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這個概念捋清楚,你的世紀之問就有答案了。

自然村對應生產隊,村對應生產大隊,鄉對應人民公社。
生產隊,生產大隊,人民公社,就是我們常說的三級所有,隊為基礎。隊為基礎也就是說生產隊是最基本的核算單位,就一個大隊而言,生產隊之間的差距是很大的。即使在那個年代,有大鍋飯,但不是絕對平均主義。
回首曆史,人民公社確實是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史上的一個比較成功的社會主義實踐與創新。和蘇聯的集體農莊不同,集體農莊的糧食單產在成立後的幾十年間長期停留在十月革命前的水平,而人民公社的糧食產量從六二年起一直到八十年代初一直是穩步增加的。
人民公社在鄉村合作醫療、農田水利建設,科學種田、機械化、普及初等教育、以及社隊企業等方麵的方麵的成就是巨大的。當年海城營口的地震成功預報是人類曆史上的首創,而且是唯一的一次成功預報,這裏就少不了人民公社的作用,因為每個大隊都有觀測人員及時向上匯報。這些人員有各大隊選派到縣裏培訓一下就行了。
在文革結束的時候,我們的農業和美國相比,除了在機械化方麵落後以外,其它各方麵都不落後。當然,我們也沾了農業人口多可以精耕細作的光。這也是當時人家誠邀袁隆平合作的原因。
即使是在農機方麵,也有可圈可點的成就。當時我們的插秧機,是世界上性能最好可以實用的插秧機,我們公社就有。可惜的是,隨著人民公社的解散,我國的農業機械化旅程舉步維艱,聽說同類型插秧機的專利竟被日本注冊。
可愛的小平大人,訪問日本國乘在新幹線的高速列車上的時候,有沒有想到這個插秧機。後人把他在江西新建縣寫的那封就差沒罵自己是狗ri的的檢討書是政治家的偉大智慧,我無言以對。
在革命者看來,革命就是解放生產力,改革就是革命。在反革命看來,改革就是倒退,反革命也就是改革。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