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進口商違約150到200萬噸大豆合同)
由於中國生豬價格大幅下跌,加上禽流感疫情重現導致中國飼料消費比上年同期減少13%到15%,造成大
進口商想在美國大豆合同上違約,但是由於當初簽訂的合同是成本保險以及運費(CIF)價格,因此違約成本過於高昂,所以買家一直在取消巴西大豆合同
進口商如果在一船巴拿馬型貨輪裝載的貨物上違約,通常損失300萬到350萬美元的保證金,但是如果用這些高價大豆在國內榨油,經濟損失隻會更大。
巴斯表示,也有一些進口大豆船貨被洗船,也就是轉賣給其他買家,這樣就不用支付罰金。在過去,即使商品價格尚未敲定,買家還沒有開出信用證,賣家就已經將大豆啟程運往中國,但是現在這種現象已經不複存在。巴斯補充說,出口商樂於敲定交易,所以在合同條款上不夠嚴謹。一些船貨已經運抵港口一周,但是圍繞船貨的價格以及信用證等條件尚未落實。因此,一些從巴西和美國運往中國的大豆船貨在途中遭到買家違約也就不難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