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準確說是順水推舟,或者說是東風初送第一船:孔明借的就是這個!
8.7日,世界貿易組織(WTO)對美國歐洲日本起訴中國稀土案宣布終審裁決,中國敗訴。世貿組織裁決中國必須按照美日歐要求的數量和價格出口稀土。中國雖然對此表示遺憾,但表示按照WTO的裁決妥善安排後續工作。
稀土是一個國家的戰略稀有物資,其開采生產過程,對環境的破壞是毀滅性的,鑒於這兩個原因,國際上擁有稀土的國家大都不開采,尤其是稀土儲藏量很大的美國,立法禁止開采稀土,所需稀土全部從中國進口。
由於各種尖端技術特別是尖端武器離不開稀土,發達國家不想犧牲環境開采稀土,尤其不想獻出自己的稀有戰略物資,美日歐便達成默契,強迫中國提供所需要的稀土。目前,中國以占世界23%的稀土儲量,滿足著世界95%的需求量。中國的稀土不光不能少賣,還不能賣貴了,必須按照美、日、歐給定的類似於白菜價賣給他們。
日本沒有稀土資源,但日本卻是僅次於中國的世界第二大稀土出口國,日本按照中國給日本簽訂的出口稀土的賣國條約,以類似白菜價從中國進口大量稀土,除了自己用於尖端武器裝備和大量儲存以外,還大量轉手高價出口他國,竟然成為世界第二稀土出口國。對於向日本的賣國,汪精衛要是還活著的話,他會自歎不如,會被活活氣死。
稀土是製造戰略武器和尖端武器必不可少的原材料,今天美歐日的尖端武器,全都依靠中國稀土進行生產,按照目前西方國家要求的WTO裁決的中國出口量,再有十幾年時間,中國稀土將會徹底枯竭,那時,美國可能連一斤稀土都不會賣給中國,中國將徹底喪失製造尖端武器的能力,到時滅亡中國將不費吹灰之力,這才是美、日、歐等西方國家強迫中國出口稀土的根本原因。
迫於環境和生存以及國家安全的考慮,中國決定限製稀土出口,結果是美日歐通過WTO裁決,強製中國犧牲環境和安全,滿足美日歐的稀土需要量。美日歐的稀土需求量並非限於本國的需求,而是同時加工出口以及作為戰略儲存,這個需求量完全是一個無底洞,不掏空中國毀滅中國,他們絕不罷休。
就像鄧小平當年為了向美國示好不惜出賣國家利益答應美國向台灣出口武器一樣,朱鎔基為了加入世貿組織更不惜出賣和犧牲國家的利益和安全,答應美國等西方國家的“漫天要價”。中國自己的物資自己沒有權利決定,不賣不行,賣少了不行,賣貴了更不行。這種強買強賣的霸道行為連民間的小商販都不能容忍,中國政府卻隻能忍受。從鄧小平1979年的賣國,到朱鎔基新世紀初的賣國,以及繼位者更大的賣國,使我國已經不堪重負,已經到了盡快退出WTO的時候了。
WTO本身就是西方國家掠奪世界財富的一個國際壟斷同盟組織,中國作為社會主義國家本應該率領發展中國家反對這個壟斷組織的掠奪規則,既是不敢反對,也應該像俄羅斯那樣,堅決捍衛國家資源。美歐日多次想把俄羅斯的石油天然氣納入WTO的不平等條款,可是每一次都遭到俄羅斯的堅決抵製,普京表示,寧可不參加WTO,也不能犧牲俄羅斯的石油資源。
俄羅斯的石油資源,無論從環境影響、生存發展和國家安全哪一個角度,都遠遠低於稀土對中國的影響。我國為什麽不能像俄羅斯那樣,把捍衛國家利益作為加入WTO的條件?俄羅斯能做到的為什麽我們做不到,道理很簡單,俄羅斯沒有賣國賊。
美日歐不僅通過WTO強迫中國大規模出口稀土戰略資源,還給中國設置了一個市場競爭模式強製中國廉價出口稀土。他們一方麵讓中國政府打著反壟斷旗號,把中國稀土出口企業由原來的幾家變成幾百家,彼此之間壓價競爭,賄賂官員低價出口,把稀土賣成了黃土價;另一方麵西方國家組成兩三家壟斷公司,集中和中國談判,壓低稀土價格。結果就是全世界的資源都在漲價,石油在漲價,鐵礦石在漲價,唯獨稀土價格在下跌。這就是美國在中美戰略對話中一再強調中國不能停止“市場化”改革的奧秘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