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4-7-29 20:36:53 作者:李偉
雲橫秦嶺家何在 — 漢中
時間:2014-7-29 20:36:53 作者:李偉
http://www.hanzhongren.org/web/news/?796.html
從地圖上看秦嶺是一條線,有1600多公裏長。身處其中,才知道秦嶺之大。我們在秦嶺中徒步,沿古道跋山涉水,用了兩天的時間才走了60公裏。其南北寬度有兩三百公裏。若穿越全程,要7~10天的時間。
秦嶺是中國南北氣候的分界線,是長江與黃河的分水嶺。秦嶺之南還有巴山。秦巴山區構成了一個巨大的地理屏障——將華夏文明的發源地陝西關中與天府之國四川阻隔,將漢唐帝國的政治中心與大後方分離。以致司馬遷在寫《史記》時也不由得長歎一聲:“秦嶺,天下之大阻也。”
我們的祖先為了突破這個“天下大阻”,不得不循穀而行,踐草為徑,挖山通隧,依崖築棧,修通了險峻奇絕的蜀道。在沒有現代爆破技術,甚至鐵器都極為昂貴的時代,先民們在2000年前便打通了第一個人工隧道,創造了人類交通史上的奇跡。今天穿行在秦嶺的崇山峻嶺中,仍能看到那些深邃的棧道壁孔,經曆了千年的風雨洗禮,依舊充滿力量感。
《史記》上說,漢朝的時候,都城長安到成都已經形成了完善的交通體係,所謂“棧道千裏,無所不通”。事實上,棧道並非隻是一條鋪上木板的路,上麵還有閣樓,有防護欄杆,有驛站郵傳。據《天下水陸路程》記載,從長安的京兆驛到漢中府共18驛,即18天的路程。當我們重新走在殘存的古道上時,我們還會困惑,古人如何完成如此浩大而艱巨的工程?更加令人讚歎的是,今天的公路、高速基本都沿循了古道的走向。可見當年線路設計的準確,積年累月而不斷優化。在這個意義上,古道依舊鮮活,充滿了生命力。
穿越秦巴山區的古道大致分為7條。其中北線4條:故道(陳倉道)、褒斜道、儻駱道、子午道。南線3條:金牛道、米倉道、洋巴道(荔枝道)。漢中就處在這7條古道的中心。她是巴山秦嶺之間的一個盆地,東西長100公裏,南北寬隻有20多公裏。其背靠秦嶺,南依巴山,漢江從盆地穿過。群山拱衛,一水中分,是秦嶺與巴山間唯一的一塊平地。因地處秦嶺以南,氣候、風物都與江南接近。春天油菜花遍野,夏日佳木蔭蔭,秋天稻田漠漠,冬日群鳥依依。由長安入蜀,都要經過漢中。行至漢中,路也剛好走了一半。貨物可以在此中轉集散,旅客也可養精蓄銳,準備下一段旅程。
高山與田園
關於漢中最早的文字記錄,出自《詩經·旱麓》:“瞻彼旱麓,榛楛濟濟。”“旱”指的就是漢中南鄭縣的“旱山”。這首詩說的是漢中一帶的自然環境,由於雲雨潤澤而林木茂盛。
漢中周邊的秦嶺巴山自古以來覆蓋著茂密的原始森林,人跡罕至,野獸出沒。《尚書·禹貢》將天下分為九州,漢中屬於古梁州。梁州出產的貢物有11種物產,包括“璆、鐵、銀、鏤、砮、磬、熊、羆、狐、狸、織皮”。其中“熊、羆、狐、狸”都屬於森林動物。其他的都是金屬礦產,應該也都產於山上。《禹貢》還將梁州的土壤稱為“青黎”。究竟什麽是“青黎”?這讓經學家們頗為困惑。中國科技史研究專家李約瑟博士在抗戰時期曾到漢中考察,他與魯桂珍女士合作的《中國古代的植物學家》一文中專門談到了“青黎”:“我們認為它(梁州)實際上是在漢水流域即位於今陝西與四川之間,所以‘青黎’這個詞應該是指漢水兩岸山地腐殖質暗色土壤。”這種腐殖質土壤應該十分的肥沃。
《漢書·地理誌》上說漢中及巴蜀“有山林竹木蔬果實之饒”,植被格外茂盛。三國時,曹操率大軍攻打漢中的張魯,在勉縣的陽平關受阻,本來打算退軍。當時陽平關附近樹木繁密,林中大量的麋鹿突然受驚,衝進了張魯的大軍中。結果導致張魯軍中大亂,曹操趁機偷襲,一舉奪取了陽平關,張魯不得不投降。
雖然漢中地處交通要衝,往來商旅不斷,移民眾多,但山高林密,生態環境始終保持得很好。清初嘉慶年間,漢水上遊仍然是山大林深,遠古森林景觀沒有遭到人類破壞。當時本地官員奏報說:“由陝西之略陽、鳳縣東經寶雞等縣至湖北之鄖西,中間高山深穀,統稱之南山老林;由陝西寧羌、褒城……至湖北之竹山縣,統稱之巴山老林。”文中所指的區域就是漢中所在的秦巴山區,所謂老林即是原始森林。
森林中棲息著大量珍稀野生動物,最著名的是大熊貓、朱鹮和金絲猴。有些動物則已經消失或滅絕,如長臂猿和華南虎。猿類曾經在古道沿線經常出沒。唐朝詩人王維在《送楊長史入川》中寫經過褒斜道的感受:“鳥道一千裏,猿聲十二時。”明朝所修的《漢中府誌》中,還將“黑猿”列為當地的土產。
秦嶺、巴山是華南虎的重要棲息地,曾經虎患嚴重,威脅人類生存。《後漢書·南蠻西南夷列傳》中就記載了巴山中的七大部落以獵虎為生,因跟隨劉邦反擊三秦有功而受到分封。北宋年間,洋州(現洋縣)知府文同曾經考察儻駱道南段,他發現由於虎患危害,行人不敢走儻駱道,所以棧道朽裂,布滿青苔。這種狀況一直延續到清初。康熙年間,漢中西鄉縣知府不得不重金招募獵人獵殺老虎。於是,3年間一縣之內竟然連續捕殺了64隻老虎。值得一提的是,南宋詩人陸遊曾在漢中從軍8個月,還親自在勉縣的沮水邊打死了一隻老虎。他恐怕是古今中外唯一與老虎交過手的詩人。即使在今天,這裏仍舊是眾多野生動物最後的家園。
高山密林之下的漢中平原,則是另一番田園風光。漢中盆地是漢江的衝積平原,土地肥沃,降雨豐沛,適宜農業發展。考古專家在新石器時代遺址中發現了稻殼等作物,說明當地7000多年前已開始種植水稻。到戰國時期,漢中地區已經是聞名遐邇的富庶之地,成為與關中平原、成都平原齊名的重要糧食產區。說客蘇秦至秦國鼓吹連橫時,曾對秦惠文王說秦“西有巴、蜀、漢中之利”。正因為漢中、巴蜀具有重要的經濟與戰略地位,“取其地,足以廣國也;得其財,足以富民”。正是當秦國奪取了漢中和巴蜀後,才一躍而成為戰國七雄之首。
三國時期,蜀漢北伐,先期糧餉主要運自蜀中。為了保證軍需,諸葛亮在漢中推廣屯田,保證了“六出祁山”的糧草供應。直到蜀漢政權終了時,包括漢中在內的蜀漢地區仍是一片“百姓布野、餘糧棲畝”的繁榮景象。即使經曆戰亂兵火,因優越的地理環境,漢中農業也能很快恢複。
唐宋時期,大量詩人通過蜀道往來於關中與巴蜀。漢中是他們必然經過的地方,留下了大量詩篇,記錄了當時農業的繁榮。早在三國時期,小麥由關隴移民帶入漢中種植,在唐朝已經形成了很大規模。詩人岑參赴嘉州途中路過漢中時寫道:“芃芃麥苗長,藹藹桑葉肥。”他看到夏日黃昏漢江兩岸稻花飄香,綠意盎然,又寫下:“唱歌江鳥沒,吹笛岸花香”;“江鍾聞已暮,歸棹綠川長”。可見,由於地處南北結合帶,漢中地方物產豐富,既能種水稻也能種小麥。
流傳最廣的,當屬宋朝詩人黃裳所寫的《漢中行》:“漢中沃野如關中,四五百裏煙蒙蒙。黃雲連天夏麥熟,水稻漠漠吹秋風。”當時陸遊在漢中所見更是“平川沃野望不盡,麥隴青青桑鬱鬱”。在詩人眼中,漢中盆地雖不大,但已經如同關中平原一樣富饒了。
西部軸心
由於地處蜀道咽喉,是溝通南北的要衝,在政治家眼中,漢中也成為兵家必爭之地。劉邦有先入鹹陽之功,可是最後被項羽封到漢中和巴蜀。蕭何對劉邦說漢中“語曰天漢,其稱甚美”。而後劉邦以漢中為基地,重整旗鼓,反擊三秦,最終開創了強大的王朝。劉邦以國號為漢,便是為了紀念在漢中崛起的經曆。因有了強大的漢帝國,才有了後來漢族、漢人、漢語之稱謂。說起來,漢中之“漢”,與華族之漢終究一脈相承。
三國時期,漢中被認為是蜀之肱骨,魏蜀在此進行了反複的拉鋸戰。曹操、諸葛亮、司馬懿、薑維前仆後繼,輪番登場。山川古道上的很多地方都是當年的戰場。而後曆代四川割據或關中有急,漢中都處在重要的戰略位置上。即使偏安江南的南宋也意識到漢中之地“後可據而安,前可恃而進”,不僅是大後方的屏障也是進軍中原的前沿基地。當時川陝宣撫處置使張浚上疏說:“(漢中)前控六路之師,後據兩川之粟,右出秦隴之馬,號令中原,必基於此。”清初顧祖禹的軍事地理專著《讀史方輿紀要》甚至將漢中視為“立國”的核心區域,他最後總結道:“(漢中)府北瞰關中,南蔽巴蜀,東達襄、鄧,西控秦隴,形勢最重;夫關中,關川陝之安危,立國於南北者必所爭也。”
漢中之所以成為一個戰略要地,是因為正好處於中國西部的軸心區。她是中原文明與古蜀國文明的連接點;是旱作農業與稻作農業的結合部;是帝國政治中心與經濟中心間的樞紐;漢中還串聯了西北絲綢之路與西南絲綢之路,是兩條國際大通道的連接點。
古道的連通使得漢中成為繁盛開明之地。“璽書交馳於斜穀之南,玉帛踐乎梁益之鄉。”蜀漢的錦緞、茶葉等物資源源不斷地運往關中,長安三輔地區發達的文化流傳蜀漢。甚至遠自中亞、西亞的文化與東南亞文化在這裏相會。漢中因此成為多種文化的交融區域,留下了大量珍貴的文物古跡、詩詞碑刻。在這個意義上,漢中是人文資源與自然資源結合得最好的地方。既有古棧道、古戰場的金戈鐵馬,漢魏碑刻的風流雅韻,還有連綿起伏的高山大川,以及國寶動物大熊貓、朱鹮和金絲猴。
往事越千年。漢中依舊是秦巴山區中的隱秘之所。直至今日,我們對於這裏尚有許多未解的好奇。那些艱險古道究竟是如何開辟的?線路如何選擇?石門石刻體現了中國書法怎樣的演變曆程?佛坪為什麽是野生大熊貓密度最高的地區?這些問題促使我們去重新發現漢中。
所有跟帖:
• 謝謝推介,尤其插圖,帥呆了。樓主漢中人氏? -高大上- ♂ (0 bytes) () 08/05/2014 postreply 10:2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