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 中英文語言特征可能決定文化是否優越 由 baiwen 於 2014-06-26

回答: 中英文語言特征可能決定文化是否優越 由 baiwen 於 2014-06-26 13:47:06

中文語言特征是人類語言最有邏輯的最有效率的,金木水火土石冰熱心,病、氣、屋、人、走、馬、牛,接下去還可列出更多。。。漢語是最有邏輯和有組織的文字,像元素周期表一樣,隻是更廣一點,也包括了人的生活起居、精神,健康狀態。就像易經一樣的推演法則一樣,好了不起的體係和規則。。。這和中文及易經都是天才巫師們發明的有一點關係吧。

漢字,多數都有集合和子類概念,有抽象和具體,如果說拉丁語互有借用(詞根,前後綴)法造句的話,幾乎每個中文字和詞匯就是建立在詞根、集合、邏輯(語義)的基礎上的、隻有中文才是這樣如果認不得,才可以猜得出。英文若不是借用的詞根,要是認不出,絕對不知道它的含義,所以英文都很具體,確定、也很羅嗦。中文是既可以言簡意駭,不用讀出下一個,可以像符號一樣,一字就領會全部,象看到照片一樣,不需等拚出全音,就知道。在美國,現代的Stop sign, crossing" Xing",和公司的logo,標記,牌子就是無意中運用了中文5千年時方法和原則。日本,韓國不少商店如今依然用漢字作店招牌,就沿用了古人5000千年前作戰出征的旌旗和2000年前開始的酒肆驛站旗幟。古埃及的某些字,曰月魚和中文的起始一樣。部落圖騰各種文明都有,隻是中文由於聰明的祖先(占卜巫師)發揮了他們聰敏到了極致。

中文也可以變得具體。如果翻譯過英中和漢英的,你就會發現,絕大時候中文的頁數要少很多。所以聯合國同時刊印文件的五國版本,中文本總是最薄的。中文語法簡單合理,例如,不要刻意時態,主動被動,如果有“昨”“剛才”"已“,何必加動詞時態變化呢???

中文的缺點是,初學者書寫筆畫多容易寫錯或認錯。但每種語言都是這樣。外語也好不到哪裏。

開始記漢字難一點,要記壹千五百字之後才顯優勢,可以自己遣詞造句造詞,接下去學就簡單、勢如破竹了。

中文呢,還有其他語言不具備的優勢,語義優先,語音其次,同字可以包容不同發音,所以中國的統一和融合就有了文字這一自然和強大的基礎。所以中國可以有無數方言,有的相去甚遠,若按語音那是牛頭不對馬嘴,但書寫文字統一,這就是中文語義優先,語音其次,這一強大、包容的獨特性造就的。

===================
中英文語言特征可能決定文化是否優越
來源: baiwen 於 2014-06-26 13:47:06 [檔案]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107次 字體:調大/調小/重置 | 加入書簽 | 打印 | 所有跟帖 | 加跟貼 | 查看當前最熱討論主題

有一種說法是,中文和西文(英語,法語,德語等)決定了文化優勢



中文是形象文字。每個字如何寫,是固定的。每個字發音,書寫是固定的。另外,一音多意:在中文中,給出一個音,如 hong,無法知道是哪個字。寫出一個字,你不告訴他發音和意思,他無法知道。還有很多字一字多意。另外中文語言本身沒有時態,主動,被動,人格分類等。這些特性,加上其形象化,使中文學習成為死記硬背的過程。思考是不需要的。中文學習使人的思維固定化。這種固定話會給人的潛意識裏注入權威性。中文無發培養人的抽象思維。



英文則不同。每個字,雖是固定的,但是有26個字母組成的。人隻要記住26個字母的發音。讀出一個音如table,該發音的意思是確定的,沒別的意思。而且可以通過發音寫出table。反之,給出table,人可以通過它的字母讀出它的發音。另外英文沒有一字多音的現象。加上英文的時態,詞形,主動,被動等結果上的變化更能準確地表達人的思維活動。學習英語,除記住26個字母外,剩下的實際上是邏輯演練及推理的過程。在美國的家長都有這樣的體會,小孩剛上小學幾年級,就可以自己讀英文書了。很多字自己通過字母發音就能琢磨出來意思來。



有研究證實,由於中文是形象文字,學習中文,人用的是大腦右半部,而學習英語人用的是大腦的左半部。誰都知道,人的左半部是進行邏輯思維的:



http://www.funderstanding.com/v2/educators/right-brain-vs-left-brain/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