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語言耽誤了中國幾千年的發展

本文內容已被 [ garylu793 ] 在 2014-07-14 12:00:56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請客觀冷靜的分析下麵的內容,不要為了反對而反對。

這個題目有點嚇人,但看完您就認同了!

首先強調我是地地道道的中國人,純的不能再純,土得掉渣的老中以及非常熱愛祖國的老中,無論生活,工作中遇到詆毀中國的爺,我都會毫不猶豫的予以反駁和捍衛,以下觀點,僅僅作為學術討論,所以請不要上綱上線。

1.  中文的語音結構,影響了中國人創造思維的開發和發展

中國語言文化體係如果僅僅從文化研究角度來講,確實是博大精深,豐富多姿,但如果從運用和開發人的思維,特別是創造性思維方麵來說,沒有一點點幫助,它讓千年來使用這種語言的人變得刻板,教條,沒有創造力,潛意識裏死板的遵循了對稱,工整這一規律,極大的束縛了中國人左腦的開發,(老中右腦發達,語言邏輯性強)。給整個中國幾千年來的發展帶來了在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公德,個人素質,個人創造,社會創造等等各方麵極大的危害。而且隨著現代中國人語言表達能力越來越強,中國的社會問題就越來越多,中國人的創造性思維越來越窄,聯想思維越來越發達,而大部分中國人不但沒有認識到這個誤區,反而越來越沾沾自喜自己語言的發達, 大家或許發現了,網絡的發達,在中國產生了更多地咬文嚼字,卻對社會沒有任何實質貢獻的年輕人,常此下去,中國就真的變成一個沒有任何創新,隻有山寨的全世界最大的民族。 中國的語言結構,文字結構,邏輯性強,因此中文的聯想性強,但創造性很差,英語,德語的語言和文字結構,屬於創造性強,推理性很差。 語言直接影響人的思維,所以講中文的聯想性思維發達,但創造不出什麽新的東西,因此我們總是在西方人發明一樣新的東西後,我們可以橫向的聯想(也就是山寨)出不同的風格,希望以下內容讓沉醉於我們博大精深,但對人類沒有任何推動作用的語言的中國人了解這個觀點。

最早的人類,思維產生語言,語言又反過來促進鍛煉了思維,思維又同時促進語言的演化和發展,兩者相輔相成,共同推進。由於中文獨特的單字結構,詞組的組成方式比較培養人的聯想思維,所以老中的右腦語言區得到了鍛煉,也就是我們平時說的小腦就愈來愈發達,右腦得到發展鍛煉,反過來又推動漢語言的進步和演化。因此中文的語言表達也越來越豐富。而講英文的老美和講德語的整個日耳曼語係的人,由於他們的語言不具有中文強大的表演藝術和遊戲功能,無論單詞還是表達方式,都比較單一,單詞之間邏輯推理性不強,比較重抽象思維,因此他們的的左腦得到了鍛煉,亦即大腦越來越發達,他們的語言從形成以來幾乎沒有什麽太多的變化,但大腦發達的人,往往創造力就發達,他們不會有太多興趣和能力去研究語言,他們的興趣放在了空間想象創造方麵,因此今天社會的一切,沒有一樣都是老中發明的。中國文字分量重於語言,中國文字不僅僅是一種語言,文化的載體,還是一種遊戲工具,古時候的文人豪客其實就是一幫玩文字遊戲的主,現在國內網站那麽發達,又在網上培養了一大批玩文字遊戲的主,很簡單的道理,一天到晚玩遊戲的人是不是遊戲思維特別發達。遊戲思維更多的注重邏輯推理性。用遊戲思維去製定某個社會製度,去研究某個自然或者社會學科,是不是特容易受遊戲規則的局限,特容易偏好於研究遊戲的文字規則,所以老中小腦發達,喜歡動小聰明,玩人,圓滑。就是這個道理。


2.  中國文字具有極強的表演藝術和遊戲功能,這是別的任何語言不具備的功能

比如一篇文思非常優美的文章或者段落,一首工整,婉約的唐詩,一場煽動人心的演講,這些作品,往往詞藻華麗,囉嗦累贅,一會比喻,一會隱喻,一會排比,一會對稱,甚至可意會,不可言傳。整個作品下來,其實就是為了表達某個意思,但這篇作品,由於中國文字的豐富多彩,靈活貼切,富有內涵,往往變成了一幅表現作者,演講者豐富的語言功底的藝術表演作品了,改變了她僅僅為了傳達意思的基本麵。

3. 中文側重於鍛煉人的聯想思維。

漢語體係和西方語言體係最大的區別在於,漢語是獨立的單字組成詞組,成語,俚語,然後組成句子,形成文章。很多獨立的漢字表音,也表型,那麽就更加表意了。也就是說你可以完全沒有見過這個字,可是你可以八九不離十的根據它的形體結構,據音或者據形地猜出這個字的意思,同樣,一個你完全沒有見過的成語,一副你從來沒有見過的對聯,很多時候你可以根據它的一半,猜對另一半,或者下聯的意思。比如零敲碎打這個成語,我記得小時候做成語填字遊戲,這個成語隻有零敲上半部,但我真的就猜出碎打的下半部。沉魚落雁,閉月羞花,歡天喜地,心想事成,還有很多曆史上著名的非常工整的對聯等等(想不起了),其實仔細研究研究,你會發現他們的構成真的就是一種強烈的邏輯推理關係。無論是單字,單詞,成語,唐詩宋詞,詩賦樂,很多都具有強烈的邏輯推理關係。或者象火箭,汽車,手表,複印機,盲流,非常,慣例等等詞匯,哪怕這些詞匯你從來沒有見過,但隻要你有簡單的中文常識,其實你可以推斷出它們是什麽意思。而英文,德文,法文,大多不具備這些功能,也就是說,無論新出現什麽產物,中文幾乎不需要創新新的基本單字或詞匯,就能為這個新的事物排列組合出新的名字。但英文就不太可能,英文必須要通過字母的排列產生一個新的單詞,因此這個新的單詞和別的單詞不太具有前後邏輯推理關係,這樣,剛剛看到這個單詞的人,就不可能用聯想法猜出這個字麵意思,隻能根據整個句子天馬行空的亂想。比如 火箭這個單詞,中國人幾乎都能在第一次看到這個詞就能猜出意思,因為聯想,推理出來的。英文裏的rocket你能第一次猜出意思嗎?,去掉et,rock 又完全不同意思了。而rocket變成rockery ,又變成假山的意思了。 想想,幾千年來大家不停的講這種語言,是不是中國人的整個邏輯推理思維會變得非常發達,而老外一天到晚都隻能憑空亂猜測新的詞匯是什麽意思,是不是千年下來,他們的創造思維就會比老中發達。


中文表達意思的個體是單字,英文表達意思的基本個體是單詞,單字是一個個的小方塊,單詞是長短不同的長條塊,要想把一堆中文字和英文字母各自堆砌出金字塔形狀,肯定中文字塊比英文單詞容易堆出來,這就像玩俄羅斯方塊一樣,英文結構其實就像俄羅斯方塊,不規則,不好拚,如果把俄羅斯方塊都變成中文一樣的小正方塊,每個人都是玩俄羅斯方塊的高手了。因此中文的極度規則性和工整性比較沒有創意,而長短不一的英文,它的組合反而比較有創意,畢竟鍛煉人的空間想象能力。

中文語法裏豐富多彩的表達方式是導致中國人聯想思維發達的重要因素。

就單單看看排比和比喻兩種修飾方法:
1.排比其實就是用一種語句遞進的方式表達同一個意思。就像上樓梯一樣,一步一步漸趨漸進。其實這既是中文的特點,也是中文影響思維很重要的地方。它會讓使用這樣語言的人特別容易遵循循序漸進,按部就班的做事規律。其實就是一種邏輯推理的規律。
2.我們的語言也特別注重使用比喻句。也就是說有話不直說,喜歡引申,旁比,拐彎表達一個意思。這些比喻,其實也還是一種邏輯推理的關係。比喻和要表達的中心意思之間並不會有太大的反差,但他們之間基本上也沒有字麵意思上直接的聯係,但通過詞組組合以後,再聯想思維,是可以扯出關係的,因此應用比喻的人,需要用聯想思維來引申出這個比喻,而聽的人,更需要動用聯想思維才能明白對方真正的含義。這樣的表達方式多了,幾千年來,是不是很鍛煉老中們的邏輯推理能力。

英文其實沒有太多上述的表達方式,因此他們的語言決定了他們說話直,沒有那麽多拐彎抹角,沒有那麽多廢話。比如,中文形容女人的美,我們可以說猶如沉魚落雁般的美,或者閉月羞花,或者形容女孩的手是粉拳,香肩,酥胸,等等,仔細想想,這些形容,或者比喻,是需要我們去聯想思維,才能最終明白這是一種什麽樣的美。而英文裏打死都不可能出現這樣的語言。看似很美,確實很美,作為文學語言來研究,然人很陶醉,可最終還是表達了一個非常簡單的意思 ,美。
試想,這樣的語言,讓古人終日花費時間,經曆去研究,發展,是不是很誤事,一點都不務實。千年下來,是不是我們的思維終日都沁淫在無盡的華美語言聯想思維裏。這樣的語言太美了,太美的語言邏輯推理性強。所以老中的創造思維給埋沒了。

還有,中文單個字體和語法結構,很容易讓使用的人追求工整對稱的效果。說起來朗朗上口,顯得有條理,對稱的美。但對稱美是一種死板的美。不具跳躍性,衝擊性,標新立異性。 就像對聯。為什麽宋詞的意境比唐詩感覺好,因為他美在不對稱,就像女孩的衣服,左右花色,點綴都對稱美的話,這樣的美看久了就了無生機,顯得呆板,沒有創造力,容易視覺疲勞,沒有新穎,沒有創造力,沒有更多的想象空間。非常追求對稱美的語言使用久了,會無形之中影響到我們做任何事的思路。中文喜歡詞藻華麗,氣勢磅礴,工整對稱,旁敲側擊,含沙射影,請想想,說久了,我們的思路是不是很容易受這樣影響。所以老中喜歡好大喜功,工整莊嚴,思緒隱晦,含沙射影,點到為止,揣摩,推敲,指桑罵槐等等, 這些都是受語言的影響。
待續

中文對整個中國社會的文化,藝術,政治,民俗,公德,私德,都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