺?”他質問道,其他人也七嘴八舌,場麵十分嘈雜。
當我試圖走進法院時,譚家的兄弟姐妹圍著我,拉扯我的胳膊和背包,來回推搡著我。我被困住了,隻好要求法警解救。有片刻我甚至想到,自己是否會在四川的一個小城鎮裏被人處以私刑?
“你要明白,”成都官員王道剛(音)後來說。“他們失去了一個親人。”
一道低低的欄杆隔開了法庭後麵的公共區,那裏有百餘張藍色的椅子。紅色夾雜金色的中國國徽高懸在法官席後麵的大理石牆上。李彥坐在法官席下麵,由三名警官守衛。
本來我們是坐公共區,但那裏給人的感覺不再安全。所以一個攝影師和我被護送到法官席附近的一個玻璃隔間內,一名警官坐在外麵守衛。
庭上一共有三名法官,主審法官馮偉是從成都的上級法院專程趕來這裏的。2012年時,四川省高級法院曾維持死刑原判。馮偉座椅後麵有個帶輪行李箱,上麵擺著疊得整整齊齊棕褐色法官服外套,仿佛準備著馬上離開。庭審持續了近六個小時。宣判時間沒有定,他說。
“我們今天必須在這裏決定的是,”他身體前傾,對著麥克風說,“受害人是否有過錯,原判決是否恰當。”
譚家人時不時怒罵李彥的兩名女辯護律師:“你們應該被強奸500次!”沒有人因藐視法庭被趕出去,李彥的親屬默默坐在後麵一個遙遠的角落裏。
每個中國人都希望有一個更好的法律製度,中國政府已經對此作出承諾。但由於幾十年的腐敗、違反訴訟程序的行為、以及出於政治動機的審判,人們對法律的尊重——其實是對所有權威的尊重——都不高。暴民施加的壓力會撼動決定,當局擔心“社會混亂”會給自己及上司帶來不利影響。
第二天,在成都時,李彥的律師萬淼焱苦笑著說:“你可以從中看到中國麵臨的困境。”
狄雨霏(Didi Kirsten Tatlow)是《紐約時報》駐北京記者。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