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崛起的奧秘:民進國退

來源: berrywang 2014-09-16 14:34:27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8330 bytes)

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研究員尼古拉斯•拉迪 為英國《金融時報》撰稿

堅信中國崛起緣於國家強勢幹預經濟的批評人士為數不少,由政策製定者和評論員們組成的這些批評者強烈譴責北京奉行的國家資本主義。但他們的觀點是錯誤的,而更糟的是,他們可能引發短視和毫無建設性的回應。

現實情況是,中國經濟快速崛起是市場角色不斷擴大和私營企業壯大的結果。在一個實際規模擴大了25倍的經濟體中,私營企業貢獻的產出比例,從1978年中國開始改革時的零,升至如今的逾三分之二。同期幾乎所有的就業增長均來自私營企業。私營企業還日益成為出口增長的主要貢獻因素。

中國國有企業的角色,在製造業收縮得尤其快——中國的製造業在上世紀80年代向私營企業放開了競爭。國企在製造業所占產出份額現在隻有五分之一,而在1978年則有五分之四。人們普遍認為,自全球金融危機爆發以來,中國國有工業企業如今已經複興。實際上,自2008年以來私營企業產出年均增長18%,是國企擴張速度的兩倍。

國有工業企業相對疲弱表現的深層根源在於生產率低下。大多數投資資金來自留存利潤,因此資產回報率是國企兩倍多的私營工業企業能夠更為迅速地擴張。大多數國有銀行的行為日益商業化,讓私企更加如魚得水:在最近幾年裏,它們向私企發放的貸款幾乎是發放給國企的兩倍。

創建於2003年、監督各大國有非金融企業的中國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SASAC)或許是中國工業政策的最佳體現。批評人士稱,國資委青睞大型國企,力圖創建更大、更強、更加盈利豐厚的國家冠軍企業。但這種努力失敗了:自2007年以來國資委監督企業的資產回報率大幅下降,現在還不到其資本成本的一半。

即便在被國資委確認為北京要保持相對強有力控製的鋼鐵行業,也體現出國企和私企之間的差距。在2005年,這似乎是一個輕鬆的任務:當時全國一半的鋼鐵由國企生產,它們的效率與私企相當。但是在2006年以後的幾年裏,年均產出增長率降至9%(該十年的頭幾年平均增長率超過20%),國企回報率大幅下降。到2012年,它們出現了虧損,產量份額下降至三分之一以下。相比之下,私營鋼鐵企業的資產回報率在2006年之後出現上升,在2011年達到逾10%的峰值後略有下降。由於私營鋼企的投資是國企的兩倍,它們的產量份額仍會繼續上升。

私營企業興起的例外是在金融、電信、其他高科技商業服務行業,以及油氣行業的上遊領域。在製造業,私企現在的投資份額是國企的7倍。但在服務業,國企投資份額超過私企,近幾年隻是略有下降。然而,私營服務提供商的生產率比國企高出一倍,這表明資本配置嚴重不當。

中 國國企的地盤正在縮小,但因為它們的利潤遠低於資本成本,它們依然拖累了增長。如果中國實施去年宣布的經濟改革(尤其是打破除電網等自然壟斷業務以外的一 切壟斷),讓市場成為資源配置的決定性因素,私企將取代國企在服務業的角色。這將讓中國保持相對高速的經濟增長,從而繼續其作為全球增長主要驅動因素的角 色。那些對中國崛起有著根本性誤解並據此製定政策和作出預測的人很可能錯失機遇。(FT中文網)

注:本文作者是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Peterson Institute)研究員,著有《市場高於毛澤東:中國私營企業的崛起》(Markets over Mao, the Rise of Private Business in China)一書。

所有跟帖: 

量變到質變。社會發展不是一蹴而就的。老毛犯的錯誤就是罔顧社會和經濟基礎,沒吃三天素就像進入共產主義。 -沈成涵- 給 沈成涵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9/17/2014 postreply 19:06:59

那也是你有機會掙錢跑路啊!毛時代你有機會掙錢跑路嗎? -沈成涵- 給 沈成涵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9/17/2014 postreply 19:00:29

啊對! -asiancarp- 給 asiancarp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9/17/2014 postreply 20:42:08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