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點特稿第919期: 台灣“高考”國文試題的啟示 - 中華文化的複興須從禮儀的重建開始

來源: 希聲 2014-08-14 10:32:45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41476 bytes)
中華文化的複興須從禮儀的重建開始,而重建的起點便是國民教育,包括語文教育
 
 
http://zqb.cyol.com/html/2014-04/16/nw.D110000zgqnb_20140416_1-12.htm
 
 
王麗 《 中國青年報 》( 2014年04月16日   12 版)
 
 
台灣學測國文在中國傳統文化類試題中,有一類試題是大陸試卷中付諸闕如的——傳統禮儀文化常識。這類試題幾乎年年出現,所占分值隻有兩分,但似花圃中的奇花異卉,引起筆者極大興趣。如2012年單選題:
 
 
 
    下列□□中的詞語,依序最適合填入的選項是:
 
 
 
    甲、近自海外旅遊歸來,特選購當地名產乙盒,敬希□□
 
 
 
    乙、來訪未晤,因有要事相商,明早十時再趨拜,務請□□為幸
 
 
 
    丙、茲訂於元月十七日下午六時,敬備□□,恭候光臨
 
 
 
    (A)哂納/賜見/菲酌
 
 
 
    (B)拜收/稍待/嘉禮
 
 
 
    (C)笑納/曲留/華筵
 
 
 
    (D)惠存/恭候/賀儀
 
 
 
    筆者剛一看到這道題時有些茫然——這些文縐縐的敬語謙詞太陌生了,陌生得好像屬於另一種語言、另一種文化;但又似曾相識,它們存在於民國時期,即筆者的祖父或比祖父輩更早的中國人的日常生活中。對於今天的大陸人來說,它們已經消失了至少有半個多世紀,一如進了博物館裏的“化石”。此題答案為“A”。
 
 
 
    並且,此類題目常有所“出新”。如2001年單選題:
 
 
 
    羅董事長的三位朋友分別在今天過七十大壽、喬遷新居、分店開幕。如果你是董事長的秘書,下麵三副對聯該如何送才恰當?
 
 
 
    (甲)大啟爾宇,長發其祥
 
 
 
    (乙)交以道接以禮,近者悅遠者來
 
 
 
    (丙)室有芝蘭春自永,人如鬆柏歲長新
 
 
 
    (A)甲送喬遷新居者;乙送分店開幕者;丙送過七十大壽者
 
 
 
    (B)甲送分店開幕者;乙送喬遷新居者;丙送過七十大壽者
 
 
 
    (C)甲送過七十大壽者;乙送喬遷新居者;丙送分店開幕者
 
 
 
    (D)甲送過七十大壽者;乙送分店開幕者;丙送喬遷新居者
 
 
 
    這道試題將考生置於具體的生活情境,散發著濃濃的生活氣息,又帶有幾分遊戲性質,顯得親切而有趣。試題不單考查學生對傳統禮儀文化的了解,還有對聯的鑒賞能力,其中也包含了語文應用能力。並且,試題本身既體現了漢語言文辭之美,也散發著中國文化人情之美,生動地詮釋了美善合一之特征。如果用北京教育考試院《考試說明》來表達,這樣的試題正屬於“蘊含在日常生活中傳統文化的內容”,還有“體現了傳統文化與現實生活的良性互動”。此題答案為“A”。
 
 
 
    曆年學測國文中,像這樣生動鮮活的試題還有不少,涉及的常識性內容也相當之廣,有婚娶的請柬寫法,有訃告的寫法,有謝啟的寫法,有豎式信封格式的寫法,還有書信提稱語和祝詞的用法,等等。在命題形式上,充分呈現中國文化的豐富性,又顧及其日用功能,即儒家所謂“道不遠人”。如2010年單選題:
 
 
 
    請依下列各組人物的關係,選出正確的書信「提稱語」的用法:
 
 
 
    (A)蘇軾寫信給蘇洵,可使用「左右」
 
 
 
    (B)李白寫信給杜甫,可使用「大鑒」
 
 
 
    (C)曾鞏寫信給歐陽修,可使用「知悉」
 
 
 
    (D)左光鬥寫信給史可法,可使用「鈞鑒」
 
 
 
    此題的答案是“B”。題目巧妙地將中國曆史常識、文學史常識和傳統禮儀文化常識熔於一爐。不過,這些試題恐怕連一些大陸語文教師也未必答得出來,包括筆者在內。因為,近數十年我們基本上缺失了傳統禮儀文化方麵的教育。平日給對方寫信,無論長幼尊卑,親疏遠近,提稱語大概多是“你好”,信末的祝詞常為“此致 敬禮”。至於社會人際交往的稱謂更是混亂不堪。筆者也隻是近年與台灣朋友郵件往還時,才第一次看到“大鑒、鈞鑒”一類文縐縐的書信用語——才發現這些在文革中早已被掃進“曆史垃圾堆”的“封建糟粕”,在台灣居然還好好地“活”著!
 
 
 
    筆者每每看到這類試題時,腦海中便會出現漢語中那些古老而美好的詞句:“溫良恭儉讓”、“文質彬彬,而為君子曰”、“發乎情止乎禮”,等等。並且,也會想起網上近年流行的一個段子,名曰“這些年被我們毀掉的詞”,其中有“小姐”“美女”“老板”“教授”等;想起在國際航班上大打出手的大陸同胞;想起關於“老人跌倒扶不扶”的社會大討論;當然,也想起漢語之謂“斯文掃地”……
 
 
 
    中華文明的基礎是禮樂文化。早在戰國至秦漢年間,便有了完整記載社會典章製度、後被宋朝理學家作為“五經”之一的《禮記》。《禮記·曲禮上》有這樣的闡述:“鸚鵡能言,不離飛鳥;猩猩能言,不離禽獸。今人而無禮,雖能言,不亦禽獸之心乎!……是故聖人作為禮以教人,使人以有禮,知自別於禽獸。”這句話表明:禮即是人和禽獸的分野,也是文明的分野。孔子將“禮”視為一個人安身立命、處世做人之根本,進一步提出“不學詩無以言,不學禮無以立”。這一思想也成為儒家思想的重要基礎。2005年度台灣學測國文多選題第19題,對此即有所詮釋:
 
 
 
    儒家認為一個人的外在行止不唯與其內在修養相符相應、相生相成,抑且是禮義之道的開端,所以儒家極重視外在行止的講求。下列文句表現儒家此種觀點的選項是:
 
 
 
    (A)外貌斯須不莊不敬,而易慢之心入之矣
 
 
 
    (B)禮義之始,在於正容體,齊顏色,順辭令
 
 
 
    (C)學有所得,不必在談經論道間,當於行事動容周旋中禮者得之
 
 
 
    (D)臨民之時,容止可觀,進退可度,語言和謹,處事安詳,則不失其禮體矣
 
 
 
    (E)君子所貴乎道者三:動容貌,斯遠暴慢矣;正顏色,斯近信矣;出辭氣,斯遠鄙倍矣。
 
 
 
    題目出處為《禮記》、《論語》等,答案是“ABCDE”。像這樣的題目此不一一引錄。可以看出,命題者旨在通過這些試題,引導年輕學子重視禮儀規範,提高自身修養,做儒雅君子。
 
 
 
    在筆者看來,這些題目還告訴我們:人與人之間的溫情、親愛和敬意,需要一種外在的表達形式;而另一方麵,又需要保持適當的距離,即彼此有所節製。唯如此,社會人倫方能和諧,文明方能不斷向前。因此,一個社會的禮儀規範相當於“軟件係統”,起了調節各種社會關係、穩定社會秩序的看不見的作用。並且,這個係統的功能是法律和法製無法代替的。一旦這套“係統”被打碎,社會便會分崩離析,文革十年的慘痛教訓,中國人當記憶猶深。
 
 
 
    上世紀60年代,台灣曾發起“中華文化複興運動”,製定並頒布了《國民生活須知》。當時在台灣的街頭巷尾到處可以看見張貼的“須知"。後經過不斷修訂,1990年又頒布了《國民禮儀範例》,涵蓋各種政府慶典及婚喪嫁娶的禮儀,以及日常衣著、飲食、走路、交談、進食、乘車、休閑和教養兒童,可謂麵麵俱到。其內容以古老的《禮記》為本,同時吸收了現代西方的一些禮儀。在台灣小學課程中,有《生活和倫理》一門課,中學有《公民與道德》課,課程目標為培養學生“表現中華民族道德文化”,成為“堂堂正正中國人”。
 
 
 
    今天,去過台灣的多數大陸人都有一個共同感受——台灣最美的風景是人。筆者近年曾兩度赴台公幹,對此感受尤深。筆者理解,這個“美”從表麵而言,是指台灣民眾待人接物的友善謙恭,言談舉止的文雅得體;深層而言,是指體現在台灣民眾身上的中國文化的人文之美,亦即《易經》所謂“情深而文明”。
 
 
 
    學測國文中這類試題,為此提供了生動的注腳,也給我們以啟示:中華文化的複興須從社會禮儀的重建開始,而重建的起點便是國民教育,包括國文(語文)教育。
 
 
 
    高考作文命題作為指揮棒的導向性可以一直傳導到各階段的寫作教育,最終影響一個民族的思維品質和國民素質
 
 
 
    作文一向是語文考試的重頭戲,兩岸皆然。
 
 
 
    在大陸,每年夏初高考“大戰”揭幕之日,第一場便是語文考試。往往上午的考試還未結束,各省市的作文題目便已見諸於網絡。接下來的一周,各大媒體連篇累牘地爭相加以評論。有些門戶網站還發起“最××的作文題目”評選,如“最雷人”、“最坑爹”、“最浮雲”等等,極盡惡搞之能事,年年如此,樂此不疲。相比之下,台灣每年學測國文的作文題似乎沒有那麽“受寵”。
 
 
 
    但是,從其所占卷麵分值而言,台灣要高於大陸。  
 
 
 
大陸高考語文作文60分(占總分40%)材料寫作,不少於800字台灣學測國文非選擇題54分(占總分50%)一、文章解讀:9分(150字-200字)二、文章分析:18分(文言文)(250字-300字)三、引導寫作:27分(文體不拘,文長不限)
 
 
 
    由此表可見,台灣學測國文的“非選擇題”相當於寫作部分,但一分為三:文章解讀、文章分析和引導寫作。三者之間按9分一檔的分值逐級遞增。以2011年度為例:
 
 
 
    一、文章解讀(占9分)
 
 
 
    閱讀框線內朱光潛〈對於一棵古鬆的三種態度〉中的一段文字後,回答問題:
 
 
 
    (一) 作者指出木商、植物學家和畫家「知覺」同一棵古鬆有三種不同的反應態度,這三種態度各有優劣嗎?以你對本段引文的理解,請加以闡述說明。
 
 
 
    (二) 閱讀了作者這一段文字後,依據它的意旨,請你重新給它訂個題目,並簡要說明你的理由。
 
 
 
    答案必須標明(一)(二)分列書寫。(一)、(二)合計文長限150字-200字(約7行-9行)。
 
 
 
    假如你是一位木商,我是一位植物學家,另外一位朋友是畫家,三人同時來看這棵古鬆。我們三人可以說同時都「知覺」到這一棵樹,可是三人所「知覺」到的卻是三種不同的東西。你脫離不了你木商的心習,於是所知覺到的隻是一棵做某事用值幾多錢的木料。我也脫離不了我植物學家的心習,於是所知覺到的隻是一棵葉為針狀、果為球狀、四季常青的顯花植物。我們的朋友——畫家——什麽事都不管,隻管審美,他所知覺到的隻是一棵蒼翠、勁拔的古樹。我們三人的反應態度也不一致。你心裏盤算它是宜於架屋或是製器,思量怎樣去買它,砍它,運它。我把它歸到某類某科裏去,注意它和其它鬆樹的異點,思量它何以活得這樣老。我們的朋友卻不這樣東想西想,隻在聚精會神地觀賞它的蒼翠的顏色,它的盤屈如龍蛇的線紋以及那一股昂然高舉、不受屈撓的氣概。
 
 
 
    由此可知這棵古鬆並不是一件固定的東西,它的形象隨觀者的性格和情趣而變化。各人所見到的古鬆形象都是各人自己性格和情趣的返照。古鬆的形象一半是天生的,一半也是人為的。極平常的知覺都帶有幾分創造性;極客觀的東西之中都有幾分主觀的成分。
 
 
 
    顯而易見,此題的指向是將文章閱讀與表達結合一起,可謂一箭雙雕。題目要求具體到連書寫格式和行數、字數都規定得一清二楚,以免考生因細節疏忽而失分,可見命題者的“體貼”。
 
 
 
    並且,這兩道題目都有一個共同點:要求考生不但對材料進行分析、判斷、綜合、概括,還要加以“闡述”“說明”,此即意味著考生不能妄下斷語,而須經過“慎思”“明辨”之後,方能做出判斷。這種思維方法一方麵蘊含著《中庸》所強調的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之精神,另一方麵也包含了批判性思維能力的要素。
 
 
 
    第二題“文章分析”為文言文。2011年度的題幹材料為台灣各版高中國文教科書共同選文——蘇軾的《赤壁賦》節選。題目如下:
 
 
 
    二、文章分析(占18分)
 
 
 
    閱讀框線內文章後,回答問題:
 
 
 
    (一)客所以有「而今安在哉」的感歎,是因何而起?
 
 
 
    (二)「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所提示的人生問題是什麽?
 
 
 
    (三)客雲:「知不可乎驟得,托遺響於悲風。」請解釋他對於問題(二)要如何解決?
 
 
 
    答案必須標明(一)(二)(三)分列書寫。(一)、(二)、(三)合計文長限250字-300字(約11行-14行)
 
 
 
    客曰:“‘月明星稀,烏鵲南飛’,此非曹孟德之詩乎?西望夏口,東望武昌。山川相繆,鬱乎蒼蒼。此非孟德之困於周郎者乎?方其破荊州,下江陵,順流而東也,舳艫千裏,旌旗蔽空,釃酒臨江,橫槊賦詩,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況吾與子漁樵於江渚之上,侶魚蝦而友麋鹿;駕一葉之扁舟,舉匏樽以相屬;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挾飛仙以遨遊,抱明月而長終;知不可乎驟得,托遺響於悲風。”(蘇軾〈赤壁賦〉)
 
 
 
    與第一題“文章解讀”相比,此題旨在評量考生文言文的閱讀能力以及語體文(白話)的表達能力。分值比上題增加一倍。所提供的題幹材料偏重於議論與抒情,有利於考生個人才情的發揮。後麵3小題彼此連貫,層層深入,考生必須讀懂文意方能恰當作答。
 
 
 
    綜觀上述兩道題,其共同點是將閱讀與寫作看成是有機的整體,且文白兼顧。以考試導向性而言,有助於考生語文能力的全麵培養。但在大陸試卷中沒有這兩種題型。嚴格說來,真正與大陸相同的隻有“引導寫作”。請看2011年度試題:
 
 
 
    三、引導寫作(占27分)
 
 
 
    司法院大法官會議做出第六八四號解釋,認定大學生如不滿學校的處分,有權可提起訴願和行政訴訟。台灣大學李校長表示,依據《大學法》的規定,學校在法律的範圍內有自治權,學生也有很多申訴管道;大法官做出這項解釋,可能造成學校和學生之間關係的緊張。學校是教學的地方,學校和學生之間的關係,應如何維持和諧,避免陷於緊張,而影響教學活動,是學校和學生雙方麵都應關心的問題。對大法官的這項解釋和李校長的反應,以你在學校的親身體驗或所見所聞,請以「學校和學生的關係」為題,寫一篇完整的文章。文體不拘,文長不限。
 
 
 
    此材料提供了一個具體案例。這個案例真實地存在於考生生活中。該案例涉及到三方:司法院、學校與學生,故決定了每位考生有話可說。同時,將法理與人情、學校與學生、學校與社會三種關係結合在一起,折射出社會生活的複雜性和多麵性,引導考生思考法與情、個體與群體的關係,學會站在不同的立場來考慮問題。其案例本身包含著培養公民素質的指向。並且,材料發揮空間較大,考生可以憑籍自己的生活經驗與觀察能力,抓住要害,寫出具有思維深度的佳作來。
 
 
 
    在大陸高考作文試題中,在命題思路上庶幾相近的有2013年全國新課標Ⅱ卷。所提供的材料為某機構對班級同學關係所做的調查,要求考生對調查結果發表看法。但就題目所包含的思維深度和廣度而言,似不及此。
 
 
 
    不過,像2011年度這樣“出彩”的“引導寫作”題,曆年台灣學測國文亦不多見。相比之下,有些年度的作文命題也頗值得商榷。如2013年度“引導寫作”題:
 
 
 
    曾永義《愉快人間》說:“為了‘人間愉快’,就要‘人間處處開心眼’,就要具備擔荷、化解、包容、觀賞等四種能力,達成‘蓮花步步生’的境界。”這是一段充滿生命智慧的哲思。“人間愉快”,可以是敞開心胸、放寬眼界的自得;可以是承擔責任、化解問題的喜悅;可以是對周遭事物的諒解和包容;可以是觀照生活情趣的藝術;也可以是……請根據親身感受或所見所聞,以“人間愉快”為題,寫一篇完整的文章,記敘、抒情、議論皆可,文長不限。
 
 
 
    這段“引導材料”相當矯揉造作,風格頗似“心靈雞湯”。或許是筆者天性愚鈍,讀來有點不知所雲。而且,以“人間愉快”四字作為作文命題,很難想象18歲的高中畢業生能說出些什麽。還有2012年“引導寫作”題:
 
 
 
    老子說:“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所謂“自勝者強”,是指真正的強者,不在於贏過別人;而在於戰勝自己。現代社會中,許多人喜歡跟別人競爭,卻不願好好麵對自己,克服自己的弱點。其實,隻有改進自我,才能強化自我、成就自我。請根據親身感受或所見所聞,以“自勝者強”為題,寫一篇文章。論說、記敘、抒情皆可,文長不限。
 
 
 
    這道題屬於自我修養類。題目“自勝者強”本身即道德命題,考生隻能順著題目預設的價值取向來發揮,相當於“代命題者立言”,思維方向十分單一。並且,對於高中生來說,其自身修養很難達到這樣的深度,缺乏相似的人生體驗,故容易為賦新詞強說愁,流於浮泛空疏。
 
 
 
    值得尋味的是,這類以“道德教誨”為特色的作文題,大陸高考語文也存在,隻是呈現形式有所不同。以2013年作文題為例,如遼寧卷的“沙子和珍珠”,新課標I卷的“經驗和勇氣”,湖北卷的“上善若水任方圓”,浙江卷的“三句話看童心”,湖南卷的“我願意”,四川卷的“過一種平衡的生活”等皆是。
 
 
 
    這些題目表麵上看或是寓言,或是勵誌小故事,或是格言警句,其中均蘊藏著某個道德教誨。考生隻能按此命題去“做文章”,猶如“螺絲殼裏做道場”。並且,因為材料所提供的情境是虛擬的,其蘊含的道德命題本身缺乏真實的思維價值,相當於“偽道德命題”,故顯得虛假而矯情。
 
 
 
    此乃曆年大陸高考作文中最常用的一種模式。另有一類作文材料雖然是真實的,如2013年山東卷的命題作文“咬文嚼字”,基本上屬於“升級版”的“好人好事”,實質上也還是“道德命題”。
 
 
 
    這類命題的最大弊病是使考生的思維幼稚化、簡單化,即不需要分析、比較、論證、思辨,而隻需要人雲亦雲,迎合他人,為此甚至言不由衷、違心編造,變得矯情而虛偽,對學生心智及人格成長戕害莫大。
 
 
 
    追根溯源,兩岸這類命題模式可能源自明清時期科舉考試的八股文。八股文的題目源於四書五經中的原文,命題方式多達39類,有“單句題”“通章題”“承上題”“截搭題”等等。最簡單的當屬單句題,如“過不憚改”、“巧言令色鮮矣仁”、“學然後知不足”等等。這些題目本身便屬於自我修養類的道德命題,與儒家推崇“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思想有關。其特點是要求文章必須模擬儒家祖師的口氣去發表議論,即俗稱的“代聖人立言”。當然,如果單就行文形式而言,八股文也許有其合理成分。但就命題形式及其內容而言,八股文對中國人思維方式的負麵影響可謂根深蒂固。
 
 
 
    今天,我們依然可以從國人之喜好道德說教、誇誇其談、放言空論看到其影子,還有影視作品人物情節的矯情虛假等。而聯係及此,似乎不難理解海峽兩岸作文命題之同好“道德命題”的因由,可見曆史荼毒之深之重。
 
 
 
    實際上,中國有更優秀的寫作傳統,如《周易·乾》曰“修辭立其誠”,即寫文章要表達自己真實意圖,不能言不由衷,妄發議論。還有白居易《與元九書》中曰“文章合於時而著”,即寫文章要與時代合拍。
 
 
 
    如果說,語文(國文)考試作為母語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價值指向是客觀存在的,那麽常識性試題所指向的應該是“善”和“美”,而作文題則應該指向“真”。具體而言,即通過寫作引導考生學會“慎思”“明辨”,學會獨立思考。這也是現代公民必備的素質。
 
 
 
    在歐美一些教育發達國家,對此目標已有非常明確的認識。我們不妨看看近年的美國SAT寫作題:
 
 
 
    1.認真思考下文提出的議題與設問:
 
 
 
    很多人相信,誠實可敬的品質會限製他們的選擇、機遇以及獲得成功的機會。不幸的是,在今天“個人至上”的文化氛圍中,道德可能是人們唯一會選擇拋棄的品質!人們深信自己隻有兩種選擇:一、為了成功不擇手段,即使是錯的;二、保持道德高尚,然後失敗。很少有人選擇不誠實,但是沒人願意失敗。
 
 
 
    設問:講究倫理道德會阻礙人取得成功嗎?設計並寫作一篇論文,闡述你就這一問題的觀點。從你的閱讀、經驗以及社會觀察中舉例並論證,以支撐你的立場。
 
 
 
    2.文明禮貌到底怎麽了?很多書籍和文章都寫到當今社會缺乏基本禮貌,不顧傳統禮節。不論是飯館裏調皮搗亂的驕縱兒童,還是有線電視新聞節目裏互相叫嚷的所謂專家,人們似乎不再像以前那樣注意舉止得體和文明禮貌。另一方麵,如果人們真的希望把世界變得更美好,又不得不冒著被視為不禮貌或不文明的風險。
 
 
 
    設問:不講禮貌是否有時也是必要的?設計並寫作一篇論文,闡述你就這一問題的觀點。從你的閱讀、經驗以及社會觀察中舉例並論證,以支撐你的立場。
 
 
 
    3.我們對於“勇氣”的定義太寬泛了。真正的勇氣是有意識的自我犧牲,要麽是為他人著想,要麽是為了堅守某種價值。但是現在我們往往把大膽和誠實——這隻是勇敢的一個方麵,當作勇氣的全部內涵。我們甚至說一個人在時尚或音樂方麵的品位不同於主流,或說出某些錯誤是需要勇氣的。這些行為雖令人欽佩,卻不一定就是勇敢。
 
 
 
    設問:在人們為了他人或堅守某種價值而犧牲個人幸福的行為中,我們是否應該限製使用“勇氣”這一術語?設計並寫作一篇論文,闡述你就這一問題的觀點。從你的閱讀、經驗以及社會觀察中舉例並論證,以支撐你的立場。
 
 
 
    這類寫作命題以其迥異的思路,為我們提供了嶄新的視角。其對考生思維的挑戰性,以及由此傳遞出的培養信號,顯然與我們不太一樣。並且,這些題目不是憑人雲亦雲、陳詞濫調可以對付的。在SAT作文試題中,獲得滿分的評分標準之一是:“有效而富有洞察力地發展作者自己的觀點,表現出傑出的批判性思維,清晰地使用恰當的事例、推理,以及其他證據證明自己的立場。”
 
 
 
    誠然,像任何考試一樣,高考作文本身承載的功能有限。就一篇作文而言,不可能兼顧各種文體和寫作手法,但其作為指揮棒的導向性可以一直傳導到各階段的寫作教育,最終影響一個民族的思維品質,乃至國民素質。
 
 
 
    因此,筆者很想建議握有命題大權的諸公:少出一些類似“沙子和珍珠”,或“上善若水任方圓”那種虛無縹緲的“道德說教”型作文命題,讓莘莘學子回到真實的社會生活中來,回到交織著矛盾和悖論的生活實相中來,回到正處於充滿希望又步履艱難的中國社會轉型中來,“文章合於時而著”,通過閱讀與寫作學會質疑、思辨,學會求真、求實,做個關心社會事務的有獨立見解的現代公民。這才是從根本上高考作文應當追求的價值取向。
 
 
 
    最後,對比大陸和台灣作文題,還有一個值得注意的差異:台灣學測國文作文為兩小一大,其好處是除了寫作能力考查較全麵之外,分數分配也比較均衡合理;而大陸僅考一篇800字的命題作文,對考生而言,猶如孤注一擲,萬一離題偏題,則損失至巨,也因此容易出現押題、猜題或套作的投機做法。
 
 
 
    不過,可喜的是,北京教育考試院已經注意到這一點,在今年1月份頒布的《考試說明》中有明確表述:“2014年高考語文作文‘一分為二’”,具體做法為“將60分的作文分為兩題。第一題為微寫作,第二題為作文題。……此外,提升命題精細化水平,調整試卷結構,提高試卷的區分能力。”
 
 
 
    國文之“道”,在於通過國文教育培養下一代對中國文化的認同感,成為有文化自信的堂堂中國人
 
 
 
    在大陸,語文教育一直是個備受社會關注的話題。本文開頭所引網友仿擬杜甫詩“網上忽聞語文貴,初聞涕淚滿衣裳”可見一斑。上世紀末,曾有文化界人士痛斥“誤盡天下蒼生是語文”。此現象亦屬“中國特色”。除了語文教育本身的問題之外,其背後也許有更深層的曆史因由。筆者最近讀到聞一多早年寫的一首詩《祈禱》:
 
 
 
    請告訴我誰是中國人,
 
 
 
    啟示我,如何把記憶抱緊;
 
 
 
    請告訴我這民族的偉大,
 
 
 
    輕輕的告訴我,不要喧嘩!
 
 
 
    請告訴我誰是中國人,
 
 
 
    誰的心裏有堯舜的心,
 
 
 
    誰的血是荊軻聶政的血,
 
 
 
    誰是神農黃帝的遺孽。
 
 
 
    告訴我那智慧來得神奇, 
 
 
 
    說是河馬獻來的饋禮; 
 
 
 
    還告訴我這歌聲的節奏, 
 
 
 
    原是九苞鳳凰的傳授。
 
 
 
    ……
 
 
 
    詩中反複地鋪陳、詠歎,又強烈地質疑、呼告,深刻地表達了五四那一代在西方文明衝擊麵前失落了文化自信的中國知識分子的痛苦、掙紮和迷惘。當時聞一多26歲,剛剛從美國留學歸國。
 
 
 
    2010年夏,筆者曾對任繼愈先生做過有關語文教育問題的采訪。在提到母語教育的價值時,任先生言簡意賅地說:“語文課應該代表五千年文化。”筆者還記得他說話時那不容置疑的口氣,但當時並不甚解。及至最近,看了台灣曆年學測國文試卷之後,才有些省悟。
 
 
 
    通觀這些試題,感覺命題者旨在將中國五千年曆史文化濃縮於一卷,即“納須彌於芥子”,教莘莘學子不僅領略到“國文”之源遠流長、博大淵深,還有“國文”之美,“國文”之趣,“國文”之無窮魅力。並且,無論從試卷結構,抑或試題內容和試題形式,顯得既雅正端方,又不失活潑靈動,在傳統與現代的互動中,展示出中華文化生生不息的生命力。
 
 
 
    如果說,考試本身可以載“道”,那麽,台灣學測國文的“道”,便是通過國文教育培養下一代對中國文化的認同感,成為有文化自信的堂堂中國人。
 
 
 
    相比之下,大陸高考語文雖然試卷總分、卷麵字數和考試時長均超過前者,看上去似乎對語文學科更為重視,但從試卷結構的不甚合理,還有試題內容的相對貧乏、狹窄來看,顯然與各界有識之士的期待尚有距離。尤其是古代文化方麵的分值所占太少,試題形式呆板、單調,內容呈碎片化、平麵化,缺乏在文化上應有的深度和廣度。並且,試題低估了學生的語文能力,題目呈低水平重複,不能挖掘考生潛在的語文素養。
 
 
 
    究其原因,這恐怕與命題者對漢語文作為母語學科的價值認識有關,也與命題者自身的學術素養有關。當然,歸根結底,與數十年間的文化斷層有關。
 
 
 
    鑒於此,我們不能不警惕:如果僅僅滿足於把高考語文總分由150分提高到180分,而在試題質量上沒有實質性提升的話,那麽,這樣的考試改革將會大打折扣,公眾那種“初聞涕淚滿衣裳”的熱望便會落空。
 
 
 
    而質量的提升,首先需要價值觀的改變。
 
 
 
    當然,台灣學測國文並非盡善盡美。筆者總體上感覺,古代文化類題目比語體文類試題要出得好,命題者似更得心應手,曆年試題中常能看到“出新”“出彩”之處;而語體文類試題則比較一般,其中有些題目也不無可商榷之處。並且,近年來,台灣高中教師、學生家長皆反映學測國文成績偏低,負責命題的大學入學考試中心壓力不小。可見國文命題之不易。
 
 
 
    筆者以旁觀者的身份,撰此長文以作比較評析,難免有“站著說話不腰疼”之嫌。而手握命題大權的兩岸諸公,能不自惕乎。
 
 
 
    (本文在寫作過程中得到郭倩影女士的幫助,特此致謝)
 
 
 

所有跟帖: 

胡適最講禮儀,但卻和汪精衛走得近,中共人稱有匪氣,中華複興卻幹了五十多年,為何? -人在異鄉為異客- 給 人在異鄉為異客 發送悄悄話 人在異鄉為異客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8/14/2014 postreply 20:05:32

上千年的中華禮儀文化你拿胡適作代表? 不覺得這玩笑很有趣。 -希聲- 給 希聲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8/16/2014 postreply 10:14:33

隻是啟發一下喜歡將台灣禮儀吹上天的人,有比禮儀更重要的東西:仁. -人在異鄉為異客- 給 人在異鄉為異客 發送悄悄話 人在異鄉為異客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8/16/2014 postreply 11:27:20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