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考狀元有用嗎?
請看中央教科院的調查結果:
“我們調查了恢複高考以來的3300名高考狀元,沒有一位成為行業領袖”(見《上海教育》2011年12A期第34頁)。
不止如此,他們還有另一個調查結果:
“調查了全國100位科學家、100位社會活動家、100位企業家和100位藝術家,發現除了科學家的成就與學校教育有一定關係外,其他人所獲的成就和學校教育根本沒有正相關關係。”
這說明了什麽?
事實一:1977年以來,全國34年的高考狀元(高考分省計分,3300名÷30個省市區÷34年≈3.2名,應該一個沒漏啦),都沒成為社會活動家、或企業家、或藝術家,也沒在任何一個行業成為領軍人物。
事實二:不知科學家的工作屬不屬於一個行業?如果屬於,那就意味著:高考狀元們也沒成為一流科學家。
事實三:社會活動家、企業家、藝術家能獲成就的大小跟他所受的學校教育並非正相關——即是說,學習成績優秀的不見得能成這些“家”,而學習成績不怎麽樣的則不見得不能成這些“家”。
事實四:科學家的成就與學校教育有一定關係——“一定關係”是多大的關係?強正相關、弱正相關、不同層次的科學家正相關程度不同?文章裏沒解釋——不過我們都知道,愛因斯坦讀書的時候成績並不怎麽樣,而且這樣的例子還不少。
綜合結論:中央教科院院長袁振國教授認為:‘創新根本不是靠教育出來的’。”請注意:此中的“教育”是指“中國自1977年恢複高考以來到2011年6月的教育”。
哇,這幾十年的教育怎麽了?為什麽培養不出創新型人才?
上海市浦東區教育發展研究院程紅兵先生說:
“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是這一階段的教育有重大失誤,就是沒有給學生自由發展的空間,……這一階段的教育就是以填充式教育為基本症狀的,由於巨大的就業壓力,導致巨大的升學壓力,學生要不遺餘力地把所有的時間用於升學準備,所以學生在校學習時間全部由教師負責填滿,學生在家時間比如雙休日,則基本由家長負責填滿,這個原因不僅是教育的,更主要的是社會造成的。”
可見全社會聯手放出來的應試教育魔鬼是扼殺創新型人才的重犯!
可惜的是,在應試教育的沉重壓力下,別說文科課程、就是數理化生等理科課程,能有幾個老師認真、紮實地去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二、30年1000餘高考狀元的悲慘下場
中國相關機構對中國從1977年到2006年30年間1000多位“高考狀元”進行了跟蹤調查,調查結果顯示,這麽多的曾經讓人驚羨的高考狀元,卻沒有一位成為頂尖人才。他們如今都過著平凡的日子,職業成就遠低於社會預期。
筆者分析了其中的原因。首先,他們成為高考頭名,隻是應試教育作題的“狀元”而已,隻能說明他們的學習能力、記憶能力、學習計劃性較強,但是在動手操作能力還是創新能力方麵沒有得到多少反映。也就是說,高考隻是有限度地反映了學生學習應試能力,而應試能力不能衡量一個人在其他方麵的發展能力。
其次,高考狀元們喜歡在學習知識中追求完美無缺,追求無所疏漏,在考試中過分看重分數,使思維處在了僵化的神經質般的模式上。這種思維反映到將來的工作上,他們也隻是過分看重僵死的書本知識的死記硬背,而又視學習現成知識為一種享受,而對其它則看得比較淡漠。而這種思維卻嚴重影響到了他們在事業上的發展。
第三,許多高考狀元們對來自上方的指令,往往能夠苛刻地按要求完成,而在完成任務時往往缺乏自己獨到的見解。這種思維是對來自應試教育做現成試題而又想獲得完美答案的一種重複。
第四,高考狀元們隻是在應試上取得了暫時的成功,而他們卻又往往以這一次成功引以為一生的驕傲。過分地回顧過去,卻喪失了以後為更高遠目標努力的動力。
第五,高考狀元們的家庭背景往往不太理想。他們在學習上心元旁顧,夢想擺脫某種困境。一旦實現理想,卻又陷入了沒有目標的窘境。而在就業上卻又得不到家庭和社會的更為理想的指導。結果好多人也就聽天由命。
三、高考狀元隻是學習成功者
今年的高考(微博)成績公布後,很多記者都跑來學校采訪,因為今年北京高考文理第一名(我不喜歡用“狀元”這個詞,更願用“學習成功者”)雙雙花落人大附中。
連續多年,人大附中在高考中交出的成績單一直都非常漂亮。回顧人大附中這幾年走過的道路,也許能對我們的基礎教育與人才培養有所啟發。
就在前不久的6月11日,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北京市教委和北京市政府教育督導室在人大附中召開了“落實《綱要》精神全麵推進素質教育——走進人大附中活動”的現場會,會上,教育部部長袁貴仁指出:“落實教育規劃綱要精神的首站活動選在人大附中,讓大家進一步了解到實施素質教育的豐碩成果,體驗到學校實施素質教育的濃鬱氛圍,感受到學校實施素質教育的自覺性。”袁部長的講話,充分肯定了人大附中這幾年實施素質教育的經驗。人大附中的辦學實踐告訴我們,隻有真正實施素質教育,有了科學、先進的辦學思想,才能為國家培養優秀的人才,才會連續八年摘取北京高考理科的第一名。這看似偶然,當中卻有必然的道理。
人大附中的辦學思想和培養目標創造性地把教育對人的發展功能與對社會的發展功能有機地統一起來了;把教育的人本位理論與社會本位理論有機地統一起來了;把促進人的全麵發展與促進人的個性發展有機地統一起來了;把德育和創新精神在育人中的位置明確下來了。這就是人大附中實施高層次素質教育的先進和成熟經驗。
另外,我注意到,這幾位學習成功者,在談到自己的成長時,都說到他們很喜歡藝術、體育等活動。理科第一名梁思齊同學在小學就達到了鋼琴九級,很喜歡足球,是學校足球社的副社長;文科第一名伊思昭拉得一手很好的小提琴,還喜歡畫畫……由此進一步證實了,科學和藝術是相通的。
我想起錢學森說的話:“我覺得藝術上的修養對我後來的科學工作很重要,它開拓了科學創新思維。”錢學森常說,他在科學上之所以取得如此的成就,得益於小時候不僅學習科學,也學習藝術,培養了全麵的素質,因而思路開闊。在美國加州理工學院學習和工作期間,錢學森除了參加美國物理學會、美國航空學會和美國力學學會之外,還參加了美國藝術與科學協會。錢學森曾感慨:“在我對一件工作遇到困難而百思不得其解的時候,往往是夫人蔣英的歌聲使我豁然開朗,得到啟示。”“我們當時搞火箭時萌生的一些想法,就是在和藝術家們交談時產生的。”
是的,科學和藝術是永遠連在一起的,誠如錢老說的“這些藝術裏所包含的詩情畫意和對人生的深刻的理解,使我豐富了對世界的認識,學會了藝術的廣闊思維方法。或者說,正因為我受到這些藝術方麵的熏陶,所以我才能夠避免死心眼,避免機械唯物論,想問題能夠更寬一點、活一點”。
同樣,在某種意義上,正是因為人大附中這幾年的藝術教育孕育了濃厚的校園文化氛圍,才成就了我們的學生。
幾位成功的學習者還有一個共性:平時最喜歡的事都是讀書。讀書使人智慧。在美國加州一所小學的圖書館裏,我曾看到這樣一幅標語:你讀得越多,知道得就越多;你知道越多,就會變得越聰明;你越聰明,你表達思想或作出選擇的時候,你的聲音就越有力。我始終認為,讀書是養心的智慧。種桃,種李,種春風;養花、養草、養心靈。學校是文化場所,如果能培養孩子讀書的好習慣,那將會讓孩子受用終身。
最後,我還是想說那幾句老話:應試教育,雖然可以生產出一流的技術人才,卻無從培養出真正的科學精神,無法造就創造未來的天才。知識不如能力,能力不如品質。當學生離開學校時,帶走的不僅是知識,更重要的是對理想的追求。學校要讓孩子天性有展現的空間,智慧有表達的機會,美德在學習中紮根,夢想在勤奮中實現。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