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岐山在最近的金融機構高層會議上發怒指出:“金融機構,特別是上層,不是全部也差不多九成已是千萬富翁,借1億元收2000萬(人民幣)私人回傭,每月薪金5000元,獎金4、5萬,這是哪家訂立的,夠黑、太黑。”
不禁想問,中國金融界究竟有多黑?咱們就從銀行看到證券基金、投行、保險、信托,看看他們有多黑!
1、銀行理財產品類似龐氏騙局
早在2012年時,時任中國銀行董事長的肖剛就曾表示,必須警惕“影子銀行”對金融係統的風險,理財產品某種程度上類似“龐氏騙局”。
“從某種程度上說,這根本就是一個龐氏騙局。在一定的條件下,投資者一旦失去信心並減少他們的購買或退出理財產品,這樣的擊鼓傳花便會停止。”肖鋼稱。
短期的理財產品與其支撐長期投資項目期限不匹配,更有一些理財產品不與任何投資項目掛鉤,可能是依靠出售新產品來還本付息避免流動性緊縮。
據悉,在五年之內,銀行理財產品數量從幾百個增長到了2萬多個。銀行能通過發行理財產品繞過信貸限製投資房地產業,投資者便獲得了高於存款的回報率。
盡管理財產品風險明顯高於儲蓄,但大多數投資者相信銀行能在暗中擔保,而銀行利用其大量的分支機構推銷這些產品。肖剛認為投資者的僥幸心理可能助長銀行在風險底線上後退。
“理財產品大規模展期可能對正規銀行聲譽產生嚴重影響,因為很多投資者堅信,銀行不會倒閉,他們總能得到自己的錢”。
但是,投資者們要知道,許多銀行運營的財富管理產品風險管理不夠透明。
2、基金、證券行業“老鼠倉”頻發
老鼠倉是指基金、證券從業人員在使用公有資金拉升股價之前,先用自己個人的資金在低位建倉,待用公有資金拉升到高位後個人倉位率先賣出獲利。
由 於基金、證券從業人員先天具有信息優勢,因此證券市場中的老鼠倉行為就像打牌時能看到對家底牌並隨意出老千一樣,不但違背了職業經理人的一般誠信原則,而 是嚴重的職業操守問題,還涉嫌犯罪。因為這種行為本質上與詐騙無異,甚至可以等同於貪汙、盜竊,它公然竊取了投資者的財富,辜負了投資者的信任。
在 中國股市中,老鼠倉的主角也一直在變化。上世紀90 年代所謂的“莊家時代”,老鼠倉的主角以券商工作人員為主,結果就是這些玩老鼠倉的個人賺得盆滿缽滿,而許多券商則被掏了個空。進入本世紀後,公募基金成 了市場中最大的玩家,基金經理也成了老鼠倉的重災區。但直到2007 年,對上投摩根基金經理唐建的查處才正式揭開了基金業老鼠倉黑幕的冰山一角。而除公募基金外,私募基金、券商資管、券商保代、券商自營、保險資金、上市公 司大股東、大戶遊資等實際上也都暗藏著不少老鼠倉。
3、投行過度包裝欺騙投資者
有 IPO項目曾經光彩奪目,但瘋狂過後業績卻與發行價嚴重不匹配,最終股價從“破發”到一落千丈,從此再無起色,淪為“扶不起的阿鬥”。保薦機構在這其中 可謂形成推波助瀾之勢,受到市場普遍質疑。而僵屍股中,不乏由於投行過度包裝,或是盡職調查不力所導致的財務造假案例。
譬 如,2011年年中,蓉勝超微因違規挪用募集資金,公司及相關負責人遭深交所通報批評。在蓉勝超微遭深交所處分的同一天,作為蓉勝超微上市的保薦人招商證 券的王黎祥、帥暉因未能勤勉盡責、及時發現並製止公司的上述違規行為,也未能督導公司做出整改,同樣遭到深交所通報批評。談到帥暉,他保薦的三家公司南京 港、海鷗衛浴、榮勝超微在2007年~2009年間淨利潤大幅下滑。
對於投資者來說,投行對上市企業的過度包裝以及不負責任的審查危害極大,一不小心就可能導致投資者們傾家蕩產。
4、保險業的“潛規則”:誤導消費者
“假如你聽到一個業務員對壽險和銀保產品有諸多承諾,那麽可要留心了。”某銀行經理表示,“現在市場不是很好,很多銀保產品在推薦時會把收益誇大,他們向你介紹的保障和收益,可能連他們自己都很難搞清具體內容,浮誇居多。”
這位不願透露姓名的銀行大堂經理提醒,“壽險方麵的主要問題是誤導。”
今年2月23日,央視也曝光了保險業普遍存在的誤導現象。央視報道指出,江蘇保險消費者林先生把拒絕賠付重疾險的陽光人壽保險公司告上法庭並贏得重大疾病保險的基本保額12萬。
但事後林先生突然發現,同樣是12萬保額的陽光人壽財富雙賬戶終身壽險也被終止了。在這份陽光人壽的保險單上,確實寫著林先生的終身壽險一年保費6000元,基本保額12萬;而提前給付重疾險保費為0元,但保額也為12萬。兩份保障加起來,保額24萬。
林先生的代理律師葛濤表示,保險公司在支付重疾險理賠之後,終止投保人的人壽險,這種行為是錯誤的。如果保險公司一定要把人壽險和重疾險並聯起來的話,那麽保險公司贈予的,人壽險的口頭或書麵表示,我們均可視為是一種欺騙行為。
對 此,保險法專家指出,陽光人壽的合同條款,雖然在保單的醒目位置上使用了有明顯誤導嫌疑的描述方法,但在後麵冗長晦澀的詳細條款中都描述了正確的運作方 式。一份合同,兩種不同的意思表達,這其中的奧秘就是醒目簡單的表達方式更容易被消費者記住,從而在買保險的過程中,誤導消費者。
5、信托剛性支付神話不再,類龐氏騙局顯形
前不久,知名財經作者葉檀發文《信托龐氏騙局誰也躲不過》。文中稱,信托剛性支付神話不再,類龐氏騙局顯形。
杭 州某家第三方財富管理機構的業務負責人解釋,信托公司發售的非標資金池理財產品跟銀行的相關產品很像,所謂資金池,就是把投資者的錢放到一起,投資於一些 項目,這些資金和項目沒有一一對應。投資的項目可能是一年兩年等長期的項目,而募集來的資金可能隻有3個月、6個月的期限,於是就產生了所謂的“期限錯 配”。去年6月份,市場上曾經出現過一場嚴重的“錢荒”,原因就是大量銀行理財產品存在這種“期限錯配”。“把一個一年期的投資項目拆成4個3個月期的投 資產品,人為放大了流動性風險。”
此外,有業內人士指出,信托公司熱衷於做資金池還有一個隱秘的目的,即為其他集合 信托產品“兜底”,也叫“養池兌付”。比如某家信托公司通過發行兩期資金池產品,募集到規模在200億左右的資金,信托公司會在其中配置相當比例的現金, 既能應對開放日的贖回,也可以留出頭寸來兌付其他風險項目。信托似乎也正逐漸會滑向高收益龐氏騙局的泥潭。
【來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