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人口紅利還可以持續30多年。

來源: xwu622 2014-06-27 10:59:32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8708 bytes)
    一般經濟學家們講的“人口紅利”是說勞動年齡人口增加使得勞動力增加,因此社會產出增加。中國的人口紅利不是這樣,而是在農村推廣農業機械化,引導大量農村人口轉化為城鎮工業人口,因此社會產出增加。
    從2000年到2013年,中國平均每年有1368萬農村人口轉為城鎮人口。
年份 鄉村人口(萬) 占總人口比例(%)
2000 80739 63.9
2001 79563 62.3
2002 78241 60.9
2003 76851 59.5
2004 75705 58.2
2005 74544 57.0
2006 73742 56.1
2007 72750 55.1
2008 72135 54.3
2009 71288 53.4
2010 67415 50.3
2011 65656 48.7
2012 64222 47.4
2013 62961 46.3

    美國現在農業人口隻占總人口的1-2%。中國因為地少人多,而且耕地不像美國那樣平坦,所以農業人口比例很難降到那麽低。估計能降到10%,即約1.3億。所以中國還可以把5億農村人口轉為城鎮人口。按前13年的轉移速度,還需36年。

所有跟帖: 

李是大大的不如習呀!整天就知道講"紅利",沒有一點別的可講了? -Omega123- 給 Omega123 發送悄悄話 (33 bytes) () 06/27/2014 postreply 11:11:23

最正確的紅利概念。 -老君爐裏打個盹兒- 給 老君爐裏打個盹兒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6/27/2014 postreply 11:20:17

別扯了。現在剩下的農村人口都是老弱,還紅利個P。 -大號螞蟻- 給 大號螞蟻 發送悄悄話 大號螞蟻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6/27/2014 postreply 12:11:42

未來30年,農村老人逐步去世,兒童逐步成年進入城鎮。 -xwu622- 給 xwu622 發送悄悄話 xwu622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6/27/2014 postreply 12:17:48

老民工都老了,城裏沒醫沒房,再回鄉。負數紅利。嗬嗬。 -大號螞蟻- 給 大號螞蟻 發送悄悄話 大號螞蟻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6/27/2014 postreply 12:21:16

你可以查到這類消息:山東中小城市戶口遷移限製放開 穩步推進農民工市民化。 -xwu622- 給 xwu622 發送悄悄話 xwu622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6/27/2014 postreply 12:26:42

還有:教育部:省會及以下城市放開高校畢業生落戶限製。 -xwu622- 給 xwu622 發送悄悄話 xwu622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6/27/2014 postreply 12:29:12

還有:發改委:到2020年讓一億農民進城落戶。 -xwu622- 給 xwu622 發送悄悄話 xwu622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6/27/2014 postreply 12:40:03

過去十年:中國每天消失80至100個村落 -xwu622- 給 xwu622 發送悄悄話 xwu622 的博客首頁 (423 bytes) () 06/27/2014 postreply 12:28:02

這個鄉村人口沒包括2-3億進城的農民工,目前農村戶口人大約65% -kankantw- 給 kankantw 發送悄悄話 kankantw 的博客首頁 (124 bytes) () 06/27/2014 postreply 15:14:18

需普及提高農村的教育(初中,技校),農村人口才能真正轉為紅利。 -B0B- 給 B0B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6/27/2014 postreply 18:03:03

我還是希望中國人少點,人口多負擔重啊。13億人和5億人 ,差距太大了 -nvrek370- 給 nvrek370 發送悄悄話 (113 bytes) () 06/27/2014 postreply 20:05:04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