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因為您在兩性研究中的卓越貢獻,有人稱您為“性學大師”(當然這也隻是有人)。不清楚,是因為您跨界研究了社會學?還是跨界研究的性學?使您對所有問題都有“如此卓絕精辟”的論述。但無論說什麽,我想都應該是時代造就了您 ,而不是您創作了這個時代。在您對《周小平文章點評 -李銀河》一文中一洋洋灑灑近兩千字,可是您提及了,“順便說幾句 ......”。我看似乎並非如此簡單,如果真是這樣,您怎麽又會用了幾近文章的一半篇幅,來敘述與周小平個人的恩恩怨怨呢 。我真希望自己在這裏,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量。不過我還是有些擔心,若幹時間後,您也會秋後算賬。
“我原來看這兩造罵架,是不屑一顧的,小孩兒進了青春期,心裏躁動,動不動伸胳膊挽袖子不是太平常的事青春期兒嗎?用得著那麽引經據典逐一反駁嗎?周小平洋洋千言,其實就說了一個意思:別罵政府啦,中國沒那麽壞,外國也沒那麽好。他文中引用的那些數據本也不是那麽認真的,充其量是他的情緒和感慨的一點佐料而已。他誌不在理性分析,壓根兒就是一個非理性的情緒宣泄,跟他的文章最對仗的不是條分縷析,引經據典,而是另一句話:我就罵,我就要罵”。孩子們既使正處在青春期,心裏躁動,動不動伸胳膊挽袖子,是太平常的事。青春期嘛?可以理解原諒。可自喻為長者的您應該已經過了更年期的生理年齡了。又何以如此的衝動。動不動就罵,你就要罵,罵罵罵罵罵。在家裏關上門,愛罵誰就罵誰。可您偏不,一定要弄到滿城風雨,世人皆知。何苦而來呢?
現在,我有一個假設,且把對周小平的爭論,就按照您的思路,看作是一場罵架。您在文中曾經提到了“我所受的社會學訓練有一個規矩:社會學隻關注兩件事,一是是什麽,二是為什麽?”那我也就隻好按您的規矩辦事了。首先向您請教,(一是是什麽)在這出“罵架”裏,您的角色是什麽?其二,(二是為什麽)是為什麽您非要加入進來參加這場“罵架”?令人百思不得其解 ,正像您在文中提及的,即是孩子間“罵架”你又何必多此一舉瞎JB摻和呢?兩個孩子不懂事,“動不動伸胳膊挽袖子”是太平常的事兒了。可現在,你一個學者(性學家)......,可不該像孩子一樣的衝動,我知道您由於年齡性別所限,現在是決不會再和他們“動不動伸胳膊挽袖子”了。可也絕不該如此迫不及待,就寬衣解帶的赤膊上陣啊!有失大雅,又成何體統。從您的行為我看得出來,這已經不再是更年期綜合症的表現了。而實屬老年癡呆症的前兆。
你們也太高估周小平的智商與能力了,首先我們並沒有看見或聽說,他因為開這個會,因為被接見,而感動的痛哭流涕,會後也沒有發表什麽肉麻的感言,更沒有什麽與大人們過多的交流。隻是發了一張自拍小照而以。大人們連正臉都沒有給他,又何以見得重用提拔?小題大作了。也許我在外多年,已成“井底”之人,少見多怪了。以己之見,大人們也隻不過是知道,有他這樣一個網絡寫手。希望他能多為社會寫些積極正麵的文章,用以提升正能量,罷了。到是這些“評論家"們曆數出了,他有如此之多的文學“成就”,和賦予了他這麽多的曆史“使命”。致使他萬夫莫擋的一夜成名了。
我們當中的很多人都寫過這樣或是那樣的文章,有歌功頌德的,有錦上添花的,當然也有無中生有的,更有指桑罵槐的。可哪個又有周小平的“範兒”?現在我終於明白了,有時候你不想成名都不行。雞一嘴鴨一嘴的,好不熱鬧。有些知名學者,文人騷客也毫不吝嗇奮筆疾書的加入捧場,更是長篇累牘的說教一番。用的著嗎?你們也太抬舉他了。無聊啊!無聊到了極點。你們就忽悠吧,也許本來這就不是出戲,有了你們的畫蛇添足,簡直就真成了一場鬧劇。
很多的藝人和想出名的人。想引起社會的關注,想上頭條新聞。大都用負麵新聞來提升其知名度。假借他人之名,上不敬父母,下不教子孫,偷雞摸狗,男盜女娼,吸毒販毒,小三上位,等等等等。又能怎樣?到頭來還不是身敗名裂自食其果。無聊的炒作,也不過如此罷了。也許,我們更該把這看成是,“青春期的躁動”與”更年期的愚昧“或是“老年癡呆症”的大對決。真不知道還會有誰,來加入這場無聊的博弈與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