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巴鐵”與“阿三” 誰對中國未來發展更重要?

來源: southbanker 2014-09-22 05:39:56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2475 bytes)

習習秋風中,習總結束了南亞之旅。

 

在中國與亞洲地區的關係中,與南亞國家的關係一直被認為是相對薄弱一環。隨著在東海問題上中日交惡,在南海問題上中國由與東南亞數國纏鬥,反而提升了南亞國家的地區分量,使他們進入中國地區戰略的大棋盤。

 

提到南亞,人們首先就會想到印度和巴基斯坦,進而想到中國將巴基斯坦稱為“巴鐵”,把印度稱作“阿三”。筆者無意借用這兩個詞的感情色彩來褒貶印巴,隻是希望更客觀、更全麵地看待印度與巴基斯坦現實與未來。以及對中國而言,到底哪家更重要?答案或許不那麽重要,但分析的過程有利於解疑釋惑。

 

 

其實印巴到底誰對中國更重要,回答兩個簡單的問題就可以:印巴之間誰是世界大國?誰能促進中國利益實現?這既是中國外交必須要重視的問題,也是中國內政必須要關注的問題。

 

印巴之間誰是世界大國?這個問題似乎很好回答。沒錯,是那個被中國人揶揄的“阿三”。從國際影響力上講,印度加入金磚國家組織、也是G20成員,還是代表第三世界的不結盟組織及77國集團的核心成員之一,已然是世界大國的“範兒”。

 

從經濟角度著眼更是如此。根據現有資料,印度的GDP2013年為2.1萬億美元, 而巴基斯坦則是2300億美元,隻有印度的12%。光看經濟總量,印度已經成為世界第八經濟大國,不僅比俄羅斯高,也比意大利、加拿大等西方七國集團成員高。

 

毫無疑問,印度的經濟已經開始起飛,2013年的增長率突破5%。有專家認為,其就如同中國八十年代中期,雖然困難重重,但沒有停下的理由。而巴基斯坦的經濟狀況十數年來沒有大的變化。擁有12億人口的印度人均GDP比巴基斯坦人均GDP都要高,雙方未來的差距可能還會拉大,使巴基斯坦在印度麵前越來越被動。可能也會讓巴基斯坦越來越失去國際社會的關注。

 

當然有人會說,成為世界大國就意味著一定和中國友好嗎?這個問題問得好。確實,不是所有大國都會和中國友好合作,比如日本和中國在釣魚島等問題上的爭端,其實阻礙了中國麵向海洋的發展戰略;但不要忽視,中印在國際上的合作,要遠大於彼此之間的分歧。這是友好合作的基本出發點。中國高層對此有著清醒的認識。

 

雖然中印邊界問題沒有解決,但這和中日釣魚島爭端有本質的區別:邊界矛盾沒有成為中印發展關係的條件與矛盾,而是日益被中國和印度視作兩國關係常態化一部分而已。

 

筆者了解到,1981年中印就邊界問題啟動磋商進程以來,兩國為解決邊界問題先後建立了副部級官員會談、聯合工作小組會談、中印邊界問題外交與軍事專家小組會議、特別代表會晤,以及中印邊境事務磋商和協調工作機製等多層次的協調溝通機製。可以說中印邊界基本上擺脫了戰爭的陰影。至於所謂的敏感事件大多是雙方媒體的炒作。反觀中日釣魚島爭端則完全沒有中印邊界的這種成熟的接觸機製。

 

即使中印邊界問題,也沒有阻隔中國重大的戰略部署——“西進戰略”。

李克強上任訪問的第一個國家就是印度,並提出了“中印緬蒙經濟走廊”的倡議,這本身就是對印度的重視;習近平這次的南亞行,印度是毫無疑問的最重要一站,習李上任以來造訪同一個國家的例子非常罕見,可以視作是中國為中印友好甚至中印攜手的“背書”舉措
 

 

正因為印度是世界大國,中印邊界矛盾又沒有成為中印發展關係的障礙,所以中國外交才有理由對印度更加重視,而且從中國高層的不間斷布局南亞政策來看,這種趨勢今後還會持續與加強。比如印度在國際問題上完全可以成為一個與中國利益相配合的夥伴。對中國而言,這種戰略所得的回報符合中國外交的既定目標。

 

在國際舞台上擁有一個立場一致的朋友,對被西方視為“孤獨的大國”國家來說非常重要。這個角色的“扮演者”隻能是國內經濟分量足夠、同時擁有國際政治話語權的世界大國。除了俄羅斯之外,印度是這個角色最合適的“扮演者”。因而第二個問題的答案就呼之欲出——中印協同,或許會促使中國的國家利益能夠更快、更好地實現。

 

一段時間以來我們看到,無論是在對敘利亞問題的看法上、對發展中國家的利益維護上、還是對美國在烏克蘭問題的態度上,中印都持有相同立場。再加上俄羅斯,三方雙方實際上形成了一種“準盟友”的關係。同時三國又都是金磚國家成員,還有消息稱印度將加入上合組織。這些都是中國將印度視為世界大國的基本出發點。顯然和印度相比,巴基斯坦的外向型能力尚且不能成為中國在國際事務中“第一層次”的戰略夥伴。

 

巴基斯坦雖然不是世界大國,但在地區事務上也發揮著重要作用。長期以來,中國和巴基斯坦雙方都用加強雙邊關係來製約印度的外交,這是上個世紀70年代以來中巴維持“鐵盟”關係的基石。

 

最近一段時間,在反恐問題上巴基斯坦的作用與付出也要大於印度。中國官方已經研判,恐怖主義將是中國西部發展的製約因素,因而中國在西北部與上合組織結成了打擊三股勢力的“同盟”;在西南部與巴基斯坦加強打擊的力度。這成了“巴鐵”的新內涵。

 

雖然巴基斯坦政府和巴基斯坦人對中國態度非常友好,但很多中國人忽視的一個事實是,巴基斯坦的最大援助國並不是中國,而是美國等西方國家。美國在巴基斯坦有駐軍,盡管很少,但象征意義頗大。不過隨著美軍撤出阿富汗,巴基斯坦對美國的重要性在下降;由於中國西部恐怖襲擊多發,巴基斯坦對中國的重要性在上升。

 

不過這種“上升”機遇和風險並存——維持中巴關係穩定向前的中印關係出現了戰略性調整;反恐合作也出現了一些新情況。這都可能會製約到未來中巴關係的走向。

 

應該注意到,正是因為反恐問題上的立場差異和細節取舍,導致了美國和巴基斯坦關係的惡化;未來在反恐問題上,中國和巴基斯坦是否會複製美巴關係的老路,應該引起中方的高度重視。

 

筆者曾經與在華巴基斯坦官員接觸,雖然巴方表態積極支持反恐,但也不遠多談雙方的反恐合作與效果。其實從巴基斯坦的軍事能力和意識形態上都能分析出,該國在反恐行動上確實存在一些主觀和客觀的製約因素,比如恐怖分子的宗教化宣傳對其會產生一些影響。以至於美國方麵敏感的察覺到了中國私下表達的不滿,並將其公開給了國際社會。

 

 

當然製約中印關係發展的因素也存在。除了暫時攪動不起波瀾的中印邊界問題之外,印度和域外國家的合作,比如印日交流、印度和越南的合作,都可能給中印關係帶來負麵影響。

 

但判斷中印關係是否健康的標準,應該是看印度在這些外向型行為中,是否存在遏製中國發展的“主觀故意”。如果隻是正常國家往來的一部分,則沒必要對此風聲鶴唳。就如同俄羅斯向越南推銷武器,不會影響到中俄關係國際層麵合作的戰略大局一樣。

 

大國關係肯定存在合作與競爭的雙麵,中印也不例外。但中印所謂的競爭關係,更多的是內向型的,即維護主權的領土爭端,不似中日爭端體現的是不同的國際戰略觀,因而競爭關係主要是外向型的,即發展與製約、走出去與困住你的關係。

 

在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經濟第二強,未來肯定成為全球經濟翹楚的趨勢下,印度在經濟方麵已經失去了和中國爭奪經濟地位的籌碼。印度人對此也很現實。所以在經濟方麵來講,中印的競爭關係日益趨弱。

 

從政治方麵來講,中國已然是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是被認可的政治大國,更是現有國際秩序的既得利益者,那種認為印度挑戰中國地位的說法明顯站不住腳;相反,印度要實現更大的國際影響力,有求於中國的一麵更大,而且也必須要依托一定的國際平台——諸如G20、金磚國家、東盟、上合組織等才能更好地實現。中國在這些機構和機製中都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從這個意義上講,中印的政治合作意願其實大於分歧。

 

整體而言,印度是一個發展方向基本確定的世界大國,而巴基斯坦則是一個發展方向不確定的地區大國。與印度搞好關係是中國大國外交的考慮範疇;而與巴基斯坦繼續“鐵哥們”下去,也符合中國在南亞外交和反恐外交上的利益取得

 

所有跟帖: 

隻有印度和中國解決了中印邊界問題,中國才可以這樣定位印巴兩國,這些年老是壓巴和印和好,這不僅是膽小怕事,這是愚蠢, -reader007- 給 reader007 發送悄悄話 (297 bytes) () 09/22/2014 postreply 06:44:15

對印度目前雖然不能采取遠交近攻的策略,但也不能抱有幻想來養虎遺患,維持一般關係即可為最佳策略。 -d1786- 給 d1786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9/22/2014 postreply 06:50:41

千萬不要見錢眼開,讓小利迷住眼睛 -Chiyankun- 給 Chiyankun 發送悄悄話 Chiyankun 的博客首頁 (2476 bytes) () 09/22/2014 postreply 07:49:00

遲先生發警醒之語,也實足令人謹言慎行。和樓主觀點也許當深入交鋒碰撞,迸出火花。 -有言- 給 有言 發送悄悄話 有言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9/22/2014 postreply 15:36:26

中國與印度緩解是為了一個更大的戰略:分化美國的日澳印越菲等的聯盟和包圍。 -老生常談12- 給 老生常談12 發送悄悄話 老生常談12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9/23/2014 postreply 07:10:24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