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竹:轉移社會矛盾是在禍害香港

來源: 希聲 2014-07-02 07:06:28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0115 bytes)
本文內容已被 [ 希聲 ] 在 2014-07-06 07:40:49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今天的香港不需要挑動社會內鬥的政治運動,而是需要走出在全球化經濟浪潮中邊緣化困境的經濟改革。香港社會精英應當思考的是,如何才能維係香港優良的法治傳統?如何才能在全球化經濟中找到香港的立足點?如何才能遏製大資本對香港經濟的壟斷?如何才能讓香港社會變得更加公平?如何才能讓香港經濟重振上個世紀七八十級年代的雄風?一句話,香港需要的是經濟改革,而不是轉移社會矛盾。"
www.guancha.cn/han-zhu/2014_07_01_242802.shtml


一、香港在經濟全球化的進程中邊緣化
從1949年到七十年代末,香港一直是內地跟海外的主要貿易通道。由於西方國家對中國內地的封鎖,香港作為自由港一直扮演著中國內地跟外部經濟往來的一個主要通道。盡管當時內地經濟落後,但內地巨大的人口數量和經濟總量給隻有幾百萬人口的香港帶來了巨大的發展機會和財富。
從上個世紀60~70年代開始,香港快速進入工業化社會,興起了電子產品、手表、玩具和服裝的輕工業。1960年香港工廠有5346家,到1969年已達14078家;工人從1960年的22.44萬增至1969年的52.44萬。到了70年代後期和80年代初,香港基本形成以出口加工為主的經濟體係。根據資料,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初,香港GDP中有20%的就業人數集中在製造業,人數大約有100萬人。而此時香港的總人口也隻有600萬左右。依附於內地的轉口貿易和香港自身的製造業及出口構成了當時香港經濟的兩大支柱,也是香港經濟起飛的雙翼。
但是,隨著經濟全球化和改革開放,缺乏獨立性的香港經濟很快受到嚴重衝擊。大量的香港工廠尋求低廉的勞動力而北上遷入內地,到了1985年,香港的轉口貿易已經超過本土的出口,香港經濟開始逐漸轉入空心化。
香港產業空心化直接導致兩個重要後果:
1,香港製造業急劇萎縮,而且逐年持續萎縮而無法逆轉。到2013年,香港的製造業隻有2萬人左右,相當於八十年代初的五十分之一,而現在的香港人數已經700萬出頭,服務業超過就業人口的85%。也有數據統計說香港的服務業在經濟中的比重已經超過93%。
產業空心化是所有發達國家和地區的通病,目前沒有一個發達國家能夠真正解決這個問題。但是,香港產業空心化跟歐美國家產業空心化有根本不同。歐美國家在產業轉移之後,仍然壟斷著全球高科技和時尚奢侈品牌。所以,西方國家經濟雖然因產業空心化而困難重重,但憑借科技創新和引領世界時尚潮流,仍然居於全球產業鏈的高端,從世界各地獲取壟斷性的超額利潤。西方在全球化的浪潮中,失去的隻是中產階級的工作機會,但從全球獲得的利潤卻比以前更多,西方國家的社會總財富仍在在增加。相比較而言,香港地區既無領先世界的高科技,也無引領世界潮流的國際時尚品牌,而作為內地跟海外經貿聯係的中介角色逐步喪失,最終直接成為全球產業鏈產業轉移的犧牲品。目前,香港的零售、餐飲、酒店、倉庫、物流、碼頭中的低端工作構成了普通勞工的主要就業機會。
2,由於港英政府畸形的土地製度,香港的地價本來就高。而港商的北上進一步加深香港房價的飆升。香港過去的工廠規模通常隻有幾十人或數百人。但這些中小企業把工廠搬到內地後,得益於廉價的土地和勞動力,企業規模迅速擴大了數十倍甚至數百倍。規模效應導致投資內地的港商在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獲得了巨大的利潤,但這些利潤並未留在內地,而是流回到香港,其中很大部分流向房地產市場,在內地發財的港商無一例外地都在香港購買豪宅,掀起了香港房價高漲的浪潮。
由於香港在科技文化上的先天不足,在經濟全球化和內地改革開放的衝擊下無法實現產業升級,再加上香港原本畸形的土地製度,香港社會逐漸形成了富商巨賈、大地產商與低端服務業員工的兩個極端,而原有的中產階級逐漸萎縮消亡,社會進入不穩定的狀態。
二、自由行對香港經濟發展利弊參半
2003年,香港遭遇sars衝擊,經濟低迷,樓市泡沫破滅,中央政府與港府決定開啟“自由行”以振興香港旅遊和服務業。從2003年7月開放內地自由行以來,到2013年10月,香港一共接待了1.24億名內地自由行旅客。僅2013年1到8月份,內地赴港遊客2682萬人次,占全部訪港人數的75.4%。
總體說來,自由行對香港的旅遊業、服務業、金融業和運輸業這四大產業有很大貢獻。自由行除直接帶來旅遊業收入,還涉及多種經濟活動,覆蓋香港服務、金融、運輸等多個行業。自由行給香港經濟帶來的最大好處是給香港提供了大量的低端就業機會。目前,盡管香港經濟低迷,但失業率很低,大約隻有3%。這跟自由行帶來的大量就業機會有很大關係。
但是,從經濟發展角度看,自由行給香港民眾帶來低端的就業機會以外,對經濟增長的貢獻並不大。據統計,2012年“自由行”的消費為香港帶來261億港元的增值,占當地GDP的比例僅有1.3%。與此相比,貿易及物流業對GDP貢獻超過25%,金融業貢獻超過15%,專業服務及各種生產性服務接近15%。也就是說,自由行給香港帶來了很多就業機會,防止了香港社會因產業空心化帶來的大規模失業。但自由行帶來的工作大都局限在低薪的零售服務業,對整個經濟的發展和進步意義並不大。真正從自由行中得到巨大好處的是西方奢侈品牌商和香港的物業擁有者。
自由行實行10年多一點的時間,這期間,西方各大奢侈品牌連鎖店在香港急劇擴張,大街小巷都是西方奢侈品牌商的店鋪。香港的街頭風貌每一年都在變化。前幾年旺角地帶還有一些當地人開的傳統小店鋪,但現在這些小店鋪已經越來越少。潮水般湧來的西方奢侈品牌商把當地人的傳統小店鋪擠走。所以,盡管內地遊客給香港零售業帶來了繁榮,但遊客在香港消費的金錢主要被西方奢侈品牌商和物業擁有者賺走,香港本地人隻是得到低薪的零售服務員工作。
更為嚴重地是,西方奢侈品牌商的大量湧入迫使香港大量的小商鋪因無法承受暴漲的租金被迫關門歇業。從這個意義上說,自由行客觀上幫助西方國家的奢侈品牌連鎖店擠垮了眾多本地的中小商鋪,這對香港本地經濟結構極為不利。自由行十年人數增長4倍,香港商業區的租金也增長數倍。香港商鋪的租金之高全球罕見,有的月租已高達每平方米3萬港元。原本與本地居民生活密切相關的小商鋪、小餐廳、便利店在昂貴租金的壓力下不斷撤退,奢侈品商鋪在港島迅速蔓延,本地居民的日常消費在物價飆升下受到嚴重衝擊。
總體來講,自由行對香港經濟的輸血利弊參半。大量的內地遊客湧入確實能解決香港社會的就業問題,但自由行客觀上也起著消滅香港本土零售業,催漲房價和租金的作用,這對整個香港經濟結構的改善與發展極為不利。與此同時,難以控製的遊客數量也衝擊著香港社會原本的社區結構和消費習慣,催生了香港部分本地普通市民對內地遊客的反感。
三、大資本對社會資源的壟斷與貧富懸殊的擴大
根據《福布斯》2013年公布的香港富豪榜,第一名是長實主席李嘉誠,身家達2340億港元;第二是恒基地產主席李兆基,身家約1560億港元;而新鴻基地產的郭炳江、郭炳聯及其家族,以淨資產192億美元排名第三;新世界發展創辦人鄭裕彤排名第四,淨資產160億美元。
由於香港畸形的土地製度,土地壟斷的情形早就存在。在七八十年代,香港幾大洋行擁有大量的土地是眾所周知的事實。而香港回歸後,英資幾大洋行的土地通過市場整合,逐漸形成了今天香港地產商的四大家族。這四家最大的地產商在上世紀末就已經控製了香港55%的房地產市場,如今新的地產商已經極難進入這個市場。而大地產商憑借地產事業獲取的暴利,進而收購擁有大量土地的公用事業和公共服務機構,今天香港的公共交通、煤氣、電力以及超級市場等,大多皆由大地產商所控製。
在這十幾年香港大學所作的曆次民調中,香港社會“公平”指標得到的評分,長期在各項指標評分中殿後,遠遠落後於自由、文明、治安、廉潔、繁榮以及法治等指標;2011年12月公布的民調顯示,若要在“繁榮、廉潔、公平、自由或福利社會”中做出選擇,最多港人選擇的是“公平社會”,其次才是廉潔和繁榮的社會。
港府曾經一度實行換地政策。地產商在原則上收購了農地兩年以後,可以申請把它變為非農地。這個政策導致香港主要發展商搶在政府還沒有批準某個地皮發展之前就大麵積收購農地,然後囤積起來等待政府批準開發再更換土地性質從而獲得土地增值暴利。由於發展商搶先收購香港農用地,目前香港的農地大約有三分之二被大地產商囤積在手中。這導致香港現在整個城市擴大的時候,卻麵臨土地緊缺的問題。
另一方麵,由於香港的經濟空心化,中產階級急劇萎縮。普通市民的收入實際上處於負增長狀態。香港普通雇員的工資在回歸後十幾年一直沒有增加。一個大學生畢業,十幾年前是一萬港幣左右,現在仍然如此。但十多年來,香港的樓價和租金迅速攀升,普通物價也不斷上升。從某種意義上講,今天的香港變成了承租者的社會,絕大部分社會財富都被業主占有,普通香港人都在為地產商打工。
與普通市民實際收入不斷下降相比較,幾家控製了香港經濟命脈的大地產商每年都獲取巨額暴利,根據《福布斯》財富榜,李嘉誠在2012年的財富增加了36%,增值高達624億港元,這跟普通市民的經濟狀況形成鮮明對比。香港大資本對社會的壟斷和社會公平正義的喪失在香港普通市民心中投下了巨大的陰影,也引發了強烈不滿的情緒。
四、香港回歸17年的變與不變
中國政府在跟英國政府商談回收香港主權時提出了五十年不變的原則。這個原則最後寫進了中英聯合聲明,也寫進了基本法。但是,事實上,這個五十年不變的說法並不完全符合回歸後的事實。
香港回歸後的十七年確有不變的一麵。中央政府在回歸後嚴格遵循了五十年內不讓香港製度向內地社會主義製度變化的諾言;但在另一方麵,中央政府在製定《基本法》時就已經做出了讓步,允許香港製度向另一個方麵變化,即從過去港英時代的港督大權獨攬的政治製度向民主製度過渡。從《基本法》中已經可以看出香港特首的權力和立法會的設立等與過去的港英製度已有重要不同。

 

所有跟帖: 

香港的出路在把國產品牌推出世界,成為國產名牌時尚中心,與巴黎爭一長短 -唵啊吽- 給 唵啊吽 發送悄悄話 唵啊吽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7/02/2014 postreply 07:12:59

香港的問題是對共產黨政權的認同及對做中國人的認同。而港獨將會和六四一樣下場。 -老商- 給 老商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7/02/2014 postreply 09:15:42

香港本來就沒啥優勢了,還再作。No Zuo No Die。。。。 -dallas01- 給 dallas01 發送悄悄話 dallas01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7/02/2014 postreply 09:29:21

香港應該依靠大陸,並站在這個巨人的肩膀上傲視全世界,而不是在它的腳邊亂嚷嚷。千萬不要學台獨李登輝,毫無政治遠見,亂反大陸錯失良機 -Spruce- 給 Spruce 發送悄悄話 (130 bytes) () 07/02/2014 postreply 12:01:02

自由行對香港經濟的輸血利弊參半 -兵不血刃- 給 兵不血刃 發送悄悄話 兵不血刃 的博客首頁 (30 bytes) () 07/07/2014 postreply 00:15:40

香港應該搭中國崛起快車,而不是抵製中國。香港應該為國有品牌開辟全球市場,應該把五糧液推成時尚。 -唵啊吽- 給 唵啊吽 發送悄悄話 唵啊吽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7/11/2014 postreply 04:39:42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